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非洲戰略

中國非洲戰略                                              

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也沒有神仙皇帝

                                       ——《國際歌》

 

 

2010年7月14日,法國國慶。

 

當天在巴黎舉行閱兵式,法國人的閱兵隊伍里,走過由13個非洲國家士兵組成的方陣。當黑膚色的隊伍整齊劃一地走過觀禮台時,現場觀眾發出了一陣熱烈的歡呼聲。

彷彿那是他們自己祖國的軍隊。

 

除了13個前殖民地國家的軍隊來參加閱兵外,還有12個非洲國家元首作為特約嘉賓前來觀禮。

 

薩科齊總統解釋說:「他不是出於懷念非正義和錯誤的殖民主義的動機來組織這些活動」

 

還說「非洲後花園的概念已經成為過去時」

 

電視機前的各國時事分析員們,忍不住露出了會心的笑容。

 

歷史進入18世紀時,法國國力日漸強盛,西班牙闊了一把後被英國打得國力急墜,從一流國家跌入二流,義大利還沒統一,各個城邦混戰不休,奧斯曼帝國則「1683後沒聽過戰勝的消息」,龐大帝國的各個行省名存實亡,歐洲列強望向奧斯曼帝國時,彷彿看到好大一塊上好的肥肉。

 

周邊除了英國在海上紅得發紫,法國在環地中海領域沒什麼對手。

 

法國決定先蠶食奧斯曼帝國的北非領土。

 

第一口吞下的,是當時名義上還屬於奧斯曼的,國土面積238萬平方公里的阿爾及利亞。

 

1830年,阿爾及利亞陷入債務危機,法國人一看,這是個開戰的好借口,架著大炮過來討債,攻佔了首府阿爾及爾(別人欠你點錢,你就搶了別人大房子?奴役別人全家?),從北向南逐漸將整個國家佔為殖民地,但由於阿爾及利亞實在太大,直到1905年才整個吞完。

 

1844年,突尼西亞與摩洛哥感覺法國胃口很大,要吞下整個北非,遂幫助阿爾及利亞人反抗法國,但被有科技代差的法國在伊利斯戰役打得大敗。

中國非洲戰略

1844伊利斯戰役

到1881年,突尼西亞終於撐不住了,同樣因為債務危機,成為法國的保護國,事實上淪為殖民地。

 

摩洛哥瑟瑟發抖。

 

1907年5月,法國在摩洛哥卡薩布蘭卡修鐵路,因為要從當地穆斯林陵園修過去,當地民眾十分憤怒,跟法國人起了衝突,打死5個法國人,法國政府一看又是個好借口,先出動海軍佔領了卡薩布蘭卡及沿海城鎮,再調陸軍入摩洛哥,4年後剛好摩洛哥人民爆發對蘇丹的叛亂,蘇丹請求法國馳援(跟大清求英國滅太平天國一個道理),法國人滅掉叛軍時,還要求摩洛哥成為法國的保護國,德國跟西班牙一看法國又要搶到一塊肥肉,馬上過來分食,法國人能講理的講理,能胖揍的胖揍,給了德國剛果一塊殖民地,給了西班牙20%摩洛哥領土,自己實際控制80%摩洛哥國土。

中國非洲戰略

法國自1903年逐步佔領摩洛哥示意圖

摩洛哥大片肥沃的農田、礦產,都落入到了法國人手裡,本地農民沒有了土地,轉而進入法國的工廠成為廉價工人。

中國非洲戰略

1912年法軍在摩洛哥

法國基本控制了北非主要區域。

 

由於法國的海軍干不過英國人,法國只能從離自己最近的非洲搶殖民地,在非洲忙得不可開交。

 

在控制北非的同時,法國人對非洲其它區域也沒閑著:

1715年殖民模里西斯

1864年殖民塞內加爾

1880年殖民剛果

1885年殖民索馬利亞

1891年殖民中非

1893年殖民象牙海岸

1896年殖民布吉納法索、吉布地、馬達加斯加

1900年殖民查德

1904年殖民尼日

1912年殖民葛摩

 

1895年,瘋狂的法國人還計劃從非洲西部的塞內加爾橫向殖民到東部的索馬利亞,簡稱「2S計劃」(不如叫2B計劃吧),準備橫切整個非洲大陸,將非洲牢牢控制在自己手心。

 

鼎盛時期,法國控制著1050萬平方公里的非洲土地,約佔全非洲的三分之一。

 

1884年11月至1885年2月,英、法、德、比、葡、意等15個國家在柏林召開會議,以協議形式對非洲進行了瓜分。到一戰前,整個非洲大陸只有賴比瑞亞和衣索比亞還保持獨立

中國非洲戰略

 

 

殖民這種方式在後面就玩不轉了,因為世界各地的反抗風起雲湧,英國人為了鎮住南非,打布爾人付出了十倍於中國庚子賠款(八國聯軍)的代價,致使大英帝國從這一戰由盛轉衰,西班牙和法國人為了對付在摩洛哥起義中的柏柏爾人,用40萬軍隊花了10年才鎮壓下去,殖民成本遠遠超過了殖民收益,宗主國們也不想玩這套不賺錢的虧損模式了,各個殖民地國家在二戰後人1956年開始紛紛獨立。

中國非洲戰略

布爾戰爭,大英帝國的轉折點

 

過去殖民舊賬就先不翻了,看看現在的歐美各國是怎樣對待非洲的吧。

 

我們依然拿法國舉例(因為你對非洲盤剝最深),法國事實上還在統治著他的前殖民地國家,只是換了一種方式而已。

 

比如法國以前的殖民地尼日,是世界第四大鈾礦產國,其70%的鈾礦出口,被法國的阿海琺牢牢控制,因為法國80%以上電力來源於核電,法國核電每年要消耗掉9900噸鈾礦—大家千萬不要低估發電這件事,很多國家或地區還因為電力供應跟不上工業發展受到制約,台灣地區的半導體搬遷到大陸來就是因為台灣電力供應不足(半導體產業對電的要求特高,2016年西安的一處高壓變電設備爆炸,電壓陡變導致三星晶元廠停機,產線上的晶圓全部報廢,三星損失了3億美元)。

 

而為法國提供電力的尼日是這個全世界最窮的國家,人均日收入低於1美金。

 

出口鈾礦只給尼日財政貢獻了4%-6%,對當地人的生活沒有絲毫改善。

 

而為了控制象牙海岸,1990年,法國將他們的女婿瓦塔拉從以法國人半主導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副總裁位置上,一躍送上成為象牙海岸總理,時任總統是象牙海岸獨立之父博瓦尼。

中國非洲戰略

博瓦尼:是法國人坑了我!

 

博瓦尼對法國不太服從,法國便贊助瓦塔拉從2000年之後自籌軍隊,與民選總統博瓦尼幹起來,2004年,法國獨角獸部隊直接炸毀南方巴博政府空軍三分之二的飛機,2010年,法國武裝部隊在博瓦尼的家中逮捕了他,將他囚禁在海牙監獄。

 

瓦塔拉立刻回報法國,上台第一年9次訪問法國,讓法資企業無孔不入控制著象牙海岸的各行各業。象牙海岸全國電力公司CIE、全國自來水公司SODECI、全國最大的電子通訊公司Orange、全國最大的物流運輸公司Bolloré、全國最大的基建公司Bouygues、全國最大的石油公司Total、全國最大的飲料公司Solibra、全國最大的可可豆公司SACO等,全都是法國人的公司。

 

而象牙海岸人均GDP僅1500美元,全國的財富大量被法國吸走。

 

法國對非洲殖民地還干過一件更卑劣的事情,就是金融殖民法語非洲國家,逼迫他們使用非洲法郎。

 

包括象牙海岸在內的西非八個法語國家,使用共同貨幣西非法郎FCFA。負責該貨幣發行的西非國家中央銀行,每年都必須把所吸收存款的50%(2005年之前是65%)作為準備金存入法國國庫,說是資本準備金,另外20%作為預留負債償還款也必須固定在賬上,就是說,西非國家每年所得的收入的70%上繳法國人保管,而非這些所謂的主權國家可以自由支配的,想要花自己的錢還得先看法國人的臉色,甚至有時候缺錢還要向法國其他銀行進行高利率的商貸。

 

面對已經如此貧窮的西非國家,還採取這麼惡毒的金融殖民政策,簡直是敲骨吸髓。

 

最最駭人聽聞的,還不只是上面這些,法國在當代非洲犯下的最大罪行,是他們對1994年盧安達大屠殺,這樁離現代文明最近的大屠殺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盧安達主要由圖西族和胡圖族組成,其中圖西族人少,但佔據領導地位,胡圖族人多,處於被統治地位,兩族矛盾很深。

 

盧安達傳統的主導產業是畜牧業,銷售渠道是往東向通過烏干達、肯亞,銷往英語區域,圖西族人對法語興趣並不大,而更願意如其在烏干達的圖西同胞那樣操英語,他們中的精英許多皈依了基督教新教,因為不鳥法語,也不接受天主教,法國開始向胡圖族傾斜。

 

法國人開始扶植咖啡種植產業,因為咖啡的主要銷售對象是法語區和法國本土,而種植咖啡的自然是擅長農業的胡圖族人,在法國、比利時的政策導向下,胡圖族勢力大增,開始不滿足於「人數多卻地位低」的局面。1962年,盧安達獨立,新成立的共和國在法國扶持下由胡圖族人當家,自1962年至1993年8月,法國共向胡圖族政權提供援助2.8313億美元,贈款3655萬美元,免除債務1417萬美元。兩國來往密切,哈比亞利馬納總統曾9次訪法,法總統德斯坦和密特朗都曾訪盧,密特朗的兒子小密特朗更在1986-1992年期間充當父親特使,頻繁介入盧安達和大湖區事務,截至1993年,這個貧困國家每年從法國獲得約400萬美元軍火援助。有了槍和子彈,在幾次意外事件發生後,奪取國家政權的胡圖族人很快對圖西族展開大屠殺報復,從1994年4月7日一直屠殺到6月中旬,法國給胡圖族出錢出力,甚至直接派出傘兵,擊退了圖西族自衛武裝;阿魯沙協議簽訂後,法國傘兵還故意設置障礙,讓本可根據協議開進圖西族聚居區維持秩序的2000名盧安達愛國陣線武裝無法及時到位,這被認為是大屠殺得以蔓延的關鍵。大屠殺開始後,以「維護當地穩定」和「人道主義幫助」為口實參與「綠松石計劃」而抵達盧安達的法國特種部隊對胡圖族軍隊的暴行視若無睹,甚至將逃到自己駐地的圖西族難民拒之門外,圖西族難民逃到法軍駐守的檢查站要求庇護卻遭拒絕,並被胡圖族人當著法軍的面拿刀砍死。當圖西族開始反攻,愛國陣線軍隊兵臨城下、胡圖族政權大勢已去時,這支特種部隊又將一大批胡圖族政府高官塞進飛機,運回巴黎,理由是他們很可能死於部族衝突,必須對他們實行「人道主義援助」。

中國非洲戰略

1994年的盧安達大屠殺,是當代人類文明史的恥辱

 

盧安達大屠殺使80-100萬圖西族被屠殺,是人類當代史上的巨大恥辱。而在大屠殺的背後,是法國對非洲事務的自私干預,以及他們對屠殺者的保護。大屠殺發生後,盧安達對法國恨之入骨,將官方語言從法語改為英語,並於2009年加入英聯邦,以示和法國誓不兩立。

  

 

在介紹中國的非洲戰略之前,我講了這麼長的法國故事,是想告訴大家,我們和非洲的關係,為什麼會是後面描述的樣子。

 

我們先要確認一下,如何看待當年到處殖民的歐美強國。

 

首先,這些歐美強國推進了工業革命,創造了無數的科技發明,極大的推動了人類文明的發展,使每一個現代人都享受到了工業革命後的巨大進步,這一點,我們一定要表示尊重。

 

但是,歐美列強為了維持他們的優越物質生活,對弱小國家下手是絕不留情的,不要奢望任何一個歐美列強會真心實意幫助殖民地國家成長,世界各國的競爭是黑暗森林法則,享受優質生活的國家一定只有小部分,為了控制世界格局,歐美列強對弱國永遠只會採取剝削法,並會防止弱國變強,來搶奪他們的生存空間。

 

法國總統奧朗德曾說:「如果沒有非洲,法國就是第三世界國家。」

中國非洲戰略

要看得到巴黎的美,也要看得到殖民地人民的血淚

當巴黎人在享受他們的浪漫和富有時,背後是非洲殖民地人民苦苦掙扎的血淚。

 

而中國跟非洲一樣,是同樣被這些列強瓜分和半殖民過的國家,我們深深的懂得殖民地的痛苦,也知道這世上從沒有哪個傳統強國真的會伸手拉你一把。

 

中國是二戰後唯一一個崛起的,非列強或列強親隨的獨立主權發展中國家。

 

我們理解非洲的痛苦,才會跟法、英、美的出牌方式不一樣。

 

要成為強者,就只有自強這一條路。

  

 

現在在非洲地區,法國的利益地區主要在西非和北非,英國的利益地區在南非和北非—中國在非洲最大的需求之一就是礦產資源,但在西非法語國家,基本找不到中國人的大礦,原因自然是法國人在背後作祟,當中國強大後,發現可以耕種的區域,就只剩東非了。

 

因此,我們的主要非洲夥伴是蘇丹、南蘇丹、安哥拉、英屬西非、南非以及東非國家。

 

東非是中國深耕多年的地區,60年代初就確定了東非坦尚尼亞西非迦納兩大支點。後來非洲解放引動先驅恩克魯瑪訪華期間遭遇政變,中國經濟也不寬裕,就重點深耕坦尚尼亞為核心的東非,修了坦贊鐵路和一大堆工程。

 

蘇聯解體後,非洲留下大片空白真空區域,中國迅速收割了蘇聯古巴撤出後在衣索比亞、安哥拉、莫三比克等地,中國在非洲取得的成功與蘇聯解體有直接關係。

中國非洲戰略

奈及利亞和南非兩個非洲大國,中國也很重視。奈及利亞是主要產油國,長期是世界上對中國人好感最高的國家之一。中國沒有支持種族隔離或者搞針對南非游擊戰爭的歷史,故南非也一直和中國交好,我們還拉南非進了金磚五國。蘇丹長期被世界孤立,中國一直為蘇丹撐腰,換取了蘇丹的好感,在南蘇丹問題和達爾富爾問題上都有了較大的發言權。中國也並沒有偏袒蘇丹,相反在蘇丹的調停斡旋贏得了雙方的好感。

 

中國現在能進入的非洲國家,主要是英國葡萄牙殖民地,因為法國殖民地實在進不去,法國人對他們的非洲利益看得很緊,容不得其他國存在,阿爾及利亞、突尼西亞等北非國家與中國關係相對近些,但也不能跟法國相比。

  

 

非洲對於中國,實在太重要了。

 

中國對非洲的支援,是真金白銀的砸錢。

 

在2015年的約翰內斯堡峰會上,中國和非洲決定重點實施中非「十大合作計劃」,中方給非洲國家提供總額600億美元資金支持。這600億美元包括:50億美元的無償援助和無息貸款,350億美元的優惠性質貸款及出口信貸額,為中非發展基金和非洲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貸款各增資50億美元,設立首批資金100億美元的中非產能合作基金。鼓勵和支持更多的中國企業對非投資。

 

三年後,在2018年9月第18屆中非合作論壇的北京峰會上,中方表示這600億美元資金支持都已兌現或作出安排。

 

同時,中國答應再為非洲提供600億美元支持。

 

這次包括150億美元的的無償援助、無息貸款和優惠貸款,提供200億美元的信貸資金額度,支持設立100億美元的中非開發性金融專項資金和50億美元的自非洲進口貸易融資專項資金,推動中國企業未來3年對非洲投資不少於100億美元。

 

與法國企業在非洲吸食當地財富不同,中國企業利人利己,據麥肯錫公司2017年的報告,8個非洲國家1000多家企業里,89%的僱員是非洲本地人,中國為當地帶去了幾百萬的就業機會,並為當地人提供了大量的技能培訓,提供新技術。

 

而中國企業開始前赴後繼奔向非洲,有幾個重要原因:

 

第一是非洲有特殊的貿易環境。

 

同樣生產出一件衣服,從中國發往歐洲,會收取關稅12%-16%,但是世貿組織規定,對最貧窮或最不發達的國家有貿易優惠,其他國家從它們那兒進品貨物沒有關稅,中國的服裝廠如果搬遷到非洲國家,就能節省一大筆關稅成本。比如中國溫州一家很知名的服裝廠,在國內競爭激烈的時候,已經沒什麼利潤可言了,眼看要關門了,這時候,這個廠就搬到了衣索比亞,衣索比亞盛產短絨棉,短絨棉十分適合做牛仔褲,有了當地的物產和人工,再加上中國的工廠技術和設備,以及管理經驗,很快牛仔褲就源源不斷生產出來了,再把牛仔褲賣到歐美國家去,還不收關稅,這樣競爭優勢有了,中國的一些初級製造業的工廠也活下來了。非洲當地還盛產水果,各種水果野果到處都是,那裡土地肥沃,刨個坑種子往地里一撒就能生長,芒果收穫季節時,掉得滿地都是,都不用精心種植,雇幾個當地的工人去撿芒果,撿回來再叫幾個姑娘削皮、烘乾,做成芒果乾,最後海運回中國,這麼廉價的成本,國內水果商完全不是對手。

 

再比如中國一些快要被淘汰的陶瓷企業,到了非洲,只要生產一些耐用樸素的瓷磚什麼的就行(太好的也沒什麼市場),陶瓷這些東西,價值不高,重量很大,運輸時損壞大,通常需要在500公里內生產,是特殊性區域內流通產品,中國一些落後的陶瓷企業,轉戰到非洲後,也能賺錢。

 

那裡土地成本又極便宜,幾千美元一公頃地,一個北上廣深的高級白領,到了非洲,分分鐘大莊園主。

 

第二是非洲有世界最便宜的人工。

 

非洲54個國家12億人口,25歲以下的超過50%,每年有1000萬新增勞動人口,個個等著要一份工作,最喜歡學習中國的衣索比亞(好像他們連軍隊都學中國),一個普通工人的工資是60美元,而中國差不多是600美元,如果轉移到越南的話,一個普通人工差不多是200-250美元左右,價格還是相當貴的,雇一個中國人,相當於雇十個衣索比亞人,反正撿芒果,看紡織機這些又不是什麼高技術含量的工作,為什麼不移往非洲投資?

 

第三是非洲和中國的產業剛好對接。

 

中國現在是在產業升級,要淘汰一些落後的產業,要去產能,而非洲這個區域,還是純粹的農業社會或者半農業社會(還有些國家簡直還處於採集食物的文明階段),中國都要搞科創板了,有些產業就要送出去,送到非洲去,鋼材、玻璃、水泥什麼的都可以轉,非洲需要基建,基建正需要這些產業。

 

在中國,這些產業是夕陽產業,但在非洲,這些產業是朝陽產業,兩個地區高度互需互補。

 

第四是非洲既然要開搞初級工業,就必須要同時建設大基建。

 

而大基建,全世界還有誰是我基建狂魔中國的對手?僅2015年一個季度,中國在非洲的工程承包額就達300億美元。

 

光是中國在非洲援建的超級工程,就有莫三比克馬普托跨海大橋:馬普托跨海大橋是由中國路橋公司承建的中國在莫三比克最大基建項目,這座總長3公里多的跨海大橋建成後,將以680米長的主跨,成為非洲主跨徑最大的懸索橋。

中國非洲戰略

 

塞內加爾首都達喀爾的國家大劇院:位於塞內加爾的首都達喀爾,是中國無償援非的重大項目之一,也是中國在塞內加爾完成的最大規模的援助項目。該劇院由北京建築設計研究院設計,中國成套設備進出口總公司施工完成的。

 

 

迦納特馬港口項目:由中國港灣工程有限責任公司(中國港灣)承建的迦納特馬港擴建工程2016年起開工建設,項目合同工期為51個月,總造價約4.76億美元。新集裝箱碼頭完工後,特馬港將會成為迦納及周邊國家重要的物資進出口通道。

 

剛果(布)布拉柴維爾體育中心:布拉柴維爾體育中心有著「金太陽」之稱,第11屆非洲運動會開閉幕式及主要賽事在此成功舉辦。如今,這裡成為剛果(布)重大活動和重要賽事的舉辦地。

 

盧安達北方省魯林多區的灌溉大壩:該項目創下盧安達「兩之最」,該大壩是盧安達高度最高的農業用途水壩,水壩灌溉區域也將成為盧安達受灌溉面積最大的山坡地區。

 

非洲第一高樓——阿爾及利亞嘉瑪大清真寺:佔地面積超過40萬平方米,是世界第三大清真寺,其中265米高的宣禮塔建成後,將成為世界最高的清真寺宣禮塔。這個超大建築群還包括一座佔地2萬平方米的祈禱廳、一個藏書量豐富的圖書館、一個文化中心、一個《古蘭經》研究院、一座停車場,以及管理中心、就餐區和數座花園等12座建築。

中國非洲戰略

這座建築的施工讓懶散慣了的阿爾及利亞人深深感受到了中國的拼勁,剛開始當地的技術人員不願意加班,叫苦連天,後來見識到中國人「簡直是喪心病狂沒日沒夜工作」後,當地技術人員才慢慢跟上中國人瘋狂加班的節奏,還被中國人「師傅帶徒弟」,養出一群職業技術工人,雖然這些徒弟暫時還不夠「工作起來喪心病狂」,但中國人的敬業精神,已經深深感染到了北非人。

 

其中普通中國人最熟悉的是肯亞的蒙內鐵路,連接首都內羅畢和港口城市、經濟中心蒙巴薩,這是一條完全按照中國標準建造的鐵路,是肯亞「2030國家願景」的旗艦工程(這些非洲國家現在個個都在學中國搞「中國製造2025」一類的規划了),遠期將連接肯亞、坦尚尼亞、烏干達、盧安達、蒲隆地、南蘇丹東非6國,由5000名中國人,和3萬名非洲工人一起建設完成,2017年5月31日已正式通車,運量1000萬噸,這條鐵路將極大的帶動肯亞及東非6國的經濟發展,人力流動,是非常寶貴的一條交通線。

中國非洲戰略

這上面提到的還只是大工程項目,其他普通的高速公路、普通鐵路、水壩、建築等等,都懶得提了。

 

在這裡,我很想反問那些成天喜歡號稱在非洲做點慈善發發麵包拍個照發INS(這群浪貨其實就是為了在酒吧泡妞時找個道德高地的話題,最多在非洲呆一周就滾回去了),成天嘴裡喊著敏煮、自由、博愛的歐美人,你們有像中國人這樣在非洲苦幹實幹,真的為非洲建設這樣急需的鐵路、大橋、大壩嗎?你們殖民非洲幾百年,你們幹了嗎?

你們有嗎?

你們有嗎?

你們有嗎?

 

第五是中國擁有豐富的脫貧經驗。

 

中國這幾年正在扶貧攻堅,貧困人口極速減少,有非常豐富的脫貧經驗,這些經驗,剛好能幫上極上貧困的非洲人。

 

比如非洲窮到令人髮指的茅利塔尼亞,300多萬人口裡,貧困人口佔42%,平均壽命只有60歲,中國給他提供了1.2億美元貸款,為該國建設港口,還給該國提供農業援助,在姆頗利建設1000公頃的機械化農場,年產稻穀2500噸,另派遣了大量醫療人員和技術專家,無償為當地人民服務。

 

比如上文提到的肯亞蒙內鐵路,每年將為這兩個國家GDP增長貢獻1.5%,而總投資30億美元的納米比亞湖山鈾礦,則將為納米比亞每年GDP增長貢獻5%。

 

衣索比亞更被稱為「小中國」,這個國家非常低調地學習中國模式,務實肯干,也是非洲國家相當爭氣的一個國家,他們學習中國搞工業園,引進位造業,對中國招商引資,吸引中國人前去投資,還大興土木,大力建設基礎設施,連總統穆拉圖都是中國畢業,年年GDP增長超過10%,衣索比亞駐華大使曾說:「我們渴望發展,中國已經證明他們的模式的成功,除了中國,我們還能向誰學習呢?」

中國非洲戰略

在中國的幫助下,以及學習中國建設祖國的熱潮里,衣索比亞、尚比亞這樣的國家已經成功脫貧,成為發展中國家。

 

與只知道盤剝非洲的原宗主國相比,事實證明,只有社會主義中國,才能救非洲。

  

 

歐美國家在非洲玩不過中國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這些國家過早進入了高段位發展階段,像英國,國內重點搞歐洲金融中心,國家空心化,沒有中低端製造業,這些大爺國家,民眾福利那麼高,英國現在修個路填個坑都是兩個工人端杯咖啡坐在一邊,看一個工人在那忙活,哪受得了那個苦到非洲耕耘,像中國在非洲火得不行的傳音手機,四卡四帶(非洲當地跨網很貴,需要不停換卡打電話),10美元能電話加簡訊,幾十美元可以照相上網,100美元就能有做全套,啊不,有全部功能,這種產業,歐美人是做不出來的,而中國正要轉移的產業,正是非洲第一步從農業國想要對接的產業,中國人又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歐美大爺不肯下地幹活,又沒有適合的產業對接,因此對中國在非洲的發展十分眼紅,又十分無奈。

 

當然中國在非洲的發展,也並非一帆風順。

 

比如非洲國家政策的持續性、穩定性不足,有時候政權更迭,容易造成營商環境變差,當地的稅務局還會給中資企業下達創匯任務,拔苗助長,搞起基建來好高婺遠,喜歡大量建高樓大廈,超過正常財務收支,導致債務沉重,不按經濟規律辦事,非洲的部分國家,領導水平又實在難以恭維,當地民眾因為還處於農耕文明,生活懈怠久了,沒有工業文明那種「苦幹實幹」的奮鬥精神,因此中國在非洲的發展,事實上也是任重道遠。

  

 

其實我們應該感謝前歐美宗主國家,對非洲的盤剝那麼深刻(主要是英法),中國今天在非洲的推進才顯得這麼順利,鐵鐐是不可能等著奴隸主來打來碎的,每一個曾被奴役的民族或國家,面前都只有自強這一條路。

 

因為這世上,從來就沒有救世主,也沒有神仙皇帝。

 

祝福非洲。

發表評論

您的電子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