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後,工地搬磚也是技術活

以後,工地搬磚也是技術活

 1920年,捷克斯洛伐克作家卡雷爾·恰佩克在他的科幻小說《羅薩姆的機械人萬能公司》中,根據捷克文Robota(原意為「苦工」)和波蘭文Robotnik(原意為「工人」),創造出新詞語Robot。

 
也就是,機械人。
 
從詞語的起源看,機械人一開始就被賦予替代繁忙、艱苦工作的使命。
 
建築行業,無疑是繁忙、艱苦的代名詞。而且,它還是世界上數字化、自動化最低的行業之一。
 
如今,這個原始的行業,正在被先進的機械人慢慢所改變。
 
以後不要調侃搬磚,它即將變成一項技術活。
 
  
1
 
工地上一片繁忙,一組組機械人熟練地砌牆、扎鋼筋,一幢幢建築隨之冒出。
 
這不是科幻電影中的場景,而是現實世界中越來越多的機械人建房的畫面。
 
1954年,喬治·迪沃申請第一個機械人專利後,機械人就與製造業開始親密接觸。經過六十多年的進化,如今的機械人已經向著建房子邁進。
 
前不久,美國NASA舉辦一個火星建築比賽。一個3D打印機械人,在30小時內建造起一棟建築物。
 
不僅如此,在密封性和持久型上,3D打印機械人的成果都完勝水泥建築。
 
澳大利亞科技公司 Fastbrick Robotics ,曾推出一款3D 建築機械人 Hadrian X 。
 
它可以一天24小時不間斷工作,每小時能砌1000塊磚,兩天內就可以建好一座房子的結構,工作效率是人工的 4 倍。
不僅能幹粗活,Hadrian X還能幹細活兒。它可以讀懂圖紙,通過 3D 掃描精確地計算出每一塊磚頭的位置,精確度同樣遠遠高於人工。 

Hadrian X的工作成績,顯然獲得了市場認可。土豪沙特阿拉伯王國就和Fastbrick Robotics合作,將在2022年前使用100台左右Hadrian X,為沙特建設至少50000套新住房。

 
另外,在扎鋼筋、砌磚等細分領域,也有一大批效率奇高的機械人。
Advanced Construction Robotics公司開發的 Tybot 建築機械人,每捆紮完一個鋼筋只需要5.5秒,堪比一個7人團隊,扎鋼筋的師傅直呼內行。
 
總之,從設計、到施工,再到成形,建築機械人已經可以全部搞定。
 
 
 2
 
當國外在建築機械人上一片火熱時,國內的起步相對比較晚。
早些年,國內對建築機械人的研究比較少,主要還是集中在高層建築外牆清洗,以及建築施工自動化安裝等方面,比如高樓幕牆清洗機械人、室內板材安裝機械人等等。
 
不過,能明顯察覺到的是,近幾年,國內政府、房企、AI科技公司等多方角色慢慢地在建築機械人上,加大了政策和人財物的投入。
 
7月24日,住建部等七部門印發《綠色建築創建行動方案》。
 
《方案》中就重點提到,要積極探索建築機械人,在工程建設領域的應用,推動綠色建造與新技術融合發展。
 
在天生與建築打交道的房企隊伍中,也有不少成員把目光鎖定在建築機械人上。
 
碧桂園,就是其中投入較多精力的一位。
 
早在2018年7月,碧桂園就成立廣東博智林機械人有限公司。
  
到現在,博智林在研的建築機械人已經達到50多款,覆蓋主要建築工藝工序。其中,近40款投放工地測試應用,10多款進入產品化階段。
 
應用建築機械人後,建築的工作效率、質量,相比較人工都有比較大的提高。
 
機械人的研發,離不開人才梯隊的支撐。到目前,博智林已經招募3400名國內外研發人才,遞交專利有效申請2300多項,獲授權近550項。
 
當然,碧桂園的建築機械人戰略,還離不開其創始人楊國強的一手推動。
 
去年年初,楊國強就提出碧桂園的「三駕馬車」業務架構:
 
地產、農業、機械人。
 
今年兩會上,楊國強又在提案中呼籲國家,引導建築機械人的快速試點。
他認為,要讓智能建築機械人像生產汽車一樣,安全、準確地建房子,這樣很大程度上能從根本上解決房子的安全和質量問題。還能提高勞動生產率,節約成本。
 
事實上,許多如同碧桂園一樣的頭部房企,近些年都在嘗試用建築機械人去取代部分人工,從而減少用工成本,提高效率。
 
未來,建築機械人的應用或將進一步在房企隊伍中蔓延。
 
 
3
建築機械人浪潮的來襲,無疑催生出一個巨大的市場。
 
諮詢機構Tractica預測,建築機械人市場將從2018年的2270萬美元,增加到2025年的2.26億美元。
 
儘管機械人的商業價值巨大,但有一個問題是從機械人誕生開始,人們就擔心的。
 
那就是,機械人會否取代自己的工作。
 
畢竟,根據武漢大學發佈的一項研究結果,2025年前後,中國將有5%的崗位被機械人取代。
 
聚焦到建築行業,目前全中國擁有3800多萬建築工人,是世界上最龐大的勞動群體之一。許多人擔心,建築機械人的興起,會否導致大量建築工人失業。
 
要搞清這個問題,得從整個建築行業的新變化去看。
 
擺在眼前的一個事實是,現在建築公司招人越來越難。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佈的《2019年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顯示,農民工平均年齡為40.8歲,40歲以上農民工的比例越來越高,40歲以下的越來越少,建築公司招人也越來越難。
 
背後的原因之一是,隨着現代教育的普及,再加上外賣員、快遞員等新興崗位的興起,很少有年輕人去工地賣苦力。
 
當建築工地上的工人越來越難招、年齡越來越大時,用工荒和勞動風險等多重問題就會湧現,建築行業必須尋找一條新的道路。
 
使用建築機械人,就是時代選擇的一條路。
 
另外,即便使用建築機械人,也並不一定會帶來大量失業。
 
美國機械人工業協會主席傑夫·伯恩斯坦恩就稱,機械人的銷售增加時,失業率下降;機械人的銷售下降時,失業率反而上升。
 
縱向來看,2010年到2018年,美國機械人產業創造了超過100萬個與製造業有關的就業機會。
 
也就是說,機械人並沒有減少就業。它在取代某些工作崗位的同時,也在創造更多工作機會 。
4
 
那些被取代的工作崗位,是被時代所拋棄的。
 
就像《三體》里的一句話:
我消滅你,與你無關。

發表評論

您的電子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