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地產,雙重泡沫

影視地產,雙重泡沫

2010年,愛情文藝片《山楂樹之戀》走紅,張藝謀帶着新一任“謀女郎”周冬雨亮相夏威夷國際電影節,周影后那會才18歲,滿臉膠原蛋白。
 
電影節期間,張藝謀接受媒體採訪,談到對電影的看法時,他說:
 
中國電影發展到今天,日漸成熟和日漸浮躁夾雜在一起。就像房地產一樣,有泡沫。
 
沒人當回事,因為“泡沫論”存在不是一年兩年了,新世紀初就有這樣的聲音。
 
如今面對影視寒冬,大家不得不承認中國電影確實有泡沫,並且正在破裂。而捆綁“電影”搞開發的影視地產,處境更為尷尬。
 
它面對着雙重泡沫。
 
 
1
 
電影《食神》里, 史蒂芬·周說過一段台詞:
 
換作是我就先開分店,一間變兩間,兩間變四間,四間變八間,八間以後上市集資,接下來炒股票,然後炒地皮。
 
現實中不少影視大佬,親身演繹了最動人的環節:炒地皮。專業一點說叫搞房地產。
     
影視地產,雙重泡沫
       
他們跨界地產基本都以影視之名,憑藉自身的IP優勢,搞影視城、主題公園、特色小鎮,曲線殺進地產。
 
2012年10月,周星馳與文化中國子公司達成協議,雙方將成立一家投資公司,一起投資內地的文化旅遊景區項目、影城項目等。
 
9個月後,合作項目——西遊影視城在烏鎮落地,周星馳持股25%,計劃投資20億,2015年建成並開放。
 
時任文化中國副總裁的王競說:這是一個融文化、旅遊、娛樂、科技為一體的主題影城。
 
那段時間,很多地方在上馬各類影視(地產)項目:
 
武漢搞華中影視城,佔地規模5300畝;
宿州宣布將建總投資達70億元的影視基地;
香港衛視擬投資30億元在合肥巢湖邊造影視城;
長影說自己將在海南投436億,建世界級的“環球100”電影主題公園;
陳凱歌在襄陽搞唐城影視基地。 
馮小剛被王中軍拉去海口,攜手觀瀾湖地產搞馮小剛電影公社,項目建築仿民國風格。
 
面對遍地開花的競品,西遊影城很有信心地表示,我們要做中國的“好萊塢”。
 
那時候,從北到南哪哪都想搞影城,中國上下5000年的古建築,都給仿建完了。
 
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2013年調查發現:國內影視基地10個裡頭8個虧損,還有1.5個勉強糊口。
 
但這沒有阻擋資本心馳神往。
 
說影視基地或影視城不賺錢,那就換個模式,叫“電影小鎮”、“主題公園”或者“影視產業園”行不行?
 
他們知難而上的動力在於,影視項目的腳下,是實實在在的土地。土地的價值,馬克思說得很清楚:
 
是一切生產和一切存在的源泉。
 
2
 
一場以發展影視為名的圈地追逐賽展開了。
 
王中磊2014年時說:華誼的小鎮,要用4到5年落地20個城市,每年為華誼貢獻180億美元收入。
 
然後,王氏兄弟南下海口北上承德,征戰濟南、西昌、南京、鄭州、蘇州、深圳……,全國各地找項目。
 
2017年,鄭州中牟掛牌打包出讓7宗地塊,其中2宗批發零售用地、5宗商品住房用地。競買人資格,被限定得死死的:
 
必須配建綜合電影主題小鎮;
競買人或其關聯公司必須是國內影視娛樂業上市5年以上企業;
必須具備電影文化產業類項目開發經驗和案例。 
最終華誼聯手建業以底價拿下。
 
華誼的老對手博納和光線傳媒也沒缺席。
 
王中磊描繪華誼小鎮藍圖的2014年,光線傳媒宣布將在上海閔行浦江鎮建設“中國電影世界項目”,面積1200畝,投資100億,隨後又陸續傳出與大連、長株潭地區、揚州簽訂框架協議。
        

影視地產,雙重泡沫

        
博納則在2016年跨出一大步,隆重簽約深汕特別合作區,打造博納東方影視城,總佔地面積2000畝。他們的目標是:
 
建成國內首個世界級影視文化產業園以及中國電影主題最突出的特色影視城。
 
簽約那天,博納董事長於東拉着陳凱歌、黃建新、劉偉強、林超賢去壓陣。同一年,博納宣布總部基地落戶北京懷柔,此後簽下宿遷、佛山項目。
 
東風夜放花千樹,神州處處影視城。
 
3
 
眾多做過影視夢的城市,沒有哪一個比昆明更執着。
 
2008年,唐季禮去了,選址大漁片區。大手一揮擬拿地5000畝,建設昆明影視與新媒體產業基地。
 
唐導走後,陳凱歌去了,在昆明東白沙河片區畫了一個圈,要建佔地4800畝的東方影城,計劃投資120億,目標是“全國第一”。
 
再後來的2015年,華誼兄弟去了,同樣選擇滇池度假區大漁片區,打造“華誼兄弟昆明電影文化小鎮”項目。
       

影視地產,雙重泡沫

      
誰都跑來撩一下,但誰也沒負責。昆明實慘,一座被鴿了又鴿的城市。
 
當時影視地產有多燥熱?
 
貧困縣喊着要蓋百億影視基地。
 
昆明市下轄的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2012年GDP是57億,公共財政預算收入 5.9億元,直到2018年才摘掉貧困縣的帽子。
 
就是這樣一個地方,投資方去了,表示要搞天湖島影視基地,說起投資額,一開口就是100個小目標,打出的標語也很振奮人心:
 
過去看橫店,未來看尋甸。
 
這股造影城的熱潮,於08年-09年地產行業大變奏時掀起,最終無數項目由喧囂歸於沉寂。
 
周星馳的西遊影城還沒影,按計劃2015年對外開放。
 
本山大叔2009年在博鰲拿了800畝文化、旅遊用地,其中400畝用來建影城,剩下的蓋賓館、酒店等配套設施。按照計劃,建成後會先拍“劉老根”續集《劉老根在海南》。現在劉老根不知道在哪裡。
 
雲南尋甸“貧困”帽子都摘了,那個要比肩橫店的百億影視基地還沒見着。
 
光線傳媒和博納的項目,口號一個比一個響,進展一個比一個慢。
 
9年了,武漢的小夥伴還在等雙柳的華中影視城…
 
4
 
沉寂的原因兩個:地產前景不明以及影視這面旗幟不顯。
 
混着冰,混着雪,它凍在寒冬。
 
2018年,范冰冰被罰8億,引發影視圈大震。國家稅務總局發話:相關影視企業和從業人員立即自查,主動補稅的免處罰。
 
查處偷稅漏稅,緊跟着限酬令,資本聞聲撤退。
 
在“避稅天堂”霍爾果斯,影視老闆們連忙註銷上百個空殼公司,免得被秋後算賬。“註銷公告”多到《伊犁日報》的版面差點不夠用。
 
過去被資本用華麗袍子緊裹的影視業,迅速感受到了裸奔的寒意。
 
2018年,A股市場20家主流影視公司中,只有4家凈利潤同比增長,整體虧損60個億。
 
2019年,超1800家影視公司關停。
 
2020年,疫情砸下一記重鎚,影視業就更瘸了。
 
這下,兩層泡沫擺在影視地產面前。
 
過去,對一些地方政府來說,影視項目賺不賺錢不重要,能夠提升城市影響力就行。要是能帶動區域開發更好,然後搞搞地產賣賣地。資方也很懂。
 
《私人訂製》上映時,觀眾發現:影片中植入了觀瀾湖別墅。別墅離馮小剛電影公社不遠,是公社大股東觀瀾湖開發的住宅項目。
       

影視地產,雙重泡沫

        
旅行社推海南路線時,喜歡說“跟着《私人訂製》去探秘觀瀾湖”,而置業顧問會說:馮導在我們這買了套別墅養老。
 
馮導帶貨,效果不錯。2014年,馮小剛電影公社的凈利潤100.96萬,而觀瀾湖項目總銷8.25億,勇奪當年海口銷冠。
 
借影視(文旅)搞地產,這招在行業風口期管用,現在風停了,給豬插上鍍着千足金的翅膀照樣飛不起來。
 
另一方面,中國電影泡沫被戳破,大家發現,原來沒有什麼牢不可破的影視IP神話。
 
外行熱錢持續湧入,資本跑步進場的2005年到2015年,十年時間,專註於電影產業的私募基金從5隻增加到160隻。2001年,中國電影產量不足百部,2016年這一數據飆升至922部。曾經,一集電視劇售價900萬,一二線明星片酬一年漲幅達250%。
 
但現在公司融不到錢,演員沒戲可拍,大家排着隊上綜藝、做直播。狗蛋說:
 
芒果台能湊齊那麼多姐姐,要感謝影視寒冬。
 
誰能想到“中國電影黃金時代”本身就是一場電影?
 
從星仔到星爺,周星馳算是中國電影圈頂流IP,面對4年凈賺10.4億的對賭條款,“喜劇之王”也感到鴨梨山大。
 
有着“影視第一股”之稱的華誼兄弟,也顯出疲態,在2018年出現了上市9年來的首次巨額虧損,達9.86億,接下來的2019年又虧,2020年第一季度還在虧。
 
最近港媒爆出消息稱,王中軍降價賣房,周星馳抵押豪宅。
 
據報道,或為緩解華誼的流動性問題,王中軍以2.2億港元掛售香港一套348㎡的房子,這比2018年開價低了6800萬。
 
星爺則是把太平山頂的超級豪宅——估價超10億的“天比高”抵押給摩根大通,用於借貸。疑因對賭失敗,只得自掏腰包補資金缺口。
 
影視業涼涼,附着在影視之上的“文化圈地運動”,也就到了該冷靜的時候。
 
 
5
 
記得馮小剛曾經是一個有理想的人。
 
在去海口搞電影公社之前,在拍《院子里的中國》之前。
 
他說:房地產商沒文化,加上一些所謂建築家的摻和,所以北京出現那麼多破樓。
 
其實,我們也希望電影“老炮兒”們少摻和地產的事,多拍些好作品。
 
讓子彈再飛一會兒。

發表評論

您的電子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