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 決定命運的那一秒鐘

年輕時代我最喜歡的一本書就是奧地利作家茨威格的歷史散文作品——《人類群星閃耀時刻》。這部作品講述了歷史發展過程中若干個偶然事件,這些偶然事件最後卻決定了歷史的走向。

“滑鐵盧的一秒鐘”

最感慨的故事就是滑鐵盧的一秒鐘。

當時拿破崙與英軍在滑鐵盧激戰,雙方都疲憊不堪,誰先獲得援軍誰就能取得這場意義非凡戰役的勝利。雙方的援軍距離滑鐵盧戰場只有幾小時的路程,英軍的援軍是曾經被拿破崙擊敗的普魯士軍隊,它們擺脫了法軍的追擊正加速趕往戰場。而法軍的援軍是格魯希元帥率領的一隻2萬人的大軍,但是格魯希元帥之前接受拿破崙的命令是追擊普魯士敗軍,然而在追擊過程中已經失去了普軍的蹤跡。

但是,滑鐵盧方向已經傳來隆隆的炮聲,很明顯,法軍主力已經在那裡與敵軍爆發了大型會戰。法軍副司令熱拉爾建議格魯希,將部隊掉頭開往滑鐵盧,與主力部隊會合。

那麼,是繼續執行拿破崙過去的命令,還是不顧這個命令主動向滑鐵盧靠攏呢?

格魯希元帥只猶豫了一秒鐘。

書中這樣寫道:

“就是格魯希猶豫的那一秒鐘,僅僅是稍縱即逝的一瞬間,就註定了他自己和拿破崙的命運,也改變了整個世界的歷史進程。

在瓦爾海姆的一間小屋子裡,這短暫而珍貴的一秒鐘決定了19世紀的發展方向。但讓人驚訝和惋惜的是,如此重要的一秒鐘里的決定,竟然出自格魯希這個平庸無能之輩口中,這真讓人感嘆歷史的深不可測!

讓我們幻想一下:如果格魯希在那一瞬間能鼓起勇氣,確信自己和部下的判斷,果斷地違抗拿破崙的命令,那麼戰爭將會是什麼結局,法國又將會是什麼景象呢?遺憾的是,這個膽小怕事又沒有主心骨的小人物,最終選擇死守命令,從而與命運特別賞賜給他贏得巨大榮譽的機會失之交臂,實在是太可惜了!”

最後格魯希元帥的選擇是繼續執行拿破崙的命令,繼續去更遠的方向追擊永遠不會在那裡的普魯士軍隊。

格魯希元帥這一秒鐘的決定就決定了拿破崙的命運,也決定了19世紀歐洲歷史的走向。

原創 | 決定命運的那一秒鐘

這部作品我看了好幾遍,每次看到這裡總是唏噓不已,人類文明幾千年璀璨的歷史,其實很多時候都是關鍵節點的一秒鐘決定的。

我們的人生何嘗不是如此?

從成年開始,我們就在不停的抉擇——去哪個城市、選擇什麼行業、去哪家企業,做什麼職業,乃至結婚成家等等。

這種重大節點的抉擇其實就是決定個人命運的那一秒鐘。感覺很多人在這些重大節點時還是挺迷茫的,我就經常收到很多粉絲的留言,諮詢我的建議。

舉兩個有代表性的案例

“案例一”

原創 | 決定命運的那一秒鐘

原創 | 決定命運的那一秒鐘

原創 | 決定命運的那一秒鐘

上面是粉絲為孩子去向的諮詢與回復的截圖。

這是我為內部群一個群友回復的案例。這個案例涉及兩個比較重要的問題,一個是選擇在境外還是回國,另一個是職業路徑規劃的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選擇境外還是回國。答案很簡單,對於年輕人而言,你必須得回國。兩個原因,首先從發展的角度中國絕對是全球經濟最有活力的國家,現在每年GDP達到13萬億美元的規模還能保持着6%以上的增長,這在全世界是絕無僅有的——完全碾壓所有的發達國家。經濟活力越強意味着機會越多。

其次從回報的角度,國外一票發達國家實際上個個負債纍纍,這些負債最終是要人來買單的,買單的途徑或者增加稅收或者匯率貶值,本質上就是加大對適齡勞動力剪羊毛(詳細內容可以參考我的歷史文章《有錢了,該不該移民》)——如果你覺得這個好像很遙遠,那麼說點現實的,包括美國歐盟一票國家,中等收入以上的階層稅負是非常重的,美國大致是在30%以上,西歐國家很多要達到40%。也就是說,你在歐美髮達國家千辛萬苦混到中等收入階層,你的收入要打6——7折——呃,如果你覺得自己的未來連中等收入階層都混不到,那還呆在國外幹什麼?

中國呢?不要說中等收入階層,就是中產階級自己的收入最多納稅20%左右(理論上中國個稅最高會達到40%,那是理論上!如果你的收入很高,但是納稅超過20%,那就是你可能缺乏最基本的稅收籌劃常識)。與歐美個稅相比,中國個稅還是很有競爭力的——這個差別很大。

第二個問題就是職業路徑規劃的問題。這也是一個關鍵。不是說回國就一頭扎回中國去求職。我見過很多在海外拿到文憑卻依然在國內找不到合適的工作的。

現在是啥形勢?

現在是中國拚命擴大對外開放!同時國外資本拚命想進入中國!這個兩頭需求孕育着巨大的機遇,你得把握這個機遇。

講一個真實的故事。

我有一個親戚很多年前美國某大學畢業,然後幾經輾轉進入一個加拿大公司,這家公司在某個細分領域市場做得非常好。然後我這個親戚在這家公司工作很努力,也獲得企業的認可。

因為她有一個得天獨厚的優勢——知道這個優勢是什麼嗎?對!就是因為她是公司唯一一個中國人,所以就獲得一個機遇——成為該公司進入中國市場的負責人!也就是中國市場的總代理。依靠該公司在某個細分領域市場的優勢(做過一些很知名的項目),然後在中國開拓市場完全是勢若破竹。

幾年後年收入就達到8位數。

想一想,假如我這個親戚大學畢業回到中國,即使靠着她個人努力,現在大概也就是混成一個中產階級。因為藉助境外公司的平台,一下子起點高了若干個台階,很快就實現財務自由。

其實歐美這些細分領域做得非常好的中小型企業特別多。這些企業哪個不想開拓中國市場?你都不用做中國市場總代理,做某個區域或者城市代理也是巨大的機遇。

所以,在國外留學的同學最好的職業路徑規劃就是走“曲線救國”的道路。先在境外找一些優質公司打工——最好是在某個細分領域有獨特優勢的中小型企業(記住,是中小型企業,),幹個兩三年,通過勤奮與努力獲得企業的認同(每天保持微笑,每天都是生氣勃勃,每天主動加班承擔任何能夠做的工作,哪怕就是去端茶倒水掃廁所也要很快樂的接受!),這個工作經歷與人脈就是你回國最好的跳板。

這個跳板不是說你一定回來就能藉助境外公司的平台當老闆,在境外公司工作的經歷也是很有力的籌碼(如果拿着一份公司的推薦信更好),在回國後找工作,這個資歷足以打敗大多數競爭者讓你進入那些優秀的企業。

命運的抉擇只需要一秒鐘,但是你得花幾年把這一秒鐘的決定貫徹到底。

原創 | 決定命運的那一秒鐘

“案例二”

再來一個例子。

前段時間有個粉絲留言,主要就是為一個抉擇問題而苦惱。那就是畢業之後,該去深圳還是重慶?

這種城市的抉擇問題很有普遍性,這裡就展開來談一談。

去一線城市還是二線?這個貌似根本就不是什麼問題——大多數人直覺就會做出去一線的選擇。原因很簡單,一線城市是收入高、機會多、發展前景更好嘛。

但是,問題遠非這麼簡單!

經過近20年高速發展,現在一線城市已經進入存量博弈階段。存量博弈的意思就是,這些城市要擠一個人進去,就得先淘汰一個人出來。那麼,滿腔熱血準備去一線城市大展手腳的年輕人們,捫心自問一下,你是否具備與湧向一線城市的無數精英正面PK的能力,成為擠進一線城市,並且淘汰掉一個現有城市居民的幸運兒呢?

請注意,你PK的對象不僅僅是與你年齡差不多的年輕人,還包括無數財富、人脈、閱歷都更強勁的中年人!

同樣,目前在一線城市生存壓力越來越大的人們,捫心自問一下,未來存量博弈陸續淘汰的“被擠出去”的那些人會不會也有自己?

存量博弈的具體表現是什麼?就是城市生存成本會越來越高!首先是房價,這個國家當然會長期各種手段調控,讓房子投資者無利可圖。但是指望一線城市主城區房價會大幅度下跌是絕對不可能的。一線城市的房價一定會再高位震蕩,然後再慢慢上升。與此同時,房租以及各種生活成本也會大幅度增長。

現在深圳主城區的房價大致是重慶的4倍。

然後是教育成本,包括學前教育、各類培訓等等,深圳大致是重慶的3倍+。

這還只是當下,一線城市存量博弈的效果在未來會越來越明顯,具體表現就是各種生活成本與二線城市的差距會越來越大(想一想這個結論的邏輯)。

說這些是什麼意思呢?意思就是你別光顧着考慮一線城市收入高、機會多,你得首先考慮能否承擔一線城市的生存成本!這個才是關鍵!

很多人在城市選擇時考慮的變量太多——比如諮詢我的粉絲,通常拉拉雜雜的扯無數的分支,包括專業的問題、企業的問題、男友(女友)的問題、考研的問題等等,事實上變量太多的方程式是無法求解的。

如果化繁為簡,問題其實可以變得很簡單。以重慶與深圳為例,假設深圳的生存成本是重慶的3倍(買房、子女教育、日常生活綜合考慮),那麼,選擇深圳還是重慶的抉擇就是一個問題:

未來10年,你呆在深圳的收入能否達到呆在重慶的3倍以上?

能!就去深圳;不能就去重慶!

以上公式同樣適用於其他一線城市與二線城市的對比,同樣可以作為目前呆在一線城市工薪階層的參考標準。

原創 | 決定命運的那一秒鐘

這裡有兩個重點需要注意。

首先是很多人只看到一線城市收入高的優勢,忽略了一線城市生存成本也很高的問題。如果你的收入不與成本相匹配,那就很有可能做出的是一個錯誤的選擇。比如在二線城市年薪15萬,一線有企業開個30萬年薪,表面上收入增加一倍,其實生活質量很可能大幅度下降。

在一線城市家庭年收入50萬以下,聽上去很多,扣除房貸、子女教育費用,真正落在手上能夠開支生活的每個月可能只有幾千元——平時生活就是不敢在外吃飯,不敢旅遊,衣服、化妝品買便宜貨,加上快節奏工作壓力,生活質量感覺就像狗一樣。

而在二線城市,家庭收入只要30萬,同樣扣除房貸、子女教育費用,落在手上能夠開支生活的每個月妥妥達到1萬,對應二線城市的物價,那絕對可以過上悠閑舒適的中產生活。

同樣是吃喝拉撒,為什麼一定要去一線城市吃苦受罪?

其次,你得有自知之明!對自己的能力邊界有清醒的認識!

很多人小時候都有一個幻覺,總覺得自己是一個非凡特殊的生命,註定會有精彩的一生——其實,大多數人都只是普通人。大多數人能力、可塑性都在平均線左右,這個你得有清楚的認識。個人能力平庸不是什麼致命的缺陷,就怕個人能力平庸偏偏自命不凡,這可是要跌大跟頭的。

我們身邊常常遇到這樣的情況,比如某個熟人朋友突然做什麼項目發了財,很多人就躍躍欲試,覺得自己也可以複製——事實上,你真複製跟進99%都會虧得一塌糊塗。這就是典型沒有自知之明的表現。別人能成功自然有別人成功的基因,這個基因多半不是你具備的。

“一秒鐘的抉擇”

知道決定個人命運與人生的第一要素是什麼?不是能力才情,不是天資悟性,而是在決定命運那一秒鐘的抉擇!正確的選擇即使是普通人也可以成為人生贏家,錯誤的選擇即使才華橫溢也是天妒英才紅顏薄命。

這裡就直接給結論了。

不考慮家庭的因素,僅靠自己的努力,年輕人如果不是985院校最優秀的那20%群體就不要考慮去一線城市了,普通院校如果不是最優秀的那5%的群體也不要考慮去一線城市了。

現在一線城市的群體,如果你的家庭年收入在30萬以下同時還要負擔房貸的話,自己捫心自問,未來3年內家庭年收入能否增長1倍以上,如果不行,建議考慮退出一線城市。

如果你的家庭年收入在50萬以下同時還要負擔房貸的話,自己捫心自問,未來3年內家庭年收入能否增長50%以上,如果不行,建議考慮退出一線城市。

按:這個家庭年收入包括職業收入與投資收益

以上的結論對於大多數人是適用的。因為大多數人的人生規劃都是依託於企業工作來尋求發展。

特殊情況以上的結論就不適用了。

什麼特殊情況?就是自己創業的群體。

白手起家自己創業的群體最好的地方還是一線城市。不是說其它城市就不適合創業,一線城市最大的優勢就是人多錢多,信息發達,只要你的項目靠譜,在一線城市你可能遇到更多的獲取投資的機會。甚至就算你的項目不靠譜,也許某個展示的機會就能讓你得到某個大佬的欣賞,稍微提攜你一下,就能讓你飛黃騰達。

在一線城市存在數不清的小圈子,各種沙龍培訓,雖然大多數都是忽悠騙人的,但是總有少數是靠譜的,只要逮到一個土豪,抓住一次機會,你就有了起步的本錢。

以上情況僅僅限於一窮二白的年輕人去搏一搏,成功的可能性只有千分之一,但是相對二線城市三線城市也算是高多了——在二三線城市,同樣的模式成功的可能性也許只有萬分之一。

但是,年輕人想博一搏同樣是有機會成本的。這就是時間!你是在用自己最美好的年華——最適合工作經驗、閱歷積累的年華去賭一步登天的機會。一旦失敗,你的命運將重新開始,屆時你會痛苦的發現,很多工作、職位都是有年齡要求的,錯過這個年齡階段,不但你的工作範圍會受限制,而且可能永遠喪失了在職場上晉陞的機會。

原創 | 決定命運的那一秒鐘

普通人怎麼才能過上幸福的生活,成為人生的贏家?

請記住,能力、素質都不是決定性的。

最重要的是決定命運的那一秒鐘,你得做出正確的選擇。

發表評論

您的電子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