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被美團投訴了!

五一前,一位北京的副處長親自體驗送外賣,然後感嘆外賣小哥生活不易的紀錄片登上了熱搜,當時我看完那個紀錄片之後,一是感到很心酸,二是真的很敬佩這位處長肯為民發聲的行為。

那幾天,我身邊的朋友幾乎都在討論美團、餓了么這些外賣平台做的到底對不對,到底有沒有變相增加外賣小哥的工作量…

於是那天我專門把這個紀錄片又看了一遍,然後又查閱了有關美團AI「超腦」的一些資料和新聞報道,最終寫下了那篇文章。

寫那篇文章的時候心情並不怎麼好,以前總是給我送外賣的一個小哥老是在我眼前浮現:神色匆匆、爭分奪秒…我甚至很想聯繫他,讓他談談對這些事的看法…

文章發出後,下面的留言很快就爆了,有不少小哥現身說法,讓我對這個行業的了解更深入了一層。

其中,也有一位在創業的兄弟,留言讓我印象特別深刻。他詳細敘述了自己在創業困境時,跑美團來養活自己的經歷。

我被美團投訴了!

特別是他的結尾,短短几句,卻道出了多少無奈:「這背後的辛酸做過你們才知道,電動車一次滿電能跑8小時,一天總共跑單掙的錢有82元。」

文章發出後,五一節到了,我忙着干別的事,也沒怎麼看公眾號後台,直到昨天,我接到了官方的消息,告訴我,我的那篇文章,被美團投訴侵權了。

我被美團投訴了!

投訴理由寫的挺有意思:「存在嚴重惡意」、「內容嚴重失實」、「造成極端惡劣影響」….

被投訴的這一天,另一件事卻同時登上微博和知乎的熱搜:北京大學社會學博士後陳龍為完成論文,送了5個半月外賣,得出結論:騎手競爭激烈,平台不斷試探人的極限。

我突然又想寫點什麼,即使很有可能再次被投訴。

為了避免某平台再次投訴我內容嚴重失實,我先聲明,以下內容,均基於陳龍博士的親身調查和走訪,由真實論文《“數字控制”下的勞動秩序》作為信源,謝謝我被美團投訴了! 

我被美團投訴了!

在上一篇我寫的關於外賣平台的文章中,評論區有一些聲音認為,處長一天賺41元是因為他不努力、不熟練;外賣小哥活該這樣,因為總得有人為社會做出「犧牲」…

我被美團投訴了!

這種言論蠢或不蠢我今天同樣不想討論,因為毫無意義。今天只說乾貨:陳博士通過長達5個月的調查體驗後發現,賣平台在壓縮配送時間上永不滿足,它們總在不斷試探人的極限。

他說,處長第一天送外賣只送了5單,然後覺得很委屈,但是實際上再跑兩天就會習慣了,會主動跑更多的單子,隨着對業務的熟悉,勞動力極限不斷被撐開。

而平台在這其中扮演了極為重要的角色,你業務能力的提高,離不開平台對時間約束的不斷提高,平台會想盡辦法壓縮配送時間,儘可能讓所有外賣員都不低於規定的時限。

比如,原本送到某個小區,走正門要花30分鐘,但是有個外賣員發現,小區有個隱蔽的側門,通過那個側門進去,只要25分鐘就可以送到。

看似節省了時間,但是一旦多位騎手都開始走側門這個捷徑來節省時間,平台的算法也會發現,它就會給你壓縮時間,會按新捷徑來設計標準。

我被美團投訴了!

騎手找近路節省的時間原本是可以用來休息或者跑更多訂單的,但是在大數據下,平台實際上是在催促着外賣騎手不斷去尋找新的捷徑,因為老捷徑已經不再滿足時間標準了。

陳博士經歷的另一件事則讓他有了更深刻的反思:平台某一次推出了一個叫「顧客期望到達時間」的東西,比如這個訂單的送達時間是45分鐘,但是上面寫着,顧客期望40分鐘送達。

但是最詭異的是,在顧客那邊,並不是顯示40分鐘送達,而是顯示的仍是45分鐘,假設騎手42分鐘送到,在顧客那邊看,是沒有超時的。

但是在平台的系統看來,騎手則可能超時了,同樣距離的單子,不同的人去送,有的騎手顯示超時,有的則沒有,至於評判標準是什麼,沒有人知道。

陳博士認為這是平台進行的一次速度試驗,看看騎手究竟可以跑多快,是否會超時,而一旦超時,這單不僅可能掙不到錢,還可能扣你個幾十塊錢,甚至停號。

他還觀察到,通過騎手這個群體去提意見、去反抗,是很困難的,甚至騎手本身的力量非常微弱,只能通過平台自我改革,或是ZF出台相關政策,所以,北京的那位副處長能親自體驗,確實很有必要。

最後在說一下投訴我的這個平台,的確,你投訴我成功了,把文章刪除了,但是事實擺在那裡,如果不去解決,還會有更多的人去研究這個現象,為這個群體發聲,不是堵住誰的嘴,就可以高枕無憂。

到時候,那麼多聲音,你壓得住嗎?

發表評論

您的電子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