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 美聯儲降息,歐盟QE:誰能挽救陷入衰退的全球經濟?

直升機撒錢模式開啟

9月12日,歐洲央行公布利率決議,宣布將存款利率下調10個基點,從-0.4%下降到-0.5%,同時維持主要貸款利率在0%不變,維持邊際貸款利率在0.25%不變。此外,歐洲央行決定改變利率政策指引,宣布重啟QE。

這一串決議是啥意思呢?

主要就是三層意思:

其一就是繼續下調存款利率。之前已經-0.4%的負利率了,歐洲央行覺得還不夠,老百姓消費還是疲軟,所以,再次下調存款利率,現在你在歐洲銀行存款1萬元,1年後只能取走9950元。

其二就是繼續維持主要貸款0利率不變。意味着你在歐洲銀行去借錢,銀行白借錢給你,不要利息。這說明歐洲經濟增長已經基本停滯,即使貸款0成本,也找不到可以投資(或者套利的機會)。如果哪一天,歐洲央行將貸款利率降為負利率,那就更糟糕了——資金連保值的機會都找不到了。

其三就是重啟QE,就是量化寬鬆,就是歐洲央行要開動印鈔機增加貨幣的投放。

總而言之一句話:全球三大經濟體之一的歐洲第一個開啟了直升機撒錢的時代!

歐洲開啟了直升機撒錢的模式,那麼美國呢?

美國經濟要比歐洲要好一點,不過目前衰退的跡象也很明顯,評估美國經濟主要有三個數據: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非農就業數據非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目前有兩個數據很不好,一個數據還可以:8月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只有49.1(預期是51.1),是2016年以來首次跌到榮枯線以下;8月非農新增就業人數13萬人,遠低於預期16萬人,比7月16.4萬人也大幅度下降;只有非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還可以,繼續站在榮枯線以上。

9月13日,美國零售銷售數據公布,環比增長0.4%,大幅超過預期0.2%,即便如此,美國零售銷售增幅也在下降,美國零售銷售7月是增長了0.7%。

現在全世界都等待着美聯儲9月18日的利率決定。雖然市場普遍預期美聯儲會降息,但是目前又有兩個變數:

一個就是美國零售數據雖然繼續下滑,不過還是比預期好。

一個就是川普與鮑威爾較勁。

川普現在急切的希望美聯儲降息,並且明確宣布改變利率指引,如同歐洲央行一樣重啟QE——通過貨幣政策的刺激,來提振美國經濟。

鮑威爾的想法與川普有點區別,現在美國經濟面臨長期衰退的巨大風險,而美聯儲的“彈藥”卻非常有限——目前利率只有2.25%左右,也就是說,未來降息的空間也就是2.25%左右。

鮑威爾想省着點花這點“彈藥”——以有限的貨幣政策空間盡量應付更長的美國經濟衰退周期。

一個為了自己爭取連任的政治利益希望利率急降;一個為了應對更長的經濟衰退周期希望利率緩降。

川普與鮑威爾就在這個問題上較上了勁,所以,我們看美國財經新聞就像看一幕話劇:

川普:鮑威爾你辭職!你為什麼還不辭職?你辭職我絕不攔着!

鮑威爾耿着脖子:我不辭職!我沒有辭職的打算!我坐在這個位子就不走了!

原創 | 美聯儲降息,歐盟QE:誰能挽救陷入衰退的全球經濟?

特朗普(左後)和鮑威爾(右前)

其實,川普與鮑威爾對貨幣政策沒有原則性的分歧,只是方式與路徑有點差異罷了,美國早晚會如同歐洲一樣,開啟直升機撒錢的模式。

一旦美聯儲降息並且啟動量化寬鬆,中國央行也大概率會跟進——全球央行都在拚命印鈔的時候,你不印就是被收割的對象。

2  全球央行為什麼開啟撒錢模式

現在問題來了,為什麼全球主要經濟體都要開啟直升機撒錢的模式?

原因很簡單:因為發達國家面臨著嚴重的衰退風險。

決定經濟發展有三架馬車:投資、消費、出口。全球主要發達國家的經濟主要靠消費——因為消費持續低迷,才是造成經濟低迷的罪魁禍首。

那麼,全球主要發達國家為什麼消費如此低迷呢?

因為,這些國家的人口平均年齡在變老!

原創 | 美聯儲降息,歐盟QE:誰能挽救陷入衰退的全球經濟?

給一組全球主要國家人口年齡中位數數據:

原創 | 美聯儲降息,歐盟QE:誰能挽救陷入衰退的全球經濟?

部分國家人口年齡中位數變化趨勢圖

日本:49歲、德國:48歲、英國:42歲、韓國:44歲、美國:40歲、中國:40歲、印度:28歲、俄羅斯:41歲。

你看看,上述年齡最小的中美都是40歲,但是中美又有點差別,美國年齡中位數是按照美國全體人口計算的(被拉丁裔、非裔等底層人口拉低了年齡),如果只計算美國中堅白人人口年齡中位數則達到48歲,與德國差不多。

所以,全球主要發達國家人口中位數年齡都嚴重偏老——日本、德國、美國白人人口年齡中位數接近50歲。

如果我們把國家簡單的類比為一個個體,一個50來歲的中老年人能有多大消費慾望?能像年輕人一樣天天逛商場,天天呼朋喚友吃喝玩樂一條龍嗎?

同樣,年齡大了性格也會變得保守,40歲的人還有點動力去投資、創業,50歲之後就會逐漸厭惡風險,即使手裡捏着幾個錢考慮最多的還是未來養老的問題。

所以,全球主要發達國家經濟逐漸走向衰退是沒辦法的事情,原因就是這個老年化趨勢。

在人口年齡偏老的大背景下,歐洲央行的負利率政策是沒啥用的,50歲的中老年人不是20來歲的年輕人,低利率就會去借錢消費的,日本就搞了很多年0利率甚至負利率,但是經濟一直停滯不前。

怎麼辦?

通過鼓勵生育來拉低平均年齡?

這條路好像不行。

全球經濟發展史有一個規律,經濟越發達,城市化率就越高;城市化率越高,生育率就越低。

很多人把這個現象歸結於大城市生活成本高導致生育率下降,其實這只是部分原因。現在西歐各國對孩子的福利已經很高了,包括幼兒園、小學學費全免,小孩每月還有政府發放固定的生活補貼,然並卵,歐洲人口還是負增長。

我覺得低生育率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還是繁華都市帶來的享樂主義盛行。一個吃喝玩樂啥也不缺,人際交往非常便捷的都市簡直就是婚姻的殺手!

年輕女性已經越來越不願意為了成家育兒而犧牲自己的享樂,所以,對另一半往往設定過高的標準——呃,女權主義叫作不願為了婚姻犧牲生活品質。

那麼,未來全球經濟的希望是不是就靠印度這樣的國家呢?你看看,印度年齡中位數還不到30歲,真是一個年輕的國家啊!

下面,我就稍微展開來講講印度。

隱憂重重的印度經濟

很多人總是以為,只要鼓勵生育就能創造人口紅利。這個觀點是極端錯誤的。因為如果生育率上去了,但是國家卻不能提供足夠的就業崗位,這些多餘的人口不僅不是“紅利”,而是負擔。

印度就是這樣的典型。

8月30日新華社報道,印度中央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二季度印度經濟增長僅為5%,遠低於市場預期,為2013年以來最低的水平。其中工業與農業產出增長大幅度放緩是二季度印度經濟大幅度放緩的主要因素,製造業當季增長僅0.6%,大大低於去年同期的12.1%。

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印度經濟大幅度失速?

在過去的文章我曾經說過,印度這個民族最缺乏吃苦耐勞的基因,取而代之的就是投機取巧。印度與中國建國時間差不多,基礎還比我們好,老師都還是同一個——建國之後都是學習蘇聯那套計劃經濟模式。

可能大家都不知道,建國之後印度制定的憲法明確規定:印度是社會主義國家。

蘇聯的模式就是集中力量先搞重工業,先重工後輕工。這個模式路子是對的,後發國家不這樣走就根本沒有機會。但是這條路子確實太艱苦,也就是中國這個學霸咬着牙堅持下來,印度這個學渣走了一半就覺得太累放棄了,然後印度就跳過製造業直接發展第三產業。

92年我們開始搞市場經濟,印度也是這個時候放棄尼赫魯路線也搞改革開放,但是,雖然同樣是改革開放,有沒有紮實的工業底子差距就出來了。

原創 | 美聯儲降息,歐盟QE:誰能挽救陷入衰退的全球經濟?

中印歷年GDP走勢

90年代初中印GDP差不多,但是現在中國GDP是印度5倍。

呃,好像與中國這個逆天學霸對比對印度是不大公平。好吧,撇開中國不論,印度改革開放之後與其他發展中國家相比經濟發展還是不錯的。

由於過去幾十年,印度大力發展第三產業,截止到2018年,印度的經濟結構呈現出一種“類似”發達國家的結構:農業與工業各自佔比25%左右,第三產業佔比50%。(2017年中國農業佔比是7.9%,工業佔比是40.5%,第三產業佔比51.6%)。

中印之間最大的差距就是印度工業佔比太少。工業實力弱帶來幾個問題:

第一,能提供的就業崗位少——一個製造業崗位不僅能直接解決一個工業就業,同時還可以間接創造第三產業就業崗位。不能創造勞動力就業,所謂的人口紅利就是一個笑話。

第二,印度這幾年高速增長的同時伴隨着不可思議的高失業率,與此同時,其國內消費能力與中國相對幾乎差了一個數量級。

隨便舉兩個例子。2010年中國大陸人均GDP大致是印度的4倍,兩者人口差不多,都是13億左右,2010年,蘋果在中國大陸的銷售額是230億美元,印度只有30來億美元,差距是接近8倍。

2018年,中國人均GDP是印度的5倍,中國大陸人口與印度差不多(大陸人口13.5億,印度13.3億)這一年,中國大陸汽車銷售量是2800萬台,印度只有440萬台,差距是接近7倍。

所以,勞動力不充分就業,人口紅利就是個屁!

第三,沒有工業能力為基礎的第三產業是一種虛幻的繁榮。過去印度經濟學家把印度第三產業吹噓成“世界的辦公室”,聽起來比中國這個“世界的工廠”更高大上對不對?結果全球經濟稍有波動,“世界的工廠”屁事沒有,這個“世界的辦公室”卻呈現出一種大起大落的走勢。

原創 | 美聯儲降息,歐盟QE:誰能挽救陷入衰退的全球經濟?

中印過去18季度GDP走勢曲線

印度最近幾年修正了幾次GDP統計規則,然後GDP吹氣般膨脹,這裡面是有嚴重水分的。

比如2018年印度人均GDP大致是2000美元,人口與中國大陸差不多,我們人均GDP2000美元是2006年,隨便列舉幾個印度2018年與我們2006年的數據比較一下,

2006年我們的發電量是2.87萬億度,印度去年是1.56萬億度;

2006年我們鋼鐵產量是4.21億噸,印度去年是1.07億噸;

2006年我們糧食產量是4.98億噸,印度去年只有2.8億噸;

2006年我們汽車銷量是721萬台,印度只有440萬台。

最後工業實力太弱也導致印度國際收支也有問題,因為缺乏出口創匯的工業品,印度不得不出口農產品來創匯。

因為工業基礎差,印度的糧食產量只有3億噸,不到中國的一半(我們是6.6億噸),3億噸糧食除以13億人口的基數,人均糧食佔有量才230公斤——這點數量即使全部自用滿足溫飽都難。

沒辦法,印度政府只能大量出口價值較高的大米(國際市場大致是400美元1噸),進口價值較低的小麥與玉米(國際市場160——180美元1噸)來保證國內不餓死人。

這幾年印度經濟快速增長其實主要靠信貸擴張——莫迪為了爭取連任粉飾政績確實是不擇手段(包括GDP統計注水)。但是印度經濟基礎確實太差,信貸盲目擴張帶來的後果就是金融系統出現大量的壞賬,壞賬制約了信貸繼續擴張,沒有信貸的支撐,印度的經濟就大幅度跳水。

原創 | 美聯儲降息,歐盟QE:誰能挽救陷入衰退的全球經濟?

印度總理莫迪

所以,印度絕對不是全球經濟復蘇的希望。

4 全球經濟復蘇的希望

那麼,全球經濟復蘇的希望在哪裡呢?

在新一輪科技革命。

簡單的說,主要就是三個賽道的革命:人工智能、量子計算、5G通訊。

原創 | 美聯儲降息,歐盟QE:誰能挽救陷入衰退的全球經濟?

其中人工智能是應用層面,量子計算與5G通訊是支撐人工智能應用的底層基礎。

為什麼這三個賽道的科技革命就能挽救全球經濟呢?

原因很簡單,因為以人工智能為龍頭的科技革命可以最大程度讓生產力水平擺脫對人體的生物性依賴。

啥是生物性依賴?

簡單的說就是人的精力、體力是有限的,所以政府要規定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44小時,還要設定各種假日。有些企業把勞動強度提高一些,就引發全社會的聲討。

在人工智能廣泛應用的時代,這些問題都不存在了,因為智能機器人會替代人類工作,而且要多少就可以生產多少(屆時生一堆孩子就不是人口紅利了,而是養育負擔),這樣生產力水平將得到極大的提高。

與此同時,5G通訊+量子計算+人工智能將挖掘出更多的需求,比如50歲的人傳統的消費沒啥慾望了,你總得關心自己身體吧?給你一個智能馬桶你要不要?每次拉屎撒尿智能馬桶就給你自動生成一份體檢報告!

最重要的是,當人工智能革命爆發之後,以前很多不敢想也沒法做的事情就變成現實!

比如:廉價能源的獲得!

按:如果人類能大規模獲得廉價能源,那麼,人類物資的生產將擺脫資源的束縛。

比如:假如有廉價的電力,糧食生產就可以擺脫土地資源的束縛,直接建設超級農業工廠,用電力提供24小時光合作用,就可以快速生產天文數字的糧食與蔬菜。

在我的歷史文章曾經寫道,人類要結束目前這種存量搏殺的局面只能靠科技革命,這個科技革命的臨界點就是可控核聚變實現。但是目前要實現可控核聚變難度極大,時間也至少還要好幾十年。

但是人工智能革命爆發之後,人類是可以走捷徑的!

因為,太陽其實就是一個超級可控核聚變的反應爐——這是宇宙賜予人類的最大禮物,唯一的障礙是陽光穿過大氣層能量耗損了一大半。

如果人類能在外太空軌道上建立太空電站,直接接收太陽核聚變的能量,就能給人類提供無窮無盡的清潔能源。

原創 | 美聯儲降息,歐盟QE:誰能挽救陷入衰退的全球經濟?

科學家做過測算,只要在外太空軌道建立600座50平方公里發電面積的空間電站,就能滿足當下全人類的能源需求!

規模化建立這樣的太空電站就需要大規模的人工智能自動化空間建設能力,工業化大規模地外物質資源生產能力,只有當5G通訊+量子計算+人工智能這三個賽道實現突破之後,建設外太空電站才有可能成為現實。

屆時即使人類還沒掌握可控核聚變技術——我們也可以把太陽這個超級可控核聚變反應爐先用起來!

所以,當5G通訊+量子計算+人工智能這三個賽道科技樹被點亮之後,人類是有可能提前進入可控核聚變的時代——進入物質商品極大豐富的時代。

中美引領全球科技革命

那麼,未來世界是誰來引領這輪科技革命呢?

只能是中美兩個國家,其他國家都沒機會。

為什麼?

首先是科研經費,2018年美國科研投入是4765億美元,中國是3706億美元,而排名第三第四第五的日本、德國、韓國分別是1705億美元、1098億美元、732億美元,中美科研投入遠遠超過排名後面的國家。

原創 | 美聯儲降息,歐盟QE:誰能挽救陷入衰退的全球經濟?

全球各國科技研發投入一覽

不過目前中國科研經費增長很快,每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長,而美國因為川普減稅而大幅度削減了政府科研投入,預計到2022年中國科研經費將超過美國。

然後是科研人員,2016年中國科研人員數量達到169萬人,比歐盟15個國家的總和(165萬)還多,高居世界第一。

最後是科研成果。日本文部科學省發布的“科學技術指標2018”顯示,2014——2016年,美國發表的論文篇數佔總數的25.1%,中國佔比是19.9%,第三名是英國,佔比7.1%。

原創 | 美聯儲降息,歐盟QE:誰能挽救陷入衰退的全球經濟?

原創 | 美聯儲降息,歐盟QE:誰能挽救陷入衰退的全球經濟?

不過這幾年中國科研成果增長很快,2017年中國論文篇數是51萬,較五年前增長27%,而美國論文篇數是56萬篇,僅比五年前增長5%。

在目前幾個關鍵賽道上,比如人工智能研究、量子計算研究中美目前基本是同一水平,大幅度領先其他國家。

美國現在可能犯了一個戰略性錯誤,就是打壓華為而影響美國5G的建設與部署。目前華為掌握着全球最領先的5G技術(比全球其它競爭對手要領先18個月),未來美國可能因為打壓華為而導致5G部署比中國落後2——3年。

這個時間差很要命,因為5G是支撐人工智能應用的底層基礎,沒有5G就沒有萬物互聯,就沒有智能駕駛、智能醫療、智能教育,就沒有工業互聯網。

所以,美國如果5G落後中國一個身位就會極大的影響其人工智能與量子計算等賽道的發展。這是未來美國的劣勢,但是美國也有優勢——那就是美國科技底蘊更強,技術積累的存量優勢短期也是任何國家無法撼動的。

所以,未來科技發展大概率是中美共同引領全球科技革命的局面。

中國的契機

最後一個問題,科技革命什麼時候爆發,全球各國誰有希望扛過科技革命爆發前的經濟衰退期?

我覺得這輪科技革命爆發可能在未來3——5年左右。原因很簡單,人工智能的應用發展前提是5G基礎建設要完成,而5G建設即使是部署最快的中國,也要到明年底才能覆蓋一線城市,到2022年才能覆蓋二線城市。只有5G覆蓋全國1、2線城市,才有足夠的人口基數推動人工智能的廣泛應用。

所以,未來全球經濟就得面臨至少3年的衰退期(注意是全球經濟的衰退周期,不是中國),誰最有希望扛過這段難熬的衰退呢?

呃,還是中國。

原創 | 美聯儲降息,歐盟QE:誰能挽救陷入衰退的全球經濟?

決定經濟增長有三駕馬車:投資、消費、出口。

首先從消費來看,中國人口中位數年齡是40歲,與主要發達國家相比最低(美國最有消費能力的白人中位數年齡是48歲,拉丁裔、非裔人口年齡雖然低,但是收入太低),這個還有挖掘潛力。

只要把房價控制住,教育、醫療保障這兩塊落實到位,中國的消費潛力還有很大的挖掘空間。

其次是投資。西方國家包括美國其實基本喪失了投資能力——這主要是兩個原因,一個是居民儲蓄率太低,沒積蓄就沒有投資的資本;另一個是政府債務太高,美國、歐盟主要國家政府債務都超過全年GDP,日本政府債務甚至是GDP的2倍。

中國這方面優勢就太大了。首先是我們政府債務GDP佔比比西方國家低,即使考慮政府平台隱形債務,債務在GDP佔比也不到70%。另外就是我們居民儲蓄率很高,截止到2018年居民儲蓄超過70萬億,巨額的儲蓄讓我們具備強大的投資能力。

所以,西方國家面臨經濟衰退只能在貨幣政策想辦法的時候,我們還具備強大的逆周期財政擴張能力。

最後是進出口。中國1——8月進出口20.13萬億,同比增長3.6%,其中出口10.95萬億,同比增長6.1%,進口9.18萬億,同比增長0.8%。

在全球需求疲軟疊加貿易戰的背景下,能取得這樣的成績是非常不錯的。不過未來出口增長也沒多大空間了。

經濟衰退周期的生存策略與經濟增長周期是不一樣的,經濟衰退周期里其實就是一個比爛的遊戲,只要有人比你更爛,你啥都不做就能生存下來——如同森林裡逃命一樣,你不需要一定比老虎跑得更快,只要有其他人比你跑得更慢就行了!

看看一票發達國家,負債纍纍,政府基本喪失投資能力,消費因為中位數年齡偏大也沒啥潛力,美國還可以仗着老大地位在出口上搞霸權主義多撈一點,其他國家唯一的希望就是中美早點實現科技革命把全球經濟帶起來。

而中國就完全不一樣。

政府負債不算太高,投資還有很大潛力,消費也有挖掘空間的中國沒有理由在這場遊戲中輸掉!

不僅不會輸掉,而且全球經濟的衰退對於中國還可能是一個難得的契機——當資本在發達國家都找不到保值與套利機會的時候,當新興經濟體印度也迅速陷入衰退的時候,GDP增長還能保持6%以上,以5G為龍頭的科技革命有望率先爆發的中國就將成為國際資本的首選。

有趣的是,我們現在正在做的事情恰恰就是進一步擴大金融領域的開放,擁抱全球資本。

當未來全球資本如潮水一樣湧入中國的時候,這也許是大多數人一輩子也難得遇到幾次的財富機遇。

發表評論

您的電子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