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 理科生眼中的历史:中日甲午战争之前发生了什么?

今年初有粉丝要我推荐几本书,我后来做了一个推荐系列,大致有五本,没有一本是中国历史类图书。

其实我个人属于历史爱好者,但是我觉得国内的历史书都没法看。对历史现象的分析以及历史规律的探讨大多都比较肤浅。

我们修史的专家大多是学文科出生,这类专家总有一个毛病,喜欢居高临下的去挑剔历史人物的错误。

其实,我觉得可能大多数人都没有资格去挑剔历史人物的错误,原因很简单,能在历史上挂号的人物——其智商与格局远远超过绝大多数普通人。

可能我这个观点有人会不服气,我来打个比方。

我们公务员有700万,科级干部有200万,处级干部有几十万,厅级干部有1万多,部级干部有1000多人。

在中国,能干到部级干部绝对已经属于万里挑一、人中龙凤的精英。但是,即使是部级干部,绝大多数在未来的历史记载中连跑龙套的资格都没有。

最近我打算写一个理科生眼中的历史系列,我希望带着一种全新的视角去分析历史人物与历史现象的逻辑。

今天这篇是开胃菜。

北洋水师之败

1894年爆发的中日甲午战争是满清国运的转折点,在这场战争之前,这个古老的帝国还撑着一个大国的架子。

特别是三十年前的中法战争,双方打成平局,一举扭转满清对外战争屡战屡败的形象,加上洋务运动,以及左宗棠收复新疆,一时中国颇有点中兴的样子。

原创 | 理科生眼中的历史:中日甲午战争之前发生了什么?

晚清中兴四名臣

但是甲午战争却彻底将中国打入深渊,一个小小的日本轻易就掀翻这个庞大的帝国,满清虚弱的本质在列强眼里暴露无遗,然后才有后面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甲午战败的关键是北洋水师覆灭,丧失了制海权的满清就没有胜利的希望。

那么,当时号称亚洲第一的北洋水师为什么会被日本联合舰队击败?

呃,这个原因很多我们就不展开了,我们只关注一个很流行的说法——北洋水师“二十年未添舰添炮”——这个表述有点夸张,不过基本也算属实。

1888年北洋水师成军之后,到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确实6年时间既未购置新的军舰,也没更换更犀利的速射炮。

那么,为什么北洋水师长达6年没有购置军舰以及更换大炮呢?

因为没钱。

为什么没钱?

历史记载有两个原因。

一个是慈禧太后为了修颐和园挪用了海军的军费;

另一个是1891年时任户部尚书翁同龢因为与李鸿章宿怨(这个是事实,翁同龢大哥就是被李鸿章一本折子整死的),上了一个折子——

折子内容就是三年内暂停南北洋水师对外购置洋枪洋炮与船只,这个折子被满清朝廷批准了。

因为这两个原因,后世就把北洋水师覆灭的屎盆子扣在慈溪与翁同龢身上,一个为一己私利挪用海军军费修园子;一个为个人恩怨卡海军的脖子。两个自私自利的反面角色形象就跃然纸上。

那么,历史的真相是这样吗?

今天这篇文章不是为了给慈禧与翁同龢翻案,而是让大家学会在复杂的历史背景下去分析历史人物行为的逻辑与动机。只有具备这样的思维方式,我们才有可能探寻到历史的真相。

筹建北洋水师

那么,甲午之前满清朝廷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首先,我来讲讲北洋水师的筹建历史。

北洋水师,中国晚清时期建立的新式海军。同治六年(1867)创议,十三年(1874)筹划,1888年正式成军。

海军是最烧钱的军种,为了筹建北洋水师,满清朝廷每年拨款400万两,另外各省协饷若干,历时14年,总共花费近1亿两白银才建立的一只近代新式海军。

可以这么说,这只北洋水师是满清举国之力建设的一只海军。

原创 | 理科生眼中的历史:中日甲午战争之前发生了什么?

北洋水师官兵合照

能让满清政府举国去建设一只海军是因为当时统治阶层——从中央到地方都达成共识——无海防就无国防。

没有一只强大的海军,那么,这个国家就处于不安全的状态。

但是这个北洋水师筹建的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1880年左宗棠进军伊犁,由于地处边陲,后勤补给耗费巨大,满清财政不堪重负,当时朝廷就有很大的争议。

第一个跳出来提反对意见的就是李鸿章。李鸿章认为,新疆不过贫瘠之地,丢了也不影响大局。国家应该把资源集中起来先完成对海军的建设,海防比新疆更重要。

李鸿章这个意见对错先不论,但是因为左宗棠收复新疆的战争已经挤压了满清中央财政,严重影响了北洋水师建设确实是不争的事实。

所以,1888年北洋水师能顺利成军是非常不容易的。

3 大婚颐和园

下面,我再来列举一组甲午之前的历史事件。

光绪十三年(1887年),光绪帝亲政;

光绪十四年(1888年)二月,下诏修颐和园;

这一年还有两件支线剧情,这两件支线剧情都与光绪的生父奕缳(我打拼音最痛恨这种生僻字)有关,也与北洋水师有关。

其一,同年海军衙门总理大臣奕缳上书请求修建铁路(主要目的还是为了保障北洋水师煤炭运输补给),次年慈禧批准了这个提议。

其二,同年奕缳以海防捐名义(为北洋水师买船买设备)找各地督抚募捐,一共筹集了白银260万两。

最后这笔钱没有给北洋水师,而是私下给了内务府去修颐和园(这就是慈禧挪用海军经费修园子的由来)

光绪十五年(1889年)正月,光绪帝大婚,二月,慈禧归政;

光绪十七年(1891年)翁同龢上书,请停南北洋水师对外购置洋枪洋炮与船只,被光绪帝批准。

光绪十七年(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

光绪十七年(1894年)颐和园基本竣工,1894年也是慈禧的60大寿,就是这一年慈禧入住颐和园。

那么,大家知道上述这个时间表是在描述什么吗?

这是描述满清最高权力的交接过程!

这个权力交接过程有两个关键词:

大婚、颐和园。

光绪皇帝还是一个婴儿就被抱进皇宫当了皇帝,因为年幼无法处理政务,所以,才有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

后来慈安皇太后死了,才让慈禧成为这个帝国的最高统治者。但是皇太后当政毕竟是权宜之计,这个最高权力到底是要还给皇帝的。

原创 | 理科生眼中的历史:中日甲午战争之前发生了什么?

慈禧太后

那么,皇太后在什么时候把权力交给皇帝呢?

这个就要皇帝成年,皇帝成年的标志就是大婚。

皇帝大婚之后,理论上就应该亲政掌握最高权力,这是中国几千年封建帝制的传统。

但是,到了满清光绪皇帝这一届又有点微妙的变化。

权力交接

1887年,光绪在大婚前两年亲政,但是这一年慈禧没有直接退,在朝堂议事时,慈禧这个皇太后与光绪皇帝还是坐在上面。

其实,大事还是慈禧做主,相当于慈禧这个老领导在大婚前这个过渡阶段“辅佐”皇帝处理国家大事。

1888年,光绪大婚,然后慈禧就不上朝了,在朝堂上就是皇帝一个人坐在上面处理政务,理论上太后与皇帝已经完成了权力交接。但这只是理论上!

因为慈禧还没搬出紫禁城!

慈禧执政十五年已经积累了足够的威望,加上满清是以“孝道”治天下,所以,理论上已经亲政的光绪皇帝还得向同样住在紫禁城的慈禧早请示晚汇报,国家大事还是慈禧拿主意——光绪没有真正拿到最高权力。

原创 | 理科生眼中的历史:中日甲午战争之前发生了什么?

光绪皇帝

这种畸形的权力格局不仅光绪皇帝很痛苦,而且翁同龢为首的帝党也是无法接受的——皇帝拿不到权力,这票帝党也没有出头之日啊!

怎么办呢?

让光绪皇帝不去早请示晚汇报?那是不可能的。

因为满清是以“孝道”治天下,只要住在一个地方,皇帝就必须每天早晚去给太后请安,皇帝请安的时候,慈禧发出指令,皇帝还不能不执行。

唯一的办法就是让慈禧搬出皇宫!

只要慈禧搬出皇宫,不仅光绪就有理由不用去早请示晚汇报——离得太远嘛,而且慈禧搬出紫禁城这个权力中枢也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皇太后已经是彻底退居二线了。

所以,帝党与慈禧达成协议——修建颐和园作为慈禧养老的居所。

所以,这个颐和园建设完工以及慈禧入住就是满清帝后两代人实现权力交接的标志。

请注意前面罗列的这个时间线:

光绪十四年(1888年)二月,光绪下诏修颐和园,而光绪是在1889年大婚,也就是说,在光绪大婚之前(理论上皇帝真正亲政),其实光绪与慈禧已经达成协议,为慈禧养老修建颐和园——

皇帝与皇太后心照不宣的权力真正交接时间不是大婚,而是颐和园建成之后。

封建帝制社会什么事情最重要?

当然是最高权力的顺利交接!

这个事情处理不好,或者掀起一场腥风血雨,或者就引发国家的剧烈动荡。

所以,对于统治集团而言,顺利实现最高权力交接绝对是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

特别是光绪与慈禧达成权力交接的协议之后,维护这个协议的平安落地,不仅符合光绪与慈禧的利益,也符合所有满清官僚的根本利益。

特别是对于朝堂重臣,顺利实现最高权力交接简直不能太重要!

开玩笑,万一这个交接过程出个什么纰漏,皇帝与太后互相掐起来,这票朝堂重臣怎么站队?

慈禧有实力无名义;

光绪无实力有名义。

怎么站队怎么错!

不管站那边都后患无穷!

所以,推动帝后顺利实现权力交接就是满清统治阶级集体共识!

怎么顺利实现权力交接?

焦点就是颐和园!

立马、赶紧将颐和园建起来!

财政压力

要实现这个目标就要花钱,花大钱。

颐和园占地290公顷,就是4350亩,这么大的面积要修建一座美轮美奂的皇室园林,后世统计大致花费了3000万—4000万两白银。

原创 | 理科生眼中的历史:中日甲午战争之前发生了什么?

颐和园
当时满清中央财政一年收入大致是8000万两白银,在没有战事以及大的自然灾害的情况下,每年财政盈余不超过300万两。

颐和园在1888年动工,如果要在1894年(慈禧60大寿)前完工,中央财政就必然要大幅度挤压其他的开支。

这个开支就包括北洋水师扩充军舰与大炮的军费。

北洋水师运气实在悲催。

这只近代海军1888年成军,第二年就遇到光绪大婚——这是帝国统治者的成人礼,牵涉最高权力交接的合法性问题,是绝不能马虎大意的。

所以,从1888年—1889年,满清中央财政全力保障这个大婚的开支,这场大婚花费白银达到550万两。

光绪大婚之后,距离慈禧60大寿只有5年,要在5年时间挤出3000万—4000万两白银把颐和园建成,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财政的压力!

但是压力再大也得干啊!

谁如果在这个问题上打马虎眼,影响最高权力交接,就是整个满清统治集团的公敌!

所以,1891年翁同龢上书请停南北洋水师对外购置洋枪洋炮与船只就是一种必然。

原创 | 理科生眼中的历史:中日甲午战争之前发生了什么?

翁同龢

共同的沉默

满清朝廷每年应拨北洋水师军费是400万两。如果只是军队发饷以及日常训练与军舰维护只要140万两,其余就是对外购置洋枪洋炮以及军舰的开支,把外购军火停了,朝廷每年就能节省260万两。

翁同龢一个折子就砍掉了北洋水师大部分军费!如果是过去翁同龢敢这么干,李鸿章早就一跳八丈高。但是,这次李鸿章却罕见的保持沉默。

李鸿章何许人物?

原创 | 理科生眼中的历史:中日甲午战争之前发生了什么?

李鸿章

因为镇压太平天国以及捻军起义的功绩,在满清朝堂绝对是一言九鼎的重臣。

北洋水师是李鸿章的心尖肉。当年左宗棠出兵新疆,因为军费耗资巨大影响了北洋水师的建设,李鸿章都能跳出来公然提出新疆可以不要了!

为什么翁同龢上书请求削减北洋水师军费——李鸿章反而一声不坑?

就是因为这个全力修建颐和园涉及最高权力交接,这个事不仅是符合整个满清统治集团的头等大事,而且也符合李鸿章自己的根本利益——

万一交接出篓子,帝后互掐起来,朝堂第一个逼着要表态站队的就是李鸿章这个手握重兵的北洋大臣。

同样,奕缳打着为海军募捐的招牌拿到的260万两白银转身就送去修颐和园,李鸿章也只能保持沉默。

各地督抚能够这样爽快的掏腰包本来就是知道这笔钱是修颐和园——之所以打着海防捐的招牌,不过是为了维护皇太后的体面。

站在慈禧的立场,奕缳用这种灰色手段为修颐和园募集的这260万两白银还只能接受——

奕缳是啥身份?慈禧的妹夫,光绪的亲爹!这样的身份是绝对不希望帝后之间权力交接出篓子的,所以才会积极为颐和园筹集经费。

相反,如果慈禧拒绝这笔经费,反而给奕缳以及满朝官员传递一个耐人寻味的政治信号——慈禧不希望这个颐和园尽快建成!

你看看一个颐和园其实绑架了满清统治集团所有人的行为,从慈禧到光绪,从翁同龢到李鸿章,不管这些人内心是怎么想的,但是只要是牵涉颐和园的事情,所有人的行为都只能是全力支持。

所以,不管是所谓的奕缳“挪用海军军费”给慈禧修园子,还是翁同龢上书请求削减北洋水师军费在当时的历史大背景下——你很难用对与错,或者昏庸、贪婪还是自私自利来评价。

因为他们所有人的行为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都属于绝对的“政治正确”,站在满清的立场都是老成谋国之举。

另外,大家不要觉得满清统治集团对海军建设不上心,北洋水师建设除了中央财政拨款,各省协饷也高达几千万两,如果不是满清统治集团高度重视海军建设,让各地督抚从地方财政掏出几千万两白银为北洋建设水师是不可能的。

奕缳打着海防捐的名义为修园子筹款从另一个角度也是与慈禧做政治交换——换来慈禧批准了铁路建设。这个铁路建设李鸿章呼吁了17年都没取得满清朝廷的同意。

7 历史的玩笑

历史人物再厉害也不是神仙,谁也没有上帝的视角。谁也不知道在这个帝国最高权力交接的关键时刻,日本偏偏会挑起甲午战争!

历史就这样与满清开了一个玩笑。

国运这玩意与个人运气差不多,个人运气背的时候喝凉水也会噎住,国运背的时候往往就是怕什么来什么。

1894年慈禧入住颐和园,同年甲午战争爆发,光绪皇帝刚刚掌权就挨了一记闷棍!

甲午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赔款高达2亿两白银,还被迫割让了台湾,消息传出举国震动。

这口黑锅是一定要找人来背的,于是光绪很郁闷的背下这口黑锅,将还没焐热的最高权力再交还给慈禧——慈禧以训政的名义再次执掌了帝国的最高权力。

历史大背景下的个人行为逻辑

在文章的最后,再多说几句。

可能有人会觉得慈禧太贪恋权力,如果在光绪大婚之后就完全交权就没有后续一系列的麻烦事,也就不给满清政府财政造成这么大的负担。

持有这种观点的人是不懂在历史大背景下个人行为的逻辑。

光绪大婚之后,慈禧在形式上是交权了,也不与光绪同时上朝听政了。

但是慈禧还住在紫禁城,按照清朝祖制,皇帝必须每天都要去给皇太后请安——这是彰显清廷以“孝道”治天下的象征。

大家想一想,光绪从婴儿时代就是慈禧看着长大,长达十五年里都是慈禧在处理政务,光绪只是一个摆设。

就算大婚之后慈禧形式上是“归养”了,难道光绪在每天给慈禧请安的时候就能闭口不谈政务?

就算光绪闭口不谈,慈禧自己不可以“问问”。一旦慈禧下了“懿旨”不管是历年积威,还是“孝道”的角度,光绪能不执行?敢不执行?

所以,只要慈禧不搬出紫禁城,光绪就不能真正掌权,这是从慈禧到光绪到满朝官员都心知肚明的事实。

那么,站在慈禧的立场,能不能在光绪大婚之后,主动避嫌绝不干预政务呢?

不能!

光绪大婚才刚满18岁。谁是慈禧也不可能完全放心将这么大一个国家完全托付给一个18岁的年轻人。(我们现在大型民营企业的老板有哪一个让自己的子女二十来岁接班的?)

所以,以颐和园修建作为过渡阶段,慈禧再手把手指导光绪几年就是一个比较合理的选择。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下一篇才是大菜,我来讲讲明朝覆灭的历史。老规矩,重复历史书上的陈词滥调我是没有兴趣的,我给大家带来的一定是一个全新的视角。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