阻擊新病毒(9)|王雄彪:每天就像牛一樣,明明按天準備好降壓藥,卻總忘了吃……病人幾乎都不想吃東西,這是我發現的很普遍問題

阻擊新病毒(9)|王雄彪:每天就像牛一樣,明明按天準備好降壓藥,卻總忘了吃……病人幾乎都不想吃東西,這是我發現的很普遍問題

推薦語

上海普陀區中心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王雄彪作為上海醫療隊的第二批支援人員,到達武漢三院工作已有一周了。早有耳聞,王主任年近六旬,患有高血壓。站在一個晚輩的出發點,當我聽着電話中他斷斷續續、沙啞的聲音時,莫名就想起了自己的老父親。我一再追問他的身體狀況,萬萬沒想到,他常常忙得忘記吃……王主任的講述給我感覺他更像一位家人而不是醫生,他對患者的苦口婆心、對武漢同道的飽含心疼,樸素的言語,幾次聽得我默默落淚。

 

「現在回想起來,我們甚至在出發前對疫情的判斷都太『樂觀』,到了才發現嚴重程度大大超乎我們的想像」

 此次我們赴武漢支援,是大年初三或初四齣發的,說句實話,讓我突然想具體是哪一天出發的,我已經有些混淆,也不管今天是幾號、星期幾,忙忘了。對於整個疫情,現在我回想起來,我們在上海時,的確不太清楚它的嚴重程度。我們甚至在出發前對疫情的判斷,都顯得太「樂觀」。

 我們醫院這次派出醫療隊是第二批,派了8名醫療隊員。這8名醫療隊員,都是主動請戰參加的。從大年初一開始,我們所有人就在焦急地等待着。就是這種「焦急」的心態,不停地有人打電話來問,有消息沒?你收到通知沒?幾號走?那兩三天,我們誰也沒有過好。我們心裏都是一樣的想法,「怎麼還不走?到底什麼時候走?」「怎麼一等又是一天?」都是這樣的一種心情。相對於年輕人來講,我覺得我雖然已經58歲了,身體底子可能沒那麼好,但應該是沒什麼問題。

 在武漢,我們首先要感謝當地政府和當地醫院的安排,我們在生活上一點問題都沒有。我們帶來的東西,比如說即食麵等,根本都沒機會吃。處處都有大家的愛心捐助,餐食都是武漢這邊提供的。與這些充足的保障相反的是,我們發現當地的醫務人員已經極度疲勞,當地疫情的嚴重程度大大超出我們的想像。

 我們到了這裡時,發現不僅有人傳人的情況,而且病毒的傳染性還非常強。不是一點點強,是非常強。從公開的數據可以知道,目前的發病人數迅速超過了2003年的SARS.

 武漢三院本身是一個綜合醫院,但它現在的實際情況是立即被變為一個傳染病醫院。儘管其他病區開出來的床位數我不知道,但就我自己管的兩個病區,一天里病床就滿了,可以想像外面的病人還很多。

阻擊新病毒(9)|王雄彪:每天就像牛一樣,明明按天準備好降壓藥,卻總忘了吃……病人幾乎都不想吃東西,這是我發現的很普遍問題

圖:王雄彪(右一)與醫療隊中的其他5名成員在武漢三院開始工作(圖片由王雄彪主任提供)

「對於支援的醫療隊而言,一切都需要儘快熟悉,3-5天的磨合期一過,主要力量就要靠我們上」

 

我們這裡可以說天天晚上都開會,這是目前的工作常態。因為許多的病區都是新開出來的,三院這邊的病區,也是比我們到這裡早3天開出來的。新病區、新病房,包括電腦系統、出入院系統,這些都要花幾天處於磨合狀態。一切都需要儘快熟悉後,院里會留下部分人員來協助我們工作,但主要力量就要靠我們上。因為前面的人員已經超負荷運轉了。

 基本上這三四天,我們已經全員開始正式上班。早上7點15出發到醫院,換隔離服後到病房後,就開始一天的工作。大家也都知道目前的情況,進病房需要穿一套防護服,不舒服是難以避免的。即使什麼事都不幹,光穿着這一套隔離服四五個鐘頭下來,人都會感到很疲勞,因為實際上它是一種缺氧的狀態。包括要戴N95口罩,外面還要套一層。身上也是穿了兩層衣服,手套、帽子也是兩層,腳上都需要戴護套。但這種不舒服的甚至說是缺氧的工作狀態,就是所有醫護人員的正常工作狀態。無論多難受我們必須堅持。 

阻擊新病毒(9)|王雄彪:每天就像牛一樣,明明按天準備好降壓藥,卻總忘了吃……病人幾乎都不想吃東西,這是我發現的很普遍問題

圖:同事在王雄彪的隔離服上寫着對他的親切稱呼——「彪哥」。(圖片由王雄彪主任提供)

 我們現在收治的病人,總體上算輕的。但目前的情況看,有進展和加重的趨勢。因為剛收治進來的前兩天,還只是發燒,但過兩天在進展中,部分就變成重症。當然,也有一部分病人情況在好轉。針對這個疾病,目前我們沒有一個特別好的規範的特效治療藥物,所謂的金標準是沒有的。所以基本上,我們都會採取對症治療、支持治療。從治療的療效上看,也正因為如此,就會有一定的死亡率。 

「這個病人發燒8天,期間只喝水不吃東西……實際上這是我在病區發現的很關鍵一個問題」

 這幾天,我有兩個比較大的體會:一、這種疾病,它不光是呼吸道的癥狀,它可能通過更多的途徑傳播,包括糞-口傳播。比如像流感,大家知道都是先由上呼吸道進入,先侵犯上呼吸道。而這次的疾病實際上是病毒直接入血,它就像肝炎一樣,肝炎的靶點就是病毒直接進入肝臟,這次的冠狀病毒是直接進入肺,所以可能都是通過血液播散。當然也會影響全身其他部位。二、目前我發現一個大部分病人都有的癥狀,就是幾乎大部分病人都不想吃東西。他們胃口很差,多伴有腹瀉。這種消化道癥狀對於疾病的好轉非常不利。打個比方,就算一個健康的人,一天一夜不吃飯是啥感覺?而這些病人他們可以幾天幾夜吃不下任何食物。並不是他們心裏主觀上不願意吃,是病理導致的吃不進去。今天我遇到一個病人,我問他,你發燒幾天了?他說有8天了。我說,你這8天吃東西了嗎?他說,幾乎就喝點水,8天里基本上沒吃。大家想想,8天下來,人都瘦掉好幾圈,對於感染病毒的病人而言,身體拿什麼去抵抗?

 所以,我覺得這是應該引起我們所有人高度重視的問題,就是我們的營養意識。因為這在抗病毒當中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儘管許多醫生都認為,臨床大夫去管營養,管病人吃飯問題,似乎不如講點怎麼用抗病毒藥物、抗生素更加專業,我並不這麼認為。這是我在一線的最大感受,告訴病人營養方面真的很重要,因為他們只有吃進去了,身體有一定的營養補充,他自身才有一定的抵抗能力。並且,我認為目前在我們沒有更多的對病因和治療有全面了解和掌握的情況下,對病人的營養補充就更加重要。而且它也涉及到水的補充,電解質的紊亂,這都會導致一連串的問題。

 這幾天,我遇到的許多病人都存在營養不良的問題。腹瀉的多,說簡單些,這邊吃進去,那邊拉掉。依靠輸液掛水,要知道500毫升的液最高只有10%的糖,50克糖的能量。除非靠做深靜脈穿刺,做靜脈營養,添加蛋白、脂肪、高濃度糖。但這都是不現實的,一是條件所限,二是不可能每個病人都買白蛋白、球蛋白用。所以,歸根結底,還是主張病人要把營養靠吃的方式補充給機體。靠自己也好,靠家屬幫忙也罷,就是為了活下去。這是我很想告訴大家的一個心得。 

「感覺自己就像牛一樣……這段時間的確沒顧得上給自己量血壓、吃藥」

 

謝謝你總是反覆地關心地問我的身體,我沒有感冒,我也沒有什麼特別的身體不好,無非就是因為我歲數大了,58歲了,所以有點基礎疾病,比如高血壓。所以,這次我來武漢工作,領導們也都比較擔心我的健康問題。不過請他們放心,我這邊沒什麼問題,我覺得在武漢這邊工作的強度還可以,我能夠承受。

 當然,與原來在上海院里的工作相比較,這邊一天下來的確是覺得渾身乏、累。要說對血壓有沒有影響?但我這段時間的確也沒顧得上給自己量血壓,吃藥也不按時,只要感覺沒什麼問題,能撐着就撐着。反正每天就像牛一樣,自己給自己精神上的鼓勵,不要去想,就不會覺得累了但我還是要謝謝大家的關心,以後我會記得按時吃藥。

 面對這次疫情,讓我感受最深刻的是,醫務人員都挺純粹的。前期那些武漢的醫生,確實都有累得超過生理極限的,在我們來之前,他們的壓力遠遠超過我們現在。我知道他們醫院有些人,都是靠在醫院附近哪裡的一個角落裡,找個地方就蜷縮在那裡睡,根本都不回家……他們真的很辛苦,我作為醫務人員,我覺得幫他們一把,一起來攻克這個難關,一起來救治患者,一起作戰,我們是發自內心的。作為我這個歲數,看到這些年輕醫生,我對他們有一種心疼的感覺。

 這次疫情,在大家齊心協力地忙碌當中,我看到了所有同道的溫暖與力量。可以說所有醫護人員都參與了抗爭,不光是呼吸醫生。因為呼吸科醫生畢竟有限,每個醫院的呼吸醫生實際上人數都很少。其他科室的醫生,他們不懂呼吸疾病的診斷,怎麼辦呢?以我所在的三院為例,他們就把所有其他科室的醫生召集起來,經過簡單短期的培訓,就「提槍上陣」了。這就好比是我們在飛機上遇到一個病人,乘務員肯定站出來問,「有沒有醫生?」他們不會問,「有沒有某某專業的醫生?」包括我的病房裡,現在有兒科醫生、婦產科醫生……這種關鍵時刻,真的是「匹夫有責」「人人責無旁貸」。雖然站在呼吸醫生的專業角度來講,他們不夠專業,可能做得並不是很完美,但是作為醫務人員來講,正因為如此,他們才更偉大。我們的共同敵人只有一個,那就是病毒!

12

專家簡介 – 王雄彪

阻擊新病毒(9)|王雄彪:每天就像牛一樣,明明按天準備好降壓藥,卻總忘了吃……病人幾乎都不想吃東西,這是我發現的很普遍問題

雙博士,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普陀區醫院暨普陀區中心醫院呼吸科主任,上海浦江人才,普陀區首屆領軍人才、普陀名醫、醫務工匠。現任中華中醫藥學會肺系分會常委,中華中醫藥學會免疫學分會常委,中國民族醫藥學會肺病分會常務理事,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呼吸病專業委員會委員,上海醫學會感染與化療專科分會委員,上海醫學會呼吸分會委員,上海醫師協會呼吸分會委員,上海中華中醫藥學會內科分會委員,上海中西醫結合學會呼吸系統疾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上海中醫藥學會呼吸系統疾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藥教育學會呼吸康復常委,上海醫學會呼吸質控中心專家組成員,«上海醫學»«中國臨床醫學»雜誌編委 ,Science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雜誌編委。擅長肺小結節、肺癌、哮喘、COPD的診治。領銜省市級科研以上課題十餘項,發表論文百餘篇,其中SCI收錄37篇,獲發明專利2項。

發表評論

您的電子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