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 重慶阻擊戰:我一生中從未見過這樣的場面

前段時間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賽在介紹中國經驗時有一句話被廣為流傳——「我一生中從未見過這樣的動員!」

原創 | 重慶阻擊戰:我一生中從未見過這樣的場面

譚德塞

(來源:聯合國官網)

我相信譚德賽在說出這句話時內心是相當震撼的。

1月23日武漢封城正是臨近春節,全國整個社會系統處於停擺的狀態,偏偏在這個節骨眼上我們遭遇了突發疫情的襲擊!

但是就在這樣極其不利的局面下,中國以驚人的動員速度迅速進行了廣泛動員。

三天之內,全國各地立刻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並且迅速切斷了與疫區的交通聯繫;

一周之內,各地開始全面限制跨境人員流動,並且啟動關鍵醫療物資的生產;

十天之內,武漢建成一座上千床位的大型醫院;

兩周之內,從城市到農村,全國完成了全面封鎖與隔離,應急供應鏈運作良好,醫療系統、警察、基層工作人員都實現了全面動員……

沒有恐慌與騷亂,一個14億人口的大國在2周時間裏迅速轉為戰時狀態。

怎麼做到的?

今天我就以一個城市為樣板,通過復盤這個城市在防疫戰爭中的作業,給大家揭示中國政府擁有讓外界震撼的動員能力與組織能力的秘密。

這個城市就是重慶。

原創 | 重慶阻擊戰:我一生中從未見過這樣的場面

重慶朝天門

按:這份作業是我與我的助理花了一周的時間從重慶各個政府職能部門的官方網站收集的公開信息——最後完成的一個系統的拼圖。

老實說,即使我自詡見多識廣,也覺得重慶的作業堪稱驚艷。

1月23日武漢封城,但是在此之前有500萬人離開武漢,雖然大部分是流向湖北境內,但是也有相當數量的人群擴散到全國各省份。

很不幸,重慶就是重災區,據統計有20萬湖北籍人群(或者有湖北旅行史)在1月23日之前來到了重慶。所以,當時有香港專家預測重慶會成為「第二個武漢」,一度有很多外地省份給與重慶人等同於湖北籍人員的「待遇」。

但是重慶沒有成為第二個武漢,在面臨巨大的疫情壓力下,1月24日重慶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2月25日實現全市0新增確診病例,並且一直保持到本篇文章發稿之前。

下面我們站在城市的視角來複盤重慶的這份「作業」。

基礎作業:供應鏈重組

重慶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之後,所有的公交系統基本停運,人員活動受到嚴格限制,傳統供應鏈基本癱瘓。這個時候就必須重建供應鏈,確保生活物資供應充足。

這不是小事。

2005年美國新奧爾良遭遇颶風襲擊之後,傳統供應鏈被癱瘓,美國政府又沒有重建供應鏈,然後,新奧爾良整個城市的生活物資立刻出現問題,引發全市民眾的恐慌,迅速發展成席捲全市的大型騷亂。

最初騷亂的民眾是衝進超市與商店搶劫生活物資,隨即擴散到衝擊居民住宅進行搶劫。新奧爾良社會秩序徹底失控,大批民眾在暴力衝突中死去,新奧爾良成了人間地獄。

最後美國政府緊急調集了大批軍警進入新奧爾良鎮壓騷亂,花了巨大代價才算平息了騷亂。

原創 | 重慶阻擊戰:我一生中從未見過這樣的場面

警察鎮壓騷亂

(來源:新浪網)

現在我們來看看重慶的作業。

1月24日之後,重慶迅速動員了100多家物流企業恢復物流運輸,統籌組織了2000台車輛,緊急啟動了位於市鐵路、航空、公路物流樞紐附近10餘處共100餘萬平方米的應急倉庫,初步搭建了一個完整的應急供應鏈體系。

但是應急供應鏈僅僅只是搭建起來是遠遠不夠的。一個城市所需的生活物資不僅種類繁多,而且數量巨大。

目前全國處於特殊時期,高速、國道等主要交通幹線都限制跨省車輛流動,所以,還要打通供應鏈各個節點,讓供應鏈流暢運行起來。

所以,重慶交通管理部門按運輸方式、貨源地、目的地等不同情形,新建了數十個物流運輸保障微信群,開通了視頻會議系統和24小時熱線電話,與物流企業及時溝通銜接,收集運輸需求,調度車輛和航班,解決運輸受阻問題,還派出工作人員到重點企業集中辦公、現場協調調度。

供應鏈重建不僅涉及汽車貨運,還涉及長江水運、鐵路貨運、航天空運都多種線路,這些線路重慶都組織得非常給力。

供應鏈重組不僅僅涉及交通運輸,同時也需要更多的職能部門的系統合力——包括商務委組織與調撥物資,市場監督局監督與平抑物價,財政局調撥專項資金等等。

在疫情期間我多次到附近超市購買生活物資,據我的觀察,超市裡物資豐富,蔬菜、水果品種很齊全,雞鴨魚肉一應俱全。

原創 | 重慶阻擊戰:我一生中從未見過這樣的場面

重慶超市供應充

(來源:搜狐網)

我在重慶商貿委網站查到一組數據。在疫情形勢最嚴峻的2月3日,重慶各大超市糧食、食用油、肉類、雞蛋、蔬菜、水果、水產品、即食麵等生活必需品庫銷比(庫存數量與當日銷售數量的比例)分別為38倍、134倍、7倍、7倍、3倍、4倍、12倍、10倍。

從這組數字可以看出,重慶生活物資儲備數量和品類豐富,重建的供應鏈運行良好。只要生活物資供應有保障,老百姓就不會恐慌。

重建供應鏈只是重慶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之後的基礎作業,客觀的評價——這個基礎作業不僅重慶做得很好,而且全國其他地區也做得不錯。

出彩作業:篩查可疑癥狀患者

武漢封城之後,因為重慶緊鄰疫區,有20萬湖北籍人員(或者有湖北旅行史)流入重慶,加上重慶地域廣闊,排查難度極大,所以有香港專家預測重慶將成為第二個武漢。

如何迅速排查可疑患者,遏制疫情在重慶爆發就是一個極大的挑戰。

一個幾千萬人口的直轄市,要在很短的時間內全面篩查出所有可疑癥狀人員難度之大不亞於大海撈針,這個作業重慶做得非常出色。

重慶的篩查工作是兩條線。

一條是社區篩查。以城鄉社區為單位,以網格為基礎,進行拉網式反覆梳理;

一條是疾控中心追蹤。所有確診患者都必須追蹤到傳染源。

重慶對於篩查工作應用了一個很新穎的指導思想——「以大概率思維應對小概率事件」。

這個大概率思維是城市運營的一種新型思想,簡單的解釋就是城市決策選擇時你要計算概率,選擇概率最大最有利的決策方案。雖然在具體實施時無法避免極端小概率事件發生,但是堅持概率最大最優解,就能對衝掉小概率「壞運氣」,達到良好的城市運營效果。

這種大概率思維在本次防疫戰爭中也非常實用。比如篩查可疑癥狀患者,社區篩查工作做得再細,也有可能出現小概率事件——漏掉一些潛伏期沒有癥狀的患者,但是這些患者必須得找出來啊,否則對於公共安全都是潛在的隱患。

怎麼找出小概率的「漏網之魚」?

第一,社區篩查反覆做!重慶社區入戶篩查是5天重複一次,拉網式反覆梳理——第一次篩查有些患者在潛伏期可能沒有任何癥狀,但是第二次篩查就可能因為出現癥狀被篩查出來,第二次逃過了還有第三次、第四次……

每次都追求最大概率篩查出可疑癥狀人員,潛伏期患者不可能每一次都能小概率躲過篩查!

第二,以確診患者為線索進行追蹤!潛伏期患者沒有任何癥狀,但是會傳染給其他人。

每個人的體質不一樣,潛伏期也不一樣,一旦爆發癥狀被確診後,重慶疾控中心就會抽絲剝繭一直要追蹤到傳染源,將小概率躲過社區篩查的無癥狀患者給找出來,以防止傳染源擴散。

簡單總結重慶模式就是面上用篩查反覆過「梳子」,線上用追蹤傳染源精準抓「虱子」。

這就是大概率思維應對小概率事件的思路。

下面,我們來看看,這個思路在基層執行的精彩案例。

案例一:篩查就是戰爭片

假如你是一個社區居委會主任,在大年三十晚上接到上級的緊急通知——必須在明日清晨完成對社區所轄6個小區封閉與監管,必須在2天之內完成對社區所有住戶的入戶篩查。

現在居委會只有8個工作人員,社區有1萬多住戶28000餘人,情況緊急上級也沒給你調派人手,那麼,8個工作人員怎麼在2天之內完成這個28000人的篩查任務?

這明明就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啊!

但是我們社區居委會卻是魔術師。

人員不夠怎麼辦?黨員來湊!

社區有黨員900多人,雖然絕大部分組織關係都不在社區,但是緊急時刻也顧不得這麼多了。當天晚上社區居委會通過微信群、QQ群動員,一夜之間動員了440名志願者,絕大多數都是黨員。

不但招之能來,而且來之能戰!次日社區將這440名志願者劃分到6個網格,也就是6個小區,一個小區一個網格,拉網式、全覆蓋開展排查。

當天就完成對6個小區的封閉監管,2天內就完成對社區全部10457戶家庭、147個門店、417個企業機關單位,還有1個養老院排查工作。不漏一戶、不漏一人。

入戶排查工作做得有多細呢?因為帶着口罩擔心居民不認識志願者引起誤解,要求所有黨員都佩戴黨徽。入戶排查有武漢打工旅行史的疑似人群的同時還每戶送了一本防疫宣傳資料。

與此同時,還展開大規模防疫宣傳,在轄區的202部電梯里張貼的溫馨提示和宣傳海報,設置61條橫幅、18塊專欄,確保群眾能夠「看得見」。

將疫情防控知識、公開信、倡議書等錄製成3套音頻宣傳資料,利用巡邏車、小區喇叭、喊話器循環播放,確保群眾「聽得見」。

積極動員居民在網上參與疫情防控徵文活動,將所學的疫情防控知識編成順口溜、快板、兒歌等供大家學習,十來天時間社區居民已創作各類文學作品13件。

在社區隔離監管期間,居委會組織的志願者隊伍還為社區送代辦服務,有些居民家裡缺米、油、果蔬等生活日用品,就給他送上門,保障居民物資供應。同時,組織「安心敲門隊」志願者為18名獨居老人提供上門服務。

這就是重慶市巴南區龍洲灣街道龍海社區發生的故事。

一個基層居委會,8個工作人員,在一夜之間動員了440名以黨員為核心的志願者隊伍,迅速完成社區封閉、監管、排查、宣傳工作,順手還把居民物資供應工作都做了,連獨居老人照顧都不拉下,這是何等的動員能力,何等的執行能力?

為啥這個社區居委會有這樣強悍的執行力?

我看到這個案例時,就想起一部老古董電影《地道戰》,電影中有個片段印象很深刻,面對嚴峻的戰爭形勢,面對日軍巨大的軍事壓力,在沒有任何地理優勢的冀中大平原怎麼堅持抗日鬥爭?

一個村支書給出的居然是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思路——

緊緊依靠(黨)組織,充分發動群眾!

原創 | 重慶阻擊戰:我一生中從未見過這樣的場面

(來源:雷鋒網)

這個思路是不是感覺很俗很土?

但是就是這個很俗很土的思路創造了地道戰這種空前絕後的作戰模式,把佔盡優勢的日軍打得落花流水。

緊緊依靠組織,充分發動群眾是中共的起家法寶,過去我只是在電影以及歷史中才看到,真沒想到,一場空前嚴峻的防疫戰爭,在重慶一個普通基層社區居委會,讓我重新看到了這個「起家法寶」表現的威力。

中國的體制有個「藏兵於民」的特點,平時一個基層社區只有寥寥幾個工作人員,但是我們還有大量的「兵」隱藏在人民之中,這些「兵」就是黨員與志願者。

遇到緊急事態,只要一聲令下,我們基層社區隊伍立刻可以擴大幾十倍,開展一場轟轟烈烈的人民戰爭。

微博大V全真道士梁興楊做了一個統計,我們的黨員在總人口佔比只有6%,截止到3月6日,我們在防疫戰爭中一共犧牲了282人,其中黨員184人,佔比為65%。

說實話,這個社區防疫戰爭作業就是全盤交給西方國家,他們也學不了啊!

案例二:追蹤就是偵破片

重慶某縣有一個案例。一個湖北打工者,1月7日回重慶,醫學觀察14天之後,沒有任何癥狀,然後在居家期間,居然被市疾控中心從另一條線索排查出來。

疾控中心怎麼找出這個無癥狀患者的?

1月24日除夕當天,市疾控中心接到某縣疾控中心求助:當地發現有3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在3例病例中,首例病例是超市服務員A,1月14日發病。第二例和第三例病例B和C,是夫妻關係,分別於1月16和17日發病。

3個病例都是本地人,近期也沒去過疫情地區,找不到感染源頭和感染場所。

接到報告後,市疾控中心十分清楚事態的緊迫性,因為傳染源沒有找到,就意味着還會繼續傳播。

除夕當天晚上,市疾控中心就趕往這個縣,對3名患者進行流行病學調查。但是初步調查結果卻讓大家陷入一片迷霧:超市服務員A和夫妻病例BC沒有任何交集,對三人發病前14天接觸過的人逐一排查,也沒有發現確診病例或疑似病例。

怎麼辦?

疾控中心就只能再把幾個患者的生活軌跡梳理一遍。超市服務員A在超市上班,平時有監控錄像,於是調來錄像一遍一遍的看,把錄像中所有與超市服務員A接觸過的人員全部記錄下來,一個一個排查。

通過排查,有一個人引起了調查人員的注意。他是一名25歲的男性D,重慶人,在武漢打工,1月7日返回重慶。

由於沒有任何癥狀,醫學觀察14天後,排除了他作為傳染源的可能。但是在對夫妻病例BC的活動軌跡排查發現,兩人曾與D有接觸。

這個D是唯一能將A、B、C三名明確診患者聯繫來一起的橋樑,立刻成為排查的重點。

當時全國還沒出現無癥狀患者感染他人的病例,但是根據乙肝、傷寒等傳染病經驗,流行病學調查人員做出了一個大膽的設想——這個D可能是新冠病毒無癥狀患者!

1月25日,調查人員決定對D進行採樣。採樣時,D堅持認為自己身體健康,又沒有任何癥狀,不可能有新冠肺炎,但核酸檢測顯示為陽性,D是一名無癥狀感染者!

這是重慶發現的首例無癥狀感染者,也是全國無癥狀感染者發現的早期案例。

原創 | 重慶阻擊戰:我一生中從未見過這樣的場面

無癥狀感染者行蹤排查

這一發現意義重大,增加了大家對新冠肺炎這一傳染病的認識,無癥狀感染者存在和無癥狀感染者可以引起疫情傳播,這為國家和重慶市優化防控方案和策略提供了重要依據。

原創 | 重慶阻擊戰:我一生中從未見過這樣的場面

(來源:澎湃網)

在確定D是無癥狀感染者後,調查人員再圍繞D進行深入的流行病學調查,就把D和A、B、C都串聯起來了。

D於1月8日和9日去過病例A所工作的超市,這是位於負一樓的地下超市,沒有窗戶,通風條件差,A在超市服裝區工作,D曾去過服裝區,與A有過接觸。

D在回渝後,於1月8日和9日參加家庭聚會,BC曾和D一起吃飯、打牌。

原創 | 重慶阻擊戰:我一生中從未見過這樣的場面

ABCD之間聯繫
無癥狀感染者D某正是這三個病例的感染來源,終於摸清了他們之間的傳播鏈條。調查人員又迅速將ABCD的密切接觸者再次進行排查與梳理,以找出前期排查的漏網之魚。

果然,對A的密切接觸者排查,發現了她的同事E出現了發熱等癥狀,先做了兩次核酸檢測都是陰性,第三次才測出來是陽性。由此判斷,E也是這類病例之一。

重慶疾控中心類似的追蹤案例還有很多。通過對確診患者抽絲剝繭般追蹤傳染源,將一個個躲過社區篩查的無癥狀患者都找出來,消除了小概率事件潛在的隱患。

我為什麼對國外控制疫情沒有信心?因為它們既無法做到對社區反覆拉網式篩查,疾控中心人員對於追蹤傳染源更是一籌莫展,不知道還有多少患者潛伏在人群中成為一個個定時炸彈,只能被動的面對急劇擴大的感染數字。

原創 | 重慶阻擊戰:我一生中從未見過這樣的場面

(來源:網易網)

原創 | 重慶阻擊戰:我一生中從未見過這樣的場面

(來源:搜狐網)

也只有中國,才能以黨組織為核心,全面發動群眾,讓這個狡猾的病毒陷入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無所遁形,以最短的時間撲滅疫情。

在疫情期間,重慶每日出動人員40萬,對重慶基層社區、農村進行反覆拉網式篩查,5天重複一次

在追蹤患者傳染源時,重慶疾控中心得到了公安部門、統計局等部門大量的人力支持,正是這種多部門系統性合力,才能層層追蹤反覆梳理,消除潛在的隱患。

依靠組織與發動群眾;以大概率思維應對小概率事件——這兩個原則就是重慶面對20萬湖北籍流入人口的壓力下,在30天內雷霆一擊迅速撲滅疫情的重要經驗,也是重慶在防疫戰爭中最出彩的作業之一。

自選作業:組織農民工返崗

重建供應鏈、篩查可疑癥狀患者是中國各地防疫戰爭的基礎作業,重慶不但在重建供應鏈的基礎作業中表現出色,而且在篩查可疑患者管控疫情爆發的工作中做出了精彩的作業;更為難得是,在基礎作業之外,重慶還給自己增加了一份高難度的自選作業。

這個自選作業就是組織農民工返崗。

這個工作看起來好像很簡單,但是難度係數之高對於任何應急社會管理系統都是極大的挑戰。

首先它是一個多對多最複雜難度最高的系統工程。以重慶為例,2月有返工需求的農民工人數高達73萬人,這73萬人分佈在幾百個鄉鎮幾千個村莊居住,而要運達的地點是幾個省幾十個地區上千家工廠——在公交系統基本停運的情況下,怎麼組織這個多對多的系統運輸工程?

其次,2月正式防疫戰爭的關鍵時期,為了防止病毒擴散,各地政府出台措施嚴格限制了人員流動。偏偏在這個時候卻要組織70萬農民工跨境運輸到外地——怎麼減少運送過程中農民工與外界的接觸,避免二次傳染?怎麼應對在運送過程中出現突發情況(比如突然有農民工出現癥狀)?

正是這個工作難度高風險大,所以這屬於地方政府的「自選作業」。

原創 | 重慶阻擊戰:我一生中從未見過這樣的場面

(來源:新浪網)

你看看,發達地區為了復工心急上火,自行組織專車去特定地區接農民工返崗,但是這種目的地派車去接人的模式範圍小,涉及面窄,無法大規模滿足勞務輸出大省農民工返工的需要。

所以,雖然組織農民工返崗屬於「自選作業」,但是卻有重要意義。往大了說,這是支持國家有序組織復工的宏觀要求;往小了說,這涉及幾十萬農民工家庭的生計問題——

早一天返工上班,工資收入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返工拖的時間越久,搞不好很多農民工就要失業。

下面我們來看看重慶在這個「自選作業」的精彩表現。

首先在社區拉網式入戶篩查時摸底農民工返崗意願,初步統計2月重慶有73萬農民工存在返工需求。

建立省市間、輸入地市與區縣、復工企業與返崗農民工的對接聯繫制度,將市內企業復產復工相關信息通過市、區縣兩級就業服務信息網進行發佈。

組織農民工返崗前期工作是兩條線。

一條是目的地梳理,加強與廣東、浙江、福建、江蘇、上海等農民工集中輸入地省市信息對接,引導農民工優先選擇到疫情整體可控、適宜返崗復工的地方就業。

一條是農民工梳理,重點保障身體健康、已有就業崗位的農民工安全有序出行。在農民工返崗復工聯絡、健康證明互認、專列包車等工作上加強協調協作。

然後就是組織農民工運輸。

重慶的模式是「點對點包車運輸」

也就是說重慶組織車輛到幾百個鄉鎮幾千個村莊一個個接農民工上車,再彙集到不同的交通樞紐——或者換乘縣際運輸包車、或者換乘省際運輸包車、或者換乘火車(列車是包車廂)——直接把農民工運送到不同目的地的工廠。

讓農民工實現出家門上車門,出車門進廠門的無縫連接!

原創 | 重慶阻擊戰:我一生中從未見過這樣的場面

(來源:新華網)

為了防止農民工在運輸過程中出現疫情或者無癥狀患者的傳染,重慶對包車不但每日消毒,要求農民工必須佩戴口罩乘車之外,重慶組織的包車還要求滿座率不得超過50%,採取一人雙座、隨車體溫檢測、車後兩排設置隔離觀察區等方式,最大限度確保農民工健康出行。

在2月之內重慶動用省際包車1000輛,縣際包車356輛運送了70萬農民工到達不同地區返工工廠。

一個月時間,將分佈在幾百個鄉鎮幾千個村莊的70萬農民工安全高效運輸到幾個省幾十個地區上千家工廠,實現家門到車門,車門到廠門的無縫連接,這份作業真的讓我嘆為觀止。

更為重要的是,這種模式對於農民工而言不僅貼心、安全而且效率極高!

原創 | 重慶阻擊戰:我一生中從未見過這樣的場面

(來源:環球網)

國家部委高度認同這種點對點包車運輸的模式,連異地人員流動需要隔離14天都省了,農民工進廠就可以上班!

所以,重慶方面的這份自選作業對於70萬農民工家庭就是實實在在的德政、善政!是執政為民理念最好的詮釋。

4  高難度的「動」與「靜」

世界衛生組織公開宣稱:中國的防疫經驗值得世界學習

這個道理沒錯,但是這個「中國經驗」真要學習難度卻極大。

面對突發疫情,要切斷病毒的傳播渠道,就要讓一個繁忙快節奏的現代社會「靜下來」,與此同時要保障民生,要追蹤傳染源,要有序組織復工將經濟損失降低卻需要社會的某些系統「動起來」。

「靜」與「動」本來就是一對天生的矛盾關係,既要控制「靜」又要組織「動」——這就需要高超的指揮與協調能力,其難度不亞於踩在鋼絲繩上指揮樂隊演出。

復盤重慶作業,就是從三個層面給大家展示一個地方政府怎麼在一個「靜下來」的社會完成一系列高難度的「動起來」演出——

包括在社會系統「靜下來」時,讓供應鏈「動起來」,保障老百姓的生活物資供給;

包括在居民「靜下來」時,能組織社區篩查隊伍「動起來」;疾風暴雨給病毒雷霆一擊,將剛剛有蔓延勢頭的疫情迅速撲滅;

包括在公交系統「靜下來」時,能組織點對點的包車運輸「動起來」,將70萬農民工安全高效的運送到各地工廠;

重慶因為這一系列精彩的作業,所以這個城市不但沒有成為第二個武漢,守住了3000萬市民的家園,還能抽調物資、醫護人員給與湖北疫區大力的支持。

原創 | 重慶阻擊戰:我一生中從未見過這樣的場面

(來源:澎湃網)

原創 | 重慶阻擊戰:我一生中從未見過這樣的場面

(來源:中國新聞網)

截止到3月7日,全國除武漢外新增確診病例25例,其中大陸境內新增病例只有1例(北京),其餘24例均為境外輸入病例。中國的防疫戰爭已經從內防擴散轉變為外防輸入。

如何在未來繼續守衛我們的家園,如何在新冠病毒肆虐全球的時候持續的輸出我們成功的防疫經驗,如何在全球最恐慌的時候更完美的詮釋人類命運共同體,我們的地方政府能繼續做出更精彩的答卷。

加油重慶!

加油中國!

發表評論

您的電子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