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到底是個啥?

「資本」到底是個啥?
感覺最近十年,輿論正好轉了個大彎,可以理解為「大左轉」。
年輕人張口閉口「資本剝削」,B站人要給《讓子彈飛》申遺,他們最喜歡的一句話就是「掛電線杆」,因為法國大革命的時候,曾經把資本家掛在了電線杆上,從那以後電線杆就有了反資本屬性。
我前段時間的文章也分析過,說白了,年輕人沒經歷過計劃經濟的匱乏,卻充分體會了市場經濟的蹂躪,所以心態慢慢崩了。
跟以前的「大鍋飯養懶人」不同,市場經濟最大的特點就是「你不跑就會餓死你」,所以大家就得跟瘋了似的往前跑。
 
而且市場經濟還有一個特點,它遵守嚴格的「二八法則」或者「一九法則」,贏家通吃,富有的人會變得越來越富有,這更加讓人不爽。
極致的市場經濟跟自然界也差不多,優勝劣汰,美英兩國都實施過,最後的結果是發展倒挺快,但是人民陷入了極度的痛苦,國家強盛,但是底層工人是很苦逼的,一波又一波的工人運動後美英都走向了保護勞工權益的折中路線,最終工人參政議政出現在英國,而「五一」假期是美國工人爭取來的。
從全世界各地的經驗來看,一個地方好好搞市場經濟,最後全民的生活水平往往能明顯上升,因為蛋糕會被做大,但是總有一小部分人上升更明顯,社會財富急劇向這部分人聚集,造成全社會的普遍情緒低下,甚至會變得非常悲觀,對未來的判斷,也就形成了下邊幾種:
最著名的應該是《1984》,這書本來說的是英國,後來中情局巧妙運營,變成了對蘇聯的攻擊,說的是一個被極權壓制的社會,沒有任何自由,一言一行都受到監控。
「資本」到底是個啥?
還有一種,就是《美麗新世界》,這本書說世界成了個種姓制的分層社會,大家天天沉迷在藥物造成的幻覺中,花里胡哨。
 
從現在來看,通過藥物讓大家迷幻不一定,未來大家住在遊戲的虛擬世界裡倒是有可能,如果看過斯皮爾伯格的《頭號玩家》,大概就能猜到這種世界將來長啥樣。
「資本」到底是個啥?
最後一種是「賽博朋克」文化,說的是科技高度發達,但是大家的生活卻陷入極度的貧窮,餓倒是餓不死人,不過窮人確實是一無所有,用垃圾電子產品改造自己的身體,蜷在城市的角落裡,跟豬狗差不多。
看著好像都不太好,那既然不好,總有人出來擔責吧?
全世界都在反思,有的認為是政府把事情給搞黃了,還有很多知識分子認為現在的問題根源是大型跨國公司,這些公司貪得無厭,為了賺錢無惡不作,利潤自己帶回家,成本讓其他人承擔。
而在我國這些年的互聯網輿論里,「資本」成了最壞的那個東西,有些人提起「資本」就要罵,不過很多人罵的也不太對。所以我今天專門講下「資本」到底是個啥,作惡的又是誰,國家又是啥態度。
 
 
01
資本到底是啥?
首先說,資本就是投入工業生產的那部分錢。
比如你們家地下有大量鋰礦,你想去找一筆錢買設備挖出來,這時候你就需要資本。
我國建國那會兒就缺這個,需要大量的錢來實現工業化,所以毛主席前期引入了蘇聯資本,晚年又引入了美日資本,不過都是基礎,最終起到決定性作用的,是改開後港澳台和東南亞華僑對華投資,加入世貿後一日千里,我國自己積累了大量的資金,進入了正反饋循環,迅速壯大。
到如今,我國也擁有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資本市場。
 
說到這裡,一個新的問題也就出現了,誰在往股市裡投錢?
以我國現在的情況為例,我國資本市場有下邊的幾股勢力,或者說,我國的「資本」,主要就是由險金、公募、私募和外資組成的,咱們一個一個說。
最大的一支叫「險金」,也就是大家平時買的保險。
 
保險公司說你現在每年存一筆,將來翻倍奉還,它當然沒啥魔法讓錢隨便翻倍,一方面是預期的保費支出他們早就精心計算過了,另一方面他拿你的錢去投資了。
 
不知不覺間接做了股民,是不是很驚喜(西方國家在這一塊起步遠比我們要早,比如巴菲特一直規勸投資者不要加槓桿,但他其實通過保險浮存金獲得了大量低成本的資金,然後用來投資
排第二大的是「公募基金」,這東西大家熟吧,平時在支付寶微信買的基金,坤坤葛蘭蔡經理,大家把手裡的閑錢拿出來,交給基金經理們去打理,因為是公開募資的,所以叫公募。
 
當然了,經理們不一定能打理明白,比如去年坤坤還是基金一哥,今年成了「空狗」。去年的「蔡狗」蔡經理,今年不接受道歉,一路高歌猛進,已經有了粉絲團,當然了,蔡經理玩的就是心跳,哪天崩了也正常。
排第三的是私募,就是有錢人把錢放到一個基金經理那裡,他給大家去打理,這種不公開發售,所以叫私募。私募一般良莠不齊,水平高低都有,一般真正高手往往想加入得托關係,而且門檻特別高。
比如已經刑滿釋放的私募一哥徐翔,當年一般人沒法讓他給管理財富,得有頭有臉才行。還有現在非常火的某頭號私募,據說需要一千萬的資金才可以入場,也就是你把一千萬以上的資金交給他們,他們去給你打理。
跟私募規模差不多的是外資,也就是從國外來中國投資的。
 
比較著名的是南非報業投資騰訊(騰訊在港股,不在大A股),以前有人瘋傳南非報業背後是工商銀行,其實南非報業的持股情況很清楚,背後第一大股東是南非的主權基金,也就是南非的養老金,投資給了南非報業,南非報業又投了騰訊。
多說一句為啥我國最大的互聯網公司的最大股東是南非人,因為當初QQ沒有盈利模式,到處拉投資沒人鳥,小馬後來一度準備300萬美元賣掉騰訊也沒人接盤,好在南非報業的子公司MIH給投了錢,就這樣成了騰訊第一大股東。
比較有意思的是,這個MIH在中國投了好幾個項目,都黃了,一度想把騰訊的股權也賣掉,沒人接盤所以堅持到了最後,現在那筆交易翻了7000倍的收益。可見這個公司跟軟銀投資阿里似的,瞎貓撲了個死耗子,一直吃到現在。
「資本」到底是個啥?
其實把投資中國的外資扒開,基本不外乎下邊幾種:一種是有錢人的錢,一種是養老金。
養老金炒股這個操作可能很多人理解不了,其實也不複雜。大家知道,咱們現在把收入一部分拿出來存起來,準備退休的時候用,這就是養老金。問題是退休還有幾十年,等你退休的時候,錢是不是被通貨膨脹洗劫得差不多了?
所以全世界都在思考怎麼把大家的養老金給做大了,現在能想出來的最好辦法,就是投資給最好的公司,讓這些公司拿著你交的錢去賺錢,他們賺錢之後,推高股價,你的投資也就賺了。
所以新加坡馬來西亞南非他們的養老金到處找投資,比較著名的是「淡馬錫」,這是一家新加坡國家控股的公司,新加坡人的養老金就在這個公司里,淡馬錫到處投資,我國四大行都有這個公司的股份,相當於全世界都在養著新加坡人。
甚至美國那邊的養老金也在股市裡,大家看過《億萬》就知道,男主的對沖基金主要是給有錢人管理資金,不過他最大的金主,卻是消防員的養老金。
 
「資本」到底是個啥?
02
資本的偉力
我國的養老金和社保資金,現在也在慢慢進入到股市,隨手搜一下新聞,就能看到一大堆這類內容。
 
畢竟國家要發展,就得指望上市公司加快研發,但是他們的研發經費從哪來呢?一直由銀行貸款不現實,會推高槓桿率,國家也不能輕易用財政去冒險,最好的辦法還是從資本市場籌集資金,這樣社會閑置資金會變成資本,有眼光的投資人也能賺到錢,一舉多得。
比如去年蔡嵩松把自己掌管的280億的基金全部投給了半導體(他的基金也是全社會公開募集的),某種意義上說,這就是支持了我國半導體建設。
 
不過蔡經理不是活雷鋒,他投資半導體也不是因為他愛國,他是在對賭中國半導體出現井噴,到時候蔡經理可能會成為中國公募基金界最耀眼的那顆星。當然了,這裡只是用他舉例,並不推薦他的基金,漲跌都太猛,買了容易得心臟病。
說到這裡,大家明白了吧,資本市場上的錢,富人的固然多,但是普通人的錢通過養老金和保險,彙集起來形成的流量也非常大,這些錢一起投向那些頭部公司,共同形成了「資本」。只是普通人彙集起來的錢很多,均攤到每個人頭上沒多少,富人們總量看著不是太大,但是人也少,每個人賺得就多。
說到這裡,大家感覺很納悶,周圍都在聊「資本壓迫」,看博主文章為啥不提這事呢?
 
道理也不複雜,我們接著往下說。
比如你有兩千塊,為了讓這些錢升值,於是通過支付寶委託給了一個基金經理,這個基金經理拿到了成千上萬你這樣散戶的錢,就要投資出去,這些錢投給哪個公司呢?自然是增速最快效益最好的公司,不然明年沒法跟投資者交代了。
 
那公司會怎麼做才能吸引資本呢?
為了吸引到大資金的支持,他們要拚命提高產量和效率,並且壓低成本,這樣才能得到資本的垂青嘛。而且基金經理們選公司,不會去判斷這個公司是否「邪惡」,他們只在乎手裡的錢能不能增值,如果不能,可能明年自己就失業了。
這樣下來,各個公司為了財務報表好看,可不是發瘋地擴張?並且使勁壓低成本,為了儘可能挖掘員工潛力,996、007不就上來了嘛,而且當利潤來源不足的時候,就開始到處打劫式地向菜農和攤販擴張。
看到這裡,大家是不是發現一個悲催的事:自己拿去投資的錢,繞了一圈可能變成了壓在自己背上的那捆草,逼著自己瘋狂向前。
大家經常說一個詞,叫「資本主義」,啥是「資本主義」?
 
這就是,每個人的貪慾都被釋放,全社會為了資本增值瘋狂輸出。
這樣演化下來,基金經理們一定程度上可以決定某個行業的興亡,某個行業被他們看好選中,天量資金砸下去,高薪會吸收人才和資源過去,那個行業自然就興旺起來了,利潤高吸引更多的資金過去,大家想想互聯網、醫美和K12教育行業,是不是這個邏輯。
懂了這一點,也就懂了為啥馬克思說資本主義具有天生偉力,一年創造的價值頂得上過去上千年,每個人都被捲入了這場沒有止境的狂奔中,發展能不快嘛。
 
03
到底要限制啥
同時大家也看出來了,如果不加限制,為了增值,資本那真是啥事都能做。
 
曾經的東印度公司可能也是人類歷史上效益最好的公司,當時也沒啥國際法,只要能盈利,啥都干,比如販賣奴隸和鴉片,這兩項業務造成了無數人間慘劇,但是公司股東們在乎嗎?
 
當然不在乎。
 
他們只在乎股價,而且東印度公司的股東也不是全是有錢人,很多就是普通英國老百姓,他們只是想讓手裡的錢增值,東印度公司在海外幹啥,他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
把這個邏輯再推廣下,就懂了為啥我國今年要限制巨頭們,因為如果不加限制,他們需要資本的青睞,資本也需要他們擴張業務來讓資本升值,於是啥事都能幹出來。
這也是為啥今年國家重拳出擊,互聯網、房地產和教培這些高度資本化的行業瑟瑟發抖。
 
畢竟如果他們不發抖,其他行業都得抖。
但是發抖歸發抖,大家在網上看到的那些關於國家「收拾資本」,「資本將會沒落」的說法顯然站不住腳。
 
不但不會沒落,這輪整治後,才是下一波騰飛的開始。
我說這個不是瞎說,未來資本到底往哪發展,在政府工作報告里有體現,說白了就是繼續做大做強。
「資本」到底是個啥?
大家看清楚了吧,我國現在的資本規模不是太大,而是太小,還要繼續做大。
只是我國後續會限制那些消費類”輕科技”,比如互聯網和房地產什麼的,讓資本去「重科技領域」好好耕耘,比如半導體和新能源,畢竟只有賺不到快錢,他們才會去賺慢錢,也就是上圖中說的「創新資本」。
接下來養老金保險金公積金也都會入市,畢竟這樣超大體量的資金沒地方去天天在那裡貶值,總不能放到美國的資本市場吧?而且我國的半導體和其他尖端技術需要大量的資金,畢竟你想搞科研,高端實驗室是不是得有?大量科學家是不是得僱傭?這類研究曠日持久,很多年不出成果,誰來支付這些人的工資?
這種錢最後還是只能通過資本市場募集,發股票或者債券,大家購買後等著出成果,一旦出了成果就可以回報那些投資的人。
 
我們說美國的創新能力強,一部分是他們的「工業界-大學-研究機構」協同特別好,另一方面就是因為他們的資本市場超級發達,甚至可以吸收外國的錢到美國支持美國研發導彈將來修理他們。
我國現在航天領域也開始讓民企進入,並且在向資本市場融資,大家可以看看這兩天的新聞:
「資本」到底是個啥?
前蘇聯和美國對耗為啥沒耗得過?
 
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同樣花一萬億,前蘇聯主要是財政出錢,而美國可以去資本市場上募集,國家籌錢,老百姓投資,多贏局面。後來蘇聯扛不住財政破產崩了,美國儘管也拖得半死,不過撐到了最後,去打劫了蘇聯,把之前欠的錢還上還賺了一筆。
美國人顯然也看明白了這個道理,今年在琢磨兩件事(目前還沒最終敲定)
一是停止中國企業去美國上市;
二是停止美國養老金來中國投資。
說白了,就是防止美國資本支持中國科技。
他們用資本市場支持科研的操作持續了上百年,眼瞅中國也要這麼搞了,明顯慌了。
 
04
尾聲
我國政府現在是很清醒的,養老金正在一步步進入股市,同時又在規範資本市場,畢竟資本本身是中性的,養老金、險金再加上社會積蓄共同形成了資本力量,需要做的就是規範,讓這股洪流去真正有用的河道,而不是滅了這股力量。
此外今後房價如果保持穩定,中國人的財富可能也會慢慢都進入股市。
 
當然了,不是現在推薦大家去炒股,絕對沒那個意思,我國現在也是頻繁出台政策規範股市,言外之意就是當前還不規範,小白進去依舊跟賭場差不多。
中國政府這段時間又是敲打教培行業,又是對互聯網反壟斷,搞得整個市場風聲鶴唳,但是達利歐有個說法我覺得非常靠譜:他說在中國投資,必須要有個基本的底層邏輯,也就是這邊的資本必須為大多數人的利益服務,決策者不會按照富人們的意志行事,這就叫國家資本主義。
如果用一句話總結全文,那就是:
 
中國的資本和資本市場不但不會被打擊,而且在接下來幾年裡會迎來大發展,不過能不能獲利,最關鍵的出發點就是資本投資的項目能不能為大多數人服務。
「資本」到底是個啥?

發表評論

您的電子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