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这是自1977年以来,中国经济首次出现负增长,实属罕见。
其中,第一产业下降3.2%,第二产业下降9.6%,第三产业下降5.2%。

温州18亿、杭州16.8亿、深圳宝安区2亿、武汉5亿、南京3亿、北京西城区1.5亿……

我就亲自试验过,领取电子消费券后,买东西确实可以抵扣。
第3件:西南财大和蚂蚁金服联合发布《中国家庭财富指数调研报告》。
从资产来看,总资产5万元以下的家庭财富缩水最严重。
相反,资产超过30万的家庭,反而有财富上升的趋势。
其中,金融资产超过300万元的家庭,财富上升幅度最大。
以前可能是20%对80%,以后可能是1%对99%。
这3件大事,都说明了一个问题:底层的经济困难,与消费不足。
这几个字看起来很宏观,但却会在未来深刻的影响着每一个人。
很多证据都表明,短期内要在全球范围内消灭新冠,是不可能的。
2008年经济危机后,世界贸易总量暴跌了 13%。
3月和4月,国外疫情愈演愈烈,出口额更是急剧下降,近乎腰斩。
之前有很多人嘲笑国外疫情,每当国外确诊又增加时,他们还高呼:真是活该!
与此同时,也有人说,别用小人心态隔岸观火,小心引火烧身。
美国高达80.6%、英国78.4%、德国70%、日本69.1%……
也就是说,他们的制造业大部分不在本国,而是转移了。
主要是劳动力相对廉价、资源和产业链更丰富的发展中国家。
中国贸易量占全世界的12%,是全球最大的贸易国,也是100多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
国际劳工组织预计,全球今年新增失业人数或超2500万,注意是新增。
经济学家预测美国失业率将达到12%,这将是1929年大萧条以来最高的数字。
试想,当外国人受疫情影响,纷纷失业,没钱消费,将给中国制造业带来多大麻烦?
外贸行业不容乐观,国外订单减少和取消,带来的停工、降薪、裁员以及工厂倒闭,正真实发生着。
最近,迪士尼停薪10万员工,BOSS直聘App因为找工作的人太多,一度崩溃。
- 货币基金组织IMF预计,全球经济将出现大萧条以来的最严重衰退;
- 世贸组织WTO预计,今年全球GDP萎缩2.5%-8.8%;
- 《人类简史》作者赫拉利说,这或许是我们这一代人目前遇到的最大危机……
去年,美团王兴说:2019年是过去10年里最差的一年,却是未来10年里最好的一年。
就像自媒体人卫夕说的那句:不要认为你的人生就这样了,你还有很大的下降空间。
- 第1次到第2次工业革命,大概花了100年;
- 第2次到第3次工业革命,大概花了80年;
- 第3次到第4次工业革命,大概花了70年。
更厉害的是,这一次智能化的技术革命,迭代速度将远超你想象。
而且,芯片的计算性能在14个月内,增长至原先的6倍,远远超出摩尔定律。
▲EyeQ系列芯片的“迭代”路径
还有更牛的:
比特大陆宣布,AI芯片将会9个月内迭代一次。
这些都是智能技术革命的一个缩影。
而这些技术的飞速变革,将会完全颠覆和重构所有行业,我们每个人,都将是历史变革的见证者。
- 因为自动驾驶技术,出租车、货车、网约车司机将在未来逐渐失业;
- 因为中国全面推行ETC,所有高速收费站的收费员将逐渐失业;
- 因为5G,“云”将取代“端”,世界上所有的iOS和安卓程序员将逐渐失业……
回想一下,大哥大、复读机、MP3、摩托罗拉和诺基亚,这些以前你觉得可以一直牛逼很久的东西,其实没几年就被迅速淘汰了。
1、工作岗位不断减少。以超市为例,智能支付系统让超市店员减少50%以上;
2、知识更新迭代加快。意味着跟不上节奏的人丢工作,造成难以逾越的“本领恐慌”;
3、高强度的用工模式。996逐渐成为常态,“要么找不到工作,要么就被压榨到尽”。
4、结构性失业。中年失业越发明显,效率为王,就会淘汰“落后产能”,而大量中层由于工资高、有家庭、精力减退,从而遭遇裁员。
我有一位朋友,从某大公司高管位置被逼退,虽拿了不少补偿,但闲不住,投资了几家民宿…..
“不能再见的朋友,有人堕落,有人疯了,有人随着风去了”。
上面所说的全球经济危机和智能革命,两者叠加下,会给我们的消费习惯,带来“不可逆”的改变。
因为经济不景气,工作朝不保夕,收入减少和不稳定,就肯定没钱消费。
经历过这次疫情,中国人的危机意识变得更强了,本来就热衷储蓄的我们,变得更加热爱储蓄了。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一季度,代表消费力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呈现断崖式下降,同比下降20.5%。
其中,餐饮、服装鞋帽、金银珠宝、家电、家具、汽车这几个大类的降幅,更是超过了30%。

实际上,对于当下的消费者,他们更希望的是:“价格降级,品质升级”。
本来大家就喜欢“用最少的钱,买最好的东西”,遭遇疫情,这种热情更加高涨。
《2020中国消费者调查报告》显示,有60%的受访者表示,就算生活富裕,也希望把钱“花在刀刃上”,北上广深的人也不例外。
疫情下,很多人开始摒弃对“名牌”的执念,转而追求价格平民、使用舒适的基本款。
人们似乎不再从过度消费中获得满足感,也不再需要通过物品来彰显个性和地位。
这不仅仅是经济困难,而是人们消费观念和习惯的改变。
也就是:大家并不是去买便宜的地摊货,而是选择那些有一定品质保证的平价商品。
小米有品、网易严选、名创优品的成功,就说明了这个趋势。
最近,本来价格就很便宜的名创优品,宣布在保持质量前提下,价格大幅下降30%,并在今年计划新开1200家店。
3000元的戴森吹风机确实漂亮又好用,但199元的米家吹风机一样也能把头发吹干。
阿里大数据显示,“新中产们”平日里喜爱的高端护肤品、高档红酒的销量都在大幅跳水。
以前主流媒体都在奉劝大众“极简主义”,现在呢,不用劝了,没钱,自然就“极简”了。
为了拯救火锅行业,重庆副市长李波和商务主任张智奎,进店吃火锅。
席间,他们赞不绝口: “我已经两个多月没吃火锅了,今天真的非常解馋!”

南京市委书记张敬华,去夫子庙的大排档,吃鸭血粉丝汤。
现在正是嘬螺蛳的好时节,江苏淮安市长陈之常,吸起了本地特色小螺蛳。




更厉害的是,荆州副市长邓应军在直播间卖小龙虾,观看人数131万,带货793万元:

- 湖南衡阳市委书记邓群策,吃鱼粉;
- 浙江嘉兴市委书记张兵,吃馄饨;
- 江苏徐州市委书记周铁根,喝奶茶……
他们之所以这么做,就是为了消除恐慌,在防疫的同时,带动消费。
- 万达广场发放2亿消费券;
- 上海苏宁易购和家乐福联合发3亿消费券;
- 红星美凯龙发20亿消费券……
但真实情况是,大家不是不愿意消费,而是很多人真的已经没钱消费。
“没有什么是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是连一顿火锅也吃不起的时候。”
经历了这次疫情,不少“纵欲式消费”的年轻人,开始变得节制。
书中说,在第3消费时代,日本人“土豪式消费”,夸张至极:
- 宫崎县2000亿日元打造世界最大沙滩,即使3公里外就是真实海滩;
- 1亿日本人,每年滑雪超3亿人次;
- 办公室小妹也有高尔夫会员卡,还有直升机接送;
- 1亿日元的镶钻高尔夫球装备,3天650套圈抢光。
可是,1997亚洲金融风暴来袭,日本人的金色之梦,开始破灭。
- 豪门女作家,翻修外婆用过的爱马仕包,用它装萝卜和大米;
- IT精英穿99元的短袖去演讲,日本NHK的“央视一姐”,也去711购物;
- 管理千亿资金的藤原敬之,经常去吉野家吃牛肉盖饭……
作家松浦弥太郎感慨到:攀比已没意义,商品终究要回归使用本质。
经历过大起大落的日本,在上世纪90年代经济崩溃后,至今依然未恢复。
要知道,越是没农活可干时,村口大槐树下,赌博的人越多。
同样,越是不景气的时候,很多人反而放手一博,最终却被收割。
总之,保守、慎重是渡过这个冬天的最好法则。与其“报复性消费”,不如“报复性努力”。实实在在拿到的,真真切切有用的,才是我们所应该追求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