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过度审查的代价!

言论的过度审查,会造就3个不好的现象。

首当其冲的,是人会越来越愚蠢,因为有思想的作者不敢,或者留不住他优质的文字,极有可能就会去迎合当下的大主流,只写一些风花雪月,抑或不太危险的偏激文。

作为读者,看久了风花雪月,那么人就会沉迷幻想,思想退化,沦为行尸走肉。没有自己的独立意识,遇到心坏的引导者,便会立刻跟进起哄。哪怕是谣言,是刻意歪曲,也会纷纷跟风,不辩敌我

其次,是信息的失真。作者在写某件事的时候,因为知道这件事会遭遇审查,良心好点的,会抹去重要信息,很隐晦的一笔带过,良心不好的,则会为了迎合审查,而故意歪曲事实。

等到这些报道传到普通人眼中,要么是看不明白,要么是被带歪,产生出对事件错误的反应。

一个国家的走向,其实是顺着民意来的,一起事件的改革,也是看民众的反应而做出决策,试问,当国家看到的是被失真信息所误导的“民意”之时,最终的决策难道能是对的?

最后,严酷的审查,最终只会留下一种声音,批判的肯定会被率先干掉,然而,当这个社会只有歌颂,赞美,顺的时候,试问,这个社会又怎么可能会进步。

即使发现错误弊病,也没有人说出来的时候,又怎么可能改正,又怎么可能复兴。

历史其实是一面镜子,在我国浩瀚的历史海洋中,言论这一块,曾经出现过两个极端。

比较自由的典型是春秋战国时期,当时周天子衰弱,各路诸侯征战不休,为了统一天下,他们特别重视各种思想,以求达到强大自己,吞并别人的目的。所以,那个时期言论很自由,天下英才层出不穷。

“百家争鸣”为代表,出现了孔子、墨子、商鞅等人,以及后来的张仪、苏秦等辩士。

最不自由的典型则是明清时期。八股文,加上理学的管控,明清时期的文字狱等,加重了这一时期的言论不自由,并由此出现了龚自珍说的“万马齐喑究可哀”的局面。

孰优孰劣,立见分晓,现在春秋时期留下的古籍,在当下人的眼里,大都是经典名著,而明清时期留下的,大都是描述一些才子佳人的“小黄文”。

所以,当一个时代的人,接收不到好的文化熏陶,诸如明清,就会走向衰落;当一个时代开始重视文化,那么走向,势必是大一统,诸如春秋战国。

当然,看镜子之人的角度是不同的,虽然春秋战国重视思想,是为了乱世崛起,但不要忘记,时也,境也!

此一时,彼一时,因为信息化,交通化的快捷,早已将范围缩小,概念也不一样了!

《言论过度审查的代价!》有一个想法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