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 重庆阻击战:我一生中从未见过这样的场面

前段时间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赛在介绍中国经验时有一句话被广为流传——“我一生中从未见过这样的动员!”

原创 | 重庆阻击战:我一生中从未见过这样的场面

谭德塞

(来源:联合国官网)

我相信谭德赛在说出这句话时内心是相当震撼的。

1月23日武汉封城正是临近春节,全国整个社会系统处于停摆的状态,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我们遭遇了突发疫情的袭击!

但是就在这样极其不利的局面下,中国以惊人的动员速度迅速进行了广泛动员。

三天之内,全国各地立刻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并且迅速切断了与疫区的交通联系;

一周之内,各地开始全面限制跨境人员流动,并且启动关键医疗物资的生产;

十天之内,武汉建成一座上千床位的大型医院;

两周之内,从城市到农村,全国完成了全面封锁与隔离,应急供应链运作良好,医疗系统、警察、基层工作人员都实现了全面动员……

没有恐慌与骚乱,一个14亿人口的大国在2周时间里迅速转为战时状态。

怎么做到的?

今天我就以一个城市为样板,通过复盘这个城市在防疫战争中的作业,给大家揭示中国政府拥有让外界震撼的动员能力与组织能力的秘密。

这个城市就是重庆。

原创 | 重庆阻击战:我一生中从未见过这样的场面

重庆朝天门

按:这份作业是我与我的助理花了一周的时间从重庆各个政府职能部门的官方网站收集的公开信息——最后完成的一个系统的拼图。

老实说,即使我自诩见多识广,也觉得重庆的作业堪称惊艳。

1月23日武汉封城,但是在此之前有500万人离开武汉,虽然大部分是流向湖北境内,但是也有相当数量的人群扩散到全国各省份。

很不幸,重庆就是重灾区,据统计有20万湖北籍人群(或者有湖北旅行史)在1月23日之前来到了重庆。所以,当时有香港专家预测重庆会成为“第二个武汉”,一度有很多外地省份给与重庆人等同于湖北籍人员的“待遇”。

但是重庆没有成为第二个武汉,在面临巨大的疫情压力下,1月24日重庆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2月25日实现全市0新增确诊病例,并且一直保持到本篇文章发稿之前。

下面我们站在城市的视角来复盘重庆的这份“作业”。

基础作业:供应链重组

重庆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之后,所有的公交系统基本停运,人员活动受到严格限制,传统供应链基本瘫痪。这个时候就必须重建供应链,确保生活物资供应充足。

这不是小事。

2005年美国新奥尔良遭遇飓风袭击之后,传统供应链被瘫痪,美国政府又没有重建供应链,然后,新奥尔良整个城市的生活物资立刻出现问题,引发全市民众的恐慌,迅速发展成席卷全市的大型骚乱。

最初骚乱的民众是冲进超市与商店抢劫生活物资,随即扩散到冲击居民住宅进行抢劫。新奥尔良社会秩序彻底失控,大批民众在暴力冲突中死去,新奥尔良成了人间地狱。

最后美国政府紧急调集了大批军警进入新奥尔良镇压骚乱,花了巨大代价才算平息了骚乱。

原创 | 重庆阻击战:我一生中从未见过这样的场面

警察镇压骚乱

(来源:新浪网)

现在我们来看看重庆的作业。

1月24日之后,重庆迅速动员了100多家物流企业恢复物流运输,统筹组织了2000台车辆,紧急启动了位于市铁路、航空、公路物流枢纽附近10余处共100余万平方米的应急仓库,初步搭建了一个完整的应急供应链体系。

但是应急供应链仅仅只是搭建起来是远远不够的。一个城市所需的生活物资不仅种类繁多,而且数量巨大。

目前全国处于特殊时期,高速、国道等主要交通干线都限制跨省车辆流动,所以,还要打通供应链各个节点,让供应链流畅运行起来。

所以,重庆交通管理部门按运输方式、货源地、目的地等不同情形,新建了数十个物流运输保障微信群,开通了视频会议系统和24小时热线电话,与物流企业及时沟通衔接,收集运输需求,调度车辆和航班,解决运输受阻问题,还派出工作人员到重点企业集中办公、现场协调调度。

供应链重建不仅涉及汽车货运,还涉及长江水运、铁路货运、航天空运都多种线路,这些线路重庆都组织得非常给力。

供应链重组不仅仅涉及交通运输,同时也需要更多的职能部门的系统合力——包括商务委组织与调拨物资,市场监督局监督与平抑物价,财政局调拨专项资金等等。

在疫情期间我多次到附近超市购买生活物资,据我的观察,超市里物资丰富,蔬菜、水果品种很齐全,鸡鸭鱼肉一应俱全。

原创 | 重庆阻击战:我一生中从未见过这样的场面

重庆超市供应充

(来源:搜狐网)

我在重庆商贸委网站查到一组数据。在疫情形势最严峻的2月3日,重庆各大超市粮食、食用油、肉类、鸡蛋、蔬菜、水果、水产品、方便面等生活必需品库销比(库存数量与当日销售数量的比例)分别为38倍、134倍、7倍、7倍、3倍、4倍、12倍、10倍。

从这组数字可以看出,重庆生活物资储备数量和品类丰富,重建的供应链运行良好。只要生活物资供应有保障,老百姓就不会恐慌。

重建供应链只是重庆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之后的基础作业,客观的评价——这个基础作业不仅重庆做得很好,而且全国其他地区也做得不错。

出彩作业:筛查可疑症状患者

武汉封城之后,因为重庆紧邻疫区,有20万湖北籍人员(或者有湖北旅行史)流入重庆,加上重庆地域广阔,排查难度极大,所以有香港专家预测重庆将成为第二个武汉。

如何迅速排查可疑患者,遏制疫情在重庆爆发就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一个几千万人口的直辖市,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全面筛查出所有可疑症状人员难度之大不亚于大海捞针,这个作业重庆做得非常出色。

重庆的筛查工作是两条线。

一条是社区筛查。以城乡社区为单位,以网格为基础,进行拉网式反复梳理;

一条是疾控中心追踪。所有确诊患者都必须追踪到传染源。

重庆对于筛查工作应用了一个很新颖的指导思想——“以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

这个大概率思维是城市运营的一种新型思想,简单的解释就是城市决策选择时你要计算概率,选择概率最大最有利的决策方案。虽然在具体实施时无法避免极端小概率事件发生,但是坚持概率最大最优解,就能对冲掉小概率“坏运气”,达到良好的城市运营效果。

这种大概率思维在本次防疫战争中也非常实用。比如筛查可疑症状患者,社区筛查工作做得再细,也有可能出现小概率事件——漏掉一些潜伏期没有症状的患者,但是这些患者必须得找出来啊,否则对于公共安全都是潜在的隐患。

怎么找出小概率的“漏网之鱼”?

第一,社区筛查反复做!重庆社区入户筛查是5天重复一次,拉网式反复梳理——第一次筛查有些患者在潜伏期可能没有任何症状,但是第二次筛查就可能因为出现症状被筛查出来,第二次逃过了还有第三次、第四次……

每次都追求最大概率筛查出可疑症状人员,潜伏期患者不可能每一次都能小概率躲过筛查!

第二,以确诊患者为线索进行追踪!潜伏期患者没有任何症状,但是会传染给其他人。

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潜伏期也不一样,一旦爆发症状被确诊后,重庆疾控中心就会抽丝剥茧一直要追踪到传染源,将小概率躲过社区筛查的无症状患者给找出来,以防止传染源扩散。

简单总结重庆模式就是面上用筛查反复过“梳子”,线上用追踪传染源精准抓“虱子”。

这就是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的思路。

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个思路在基层执行的精彩案例。

案例一:筛查就是战争片

假如你是一个社区居委会主任,在大年三十晚上接到上级的紧急通知——必须在明日清晨完成对社区所辖6个小区封闭与监管,必须在2天之内完成对社区所有住户的入户筛查。

现在居委会只有8个工作人员,社区有1万多住户28000余人,情况紧急上级也没给你调派人手,那么,8个工作人员怎么在2天之内完成这个28000人的筛查任务?

这明明就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啊!

但是我们社区居委会却是魔术师。

人员不够怎么办?党员来凑!

社区有党员900多人,虽然绝大部分组织关系都不在社区,但是紧急时刻也顾不得这么多了。当天晚上社区居委会通过微信群、QQ群动员,一夜之间动员了440名志愿者,绝大多数都是党员。

不但招之能来,而且来之能战!次日社区将这440名志愿者划分到6个网格,也就是6个小区,一个小区一个网格,拉网式、全覆盖开展排查。

当天就完成对6个小区的封闭监管,2天内就完成对社区全部10457户家庭、147个门店、417个企业机关单位,还有1个养老院排查工作。不漏一户、不漏一人。

入户排查工作做得有多细呢?因为带着口罩担心居民不认识志愿者引起误解,要求所有党员都佩戴党徽。入户排查有武汉打工旅行史的疑似人群的同时还每户送了一本防疫宣传资料。

与此同时,还展开大规模防疫宣传,在辖区的202部电梯里张贴的温馨提示和宣传海报,设置61条横幅、18块专栏,确保群众能够“看得见”。

将疫情防控知识、公开信、倡议书等录制成3套音频宣传资料,利用巡逻车、小区喇叭、喊话器循环播放,确保群众“听得见”。

积极动员居民在网上参与疫情防控征文活动,将所学的疫情防控知识编成顺口溜、快板、儿歌等供大家学习,十来天时间社区居民已创作各类文学作品13件。

在社区隔离监管期间,居委会组织的志愿者队伍还为社区送代办服务,有些居民家里缺米、油、果蔬等生活日用品,就给他送上门,保障居民物资供应。同时,组织“安心敲门队”志愿者为18名独居老人提供上门服务。

这就是重庆市巴南区龙洲湾街道龙海社区发生的故事。

一个基层居委会,8个工作人员,在一夜之间动员了440名以党员为核心的志愿者队伍,迅速完成社区封闭、监管、排查、宣传工作,顺手还把居民物资供应工作都做了,连独居老人照顾都不拉下,这是何等的动员能力,何等的执行能力?

为啥这个社区居委会有这样强悍的执行力?

我看到这个案例时,就想起一部老古董电影《地道战》,电影中有个片段印象很深刻,面对严峻的战争形势,面对日军巨大的军事压力,在没有任何地理优势的冀中大平原怎么坚持抗日斗争?

一个村支书给出的居然是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思路——

紧紧依靠(党)组织,充分发动群众!

原创 | 重庆阻击战:我一生中从未见过这样的场面

(来源:雷锋网)

这个思路是不是感觉很俗很土?

但是就是这个很俗很土的思路创造了地道战这种空前绝后的作战模式,把占尽优势的日军打得落花流水。

紧紧依靠组织,充分发动群众是中共的起家法宝,过去我只是在电影以及历史中才看到,真没想到,一场空前严峻的防疫战争,在重庆一个普通基层社区居委会,让我重新看到了这个“起家法宝”表现的威力。

中国的体制有个“藏兵于民”的特点,平时一个基层社区只有寥寥几个工作人员,但是我们还有大量的“兵”隐藏在人民之中,这些“兵”就是党员与志愿者。

遇到紧急事态,只要一声令下,我们基层社区队伍立刻可以扩大几十倍,开展一场轰轰烈烈的人民战争。

微博大V全真道士梁兴杨做了一个统计,我们的党员在总人口占比只有6%,截止到3月6日,我们在防疫战争中一共牺牲了282人,其中党员184人,占比为65%。

说实话,这个社区防疫战争作业就是全盘交给西方国家,他们也学不了啊!

案例二:追踪就是侦破片

重庆某县有一个案例。一个湖北打工者,1月7日回重庆,医学观察14天之后,没有任何症状,然后在居家期间,居然被市疾控中心从另一条线索排查出来。

疾控中心怎么找出这个无症状患者的?

1月24日除夕当天,市疾控中心接到某县疾控中心求助:当地发现有3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在3例病例中,首例病例是超市服务员A,1月14日发病。第二例和第三例病例B和C,是夫妻关系,分别于1月16和17日发病。

3个病例都是本地人,近期也没去过疫情地区,找不到感染源头和感染场所。

接到报告后,市疾控中心十分清楚事态的紧迫性,因为传染源没有找到,就意味着还会继续传播。

除夕当天晚上,市疾控中心就赶往这个县,对3名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但是初步调查结果却让大家陷入一片迷雾:超市服务员A和夫妻病例BC没有任何交集,对三人发病前14天接触过的人逐一排查,也没有发现确诊病例或疑似病例。

怎么办?

疾控中心就只能再把几个患者的生活轨迹梳理一遍。超市服务员A在超市上班,平时有监控录像,于是调来录像一遍一遍的看,把录像中所有与超市服务员A接触过的人员全部记录下来,一个一个排查。

通过排查,有一个人引起了调查人员的注意。他是一名25岁的男性D,重庆人,在武汉打工,1月7日返回重庆。

由于没有任何症状,医学观察14天后,排除了他作为传染源的可能。但是在对夫妻病例BC的活动轨迹排查发现,两人曾与D有接触。

这个D是唯一能将A、B、C三名明确诊患者联系来一起的桥梁,立刻成为排查的重点。

当时全国还没出现无症状患者感染他人的病例,但是根据乙肝、伤寒等传染病经验,流行病学调查人员做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这个D可能是新冠病毒无症状患者!

1月25日,调查人员决定对D进行采样。采样时,D坚持认为自己身体健康,又没有任何症状,不可能有新冠肺炎,但核酸检测显示为阳性,D是一名无症状感染者!

这是重庆发现的首例无症状感染者,也是全国无症状感染者发现的早期案例。

原创 | 重庆阻击战:我一生中从未见过这样的场面

无症状感染者行踪排查

这一发现意义重大,增加了大家对新冠肺炎这一传染病的认识,无症状感染者存在和无症状感染者可以引起疫情传播,这为国家和重庆市优化防控方案和策略提供了重要依据。

原创 | 重庆阻击战:我一生中从未见过这样的场面

(来源:澎湃网)

在确定D是无症状感染者后,调查人员再围绕D进行深入的流行病学调查,就把D和A、B、C都串联起来了。

D于1月8日和9日去过病例A所工作的超市,这是位于负一楼的地下超市,没有窗户,通风条件差,A在超市服装区工作,D曾去过服装区,与A有过接触。

D在回渝后,于1月8日和9日参加家庭聚会,BC曾和D一起吃饭、打牌。

原创 | 重庆阻击战:我一生中从未见过这样的场面

ABCD之间联系
无症状感染者D某正是这三个病例的感染来源,终于摸清了他们之间的传播链条。调查人员又迅速将ABCD的密切接触者再次进行排查与梳理,以找出前期排查的漏网之鱼。

果然,对A的密切接触者排查,发现了她的同事E出现了发热等症状,先做了两次核酸检测都是阴性,第三次才测出来是阳性。由此判断,E也是这类病例之一。

重庆疾控中心类似的追踪案例还有很多。通过对确诊患者抽丝剥茧般追踪传染源,将一个个躲过社区筛查的无症状患者都找出来,消除了小概率事件潜在的隐患。

我为什么对国外控制疫情没有信心?因为它们既无法做到对社区反复拉网式筛查,疾控中心人员对于追踪传染源更是一筹莫展,不知道还有多少患者潜伏在人群中成为一个个定时炸弹,只能被动的面对急剧扩大的感染数字。

原创 | 重庆阻击战:我一生中从未见过这样的场面

(来源:网易网)

原创 | 重庆阻击战:我一生中从未见过这样的场面

(来源:搜狐网)

也只有中国,才能以党组织为核心,全面发动群众,让这个狡猾的病毒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无所遁形,以最短的时间扑灭疫情。

在疫情期间,重庆每日出动人员40万,对重庆基层社区、农村进行反复拉网式筛查,5天重复一次

在追踪患者传染源时,重庆疾控中心得到了公安部门、统计局等部门大量的人力支持,正是这种多部门系统性合力,才能层层追踪反复梳理,消除潜在的隐患。

依靠组织与发动群众;以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这两个原则就是重庆面对20万湖北籍流入人口的压力下,在30天内雷霆一击迅速扑灭疫情的重要经验,也是重庆在防疫战争中最出彩的作业之一。

自选作业:组织农民工返岗

重建供应链、筛查可疑症状患者是中国各地防疫战争的基础作业,重庆不但在重建供应链的基础作业中表现出色,而且在筛查可疑患者管控疫情爆发的工作中做出了精彩的作业;更为难得是,在基础作业之外,重庆还给自己增加了一份高难度的自选作业。

这个自选作业就是组织农民工返岗。

这个工作看起来好像很简单,但是难度系数之高对于任何应急社会管理系统都是极大的挑战。

首先它是一个多对多最复杂难度最高的系统工程。以重庆为例,2月有返工需求的农民工人数高达73万人,这73万人分布在几百个乡镇几千个村庄居住,而要运达的地点是几个省几十个地区上千家工厂——在公交系统基本停运的情况下,怎么组织这个多对多的系统运输工程?

其次,2月正式防疫战争的关键时期,为了防止病毒扩散,各地政府出台措施严格限制了人员流动。偏偏在这个时候却要组织70万农民工跨境运输到外地——怎么减少运送过程中农民工与外界的接触,避免二次传染?怎么应对在运送过程中出现突发情况(比如突然有农民工出现症状)?

正是这个工作难度高风险大,所以这属于地方政府的“自选作业”。

原创 | 重庆阻击战:我一生中从未见过这样的场面

(来源:新浪网)

你看看,发达地区为了复工心急上火,自行组织专车去特定地区接农民工返岗,但是这种目的地派车去接人的模式范围小,涉及面窄,无法大规模满足劳务输出大省农民工返工的需要。

所以,虽然组织农民工返岗属于“自选作业”,但是却有重要意义。往大了说,这是支持国家有序组织复工的宏观要求;往小了说,这涉及几十万农民工家庭的生计问题——

早一天返工上班,工资收入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返工拖的时间越久,搞不好很多农民工就要失业。

下面我们来看看重庆在这个“自选作业”的精彩表现。

首先在社区拉网式入户筛查时摸底农民工返岗意愿,初步统计2月重庆有73万农民工存在返工需求。

建立省市间、输入地市与区县、复工企业与返岗农民工的对接联系制度,将市内企业复产复工相关信息通过市、区县两级就业服务信息网进行发布。

组织农民工返岗前期工作是两条线。

一条是目的地梳理,加强与广东、浙江、福建、江苏、上海等农民工集中输入地省市信息对接,引导农民工优先选择到疫情整体可控、适宜返岗复工的地方就业。

一条是农民工梳理,重点保障身体健康、已有就业岗位的农民工安全有序出行。在农民工返岗复工联络、健康证明互认、专列包车等工作上加强协调协作。

然后就是组织农民工运输。

重庆的模式是“点对点包车运输”

也就是说重庆组织车辆到几百个乡镇几千个村庄一个个接农民工上车,再汇集到不同的交通枢纽——或者换乘县际运输包车、或者换乘省际运输包车、或者换乘火车(列车是包车厢)——直接把农民工运送到不同目的地的工厂。

让农民工实现出家门上车门,出车门进厂门的无缝连接!

原创 | 重庆阻击战:我一生中从未见过这样的场面

(来源:新华网)

为了防止农民工在运输过程中出现疫情或者无症状患者的传染,重庆对包车不但每日消毒,要求农民工必须佩戴口罩乘车之外,重庆组织的包车还要求满座率不得超过50%,采取一人双座、随车体温检测、车后两排设置隔离观察区等方式,最大限度确保农民工健康出行。

在2月之内重庆动用省际包车1000辆,县际包车356辆运送了70万农民工到达不同地区返工工厂。

一个月时间,将分布在几百个乡镇几千个村庄的70万农民工安全高效运输到几个省几十个地区上千家工厂,实现家门到车门,车门到厂门的无缝连接,这份作业真的让我叹为观止。

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模式对于农民工而言不仅贴心、安全而且效率极高!

原创 | 重庆阻击战:我一生中从未见过这样的场面

(来源:环球网)

国家部委高度认同这种点对点包车运输的模式,连异地人员流动需要隔离14天都省了,农民工进厂就可以上班!

所以,重庆方面的这份自选作业对于70万农民工家庭就是实实在在的德政、善政!是执政为民理念最好的诠释。

4  高难度的“动”与“静”

世界卫生组织公开宣称:中国的防疫经验值得世界学习

这个道理没错,但是这个“中国经验”真要学习难度却极大。

面对突发疫情,要切断病毒的传播渠道,就要让一个繁忙快节奏的现代社会“静下来”,与此同时要保障民生,要追踪传染源,要有序组织复工将经济损失降低却需要社会的某些系统“动起来”。

“静”与“动”本来就是一对天生的矛盾关系,既要控制“静”又要组织“动”——这就需要高超的指挥与协调能力,其难度不亚于踩在钢丝绳上指挥乐队演出。

复盘重庆作业,就是从三个层面给大家展示一个地方政府怎么在一个“静下来”的社会完成一系列高难度的“动起来”演出——

包括在社会系统“静下来”时,让供应链“动起来”,保障老百姓的生活物资供给;

包括在居民“静下来”时,能组织社区筛查队伍“动起来”;疾风暴雨给病毒雷霆一击,将刚刚有蔓延势头的疫情迅速扑灭;

包括在公交系统“静下来”时,能组织点对点的包车运输“动起来”,将70万农民工安全高效的运送到各地工厂;

重庆因为这一系列精彩的作业,所以这个城市不但没有成为第二个武汉,守住了3000万市民的家园,还能抽调物资、医护人员给与湖北疫区大力的支持。

原创 | 重庆阻击战:我一生中从未见过这样的场面

(来源:澎湃网)

原创 | 重庆阻击战:我一生中从未见过这样的场面

(来源:中国新闻网)

截止到3月7日,全国除武汉外新增确诊病例25例,其中大陆境内新增病例只有1例(北京),其余24例均为境外输入病例。中国的防疫战争已经从内防扩散转变为外防输入。

如何在未来继续守卫我们的家园,如何在新冠病毒肆虐全球的时候持续的输出我们成功的防疫经验,如何在全球最恐慌的时候更完美的诠释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的地方政府能继续做出更精彩的答卷。

加油重庆!

加油中国!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