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2020:下

(此文是世界.2020上海站演講記錄稿下篇,偏口語化,有刪節,見諒。讀了幾遍,感覺下篇的語音轉文字弄得不太通順,而且一直發不出來,只能不停地刪內容看能不能發出來,刪了好多,就不放留言了,估計大家要罵我了。)

【亞洲篇】

戰後最佳首相——安倍晉三 

安倍晉三現在已經是日本在位時間最長的首相,日本人對他比較滿意。這份滿意主要來自於經濟的企穩,除去2018年Q3,2015年以來的5年間,國家經濟穩中有升,所以說日本與德國的境況有所不同,在這一波逆全球化的浪潮中受到的衝擊有限。

 

2006年日本安倍晉三第一次出任首相,年少輕狂不知死活,沒有get到日本背後的話事人其實是美國,上來就跟中國走得太近,而日本歷任首相,但凡和中國過於親近,那他就離死不遠了。因為美國決不允許日韓過於親近中國,更不容許東亞自貿區的出現。

 

其實,中日韓等東亞諸國,在心理認同上,有很深的交集。拋開民族仇恨等歷史因素,中日韓三國,加上朝鮮和越南,其實可以算是一個儒家文化國家範圍。大家不要小看朝鮮,放到非洲它絕對是強國,儒家文化圈的國家勤奮、自律,低調、務實,有很強的自尊心,但凡有強烈自尊心的國家,沒有一個真正的弱國。

 

能在這種強國環境中生存下來,不容易啊。

 

2006年,日本養老金醜聞爆發,農林水產部部長自殺(刪掉一大段),安倍晉三等人被狠狠地教訓了一頓。日本有一個所謂東京特搜部,1947年由美軍指導成立,有人將它美化成「廉政公署」,但本質上,這個機構就是CIA的外派機構,就是美國放在日本的錦衣衛。1990年代特搜部的人曾衝到大藏省抓人,掀翻了橋本龍太郎內閣,權力大到驚人。而誰要是沒有按照美國的辦法做,就會被搞。安倍晉三灰溜溜地退場,在這之後,日本六年換了七任首相,最後大位還是轉回到安倍手裡,日本政壇才穩定下來。

 

二次上台後,安倍學乖了,先不跟中國太親近,還拋出「安倍經濟學」——量化寬鬆、財政刺激、激發投資,而且要實現百分之二的通脹(日本一直是緊縮)。為了防止日本陷入長期通縮,政府強制要求央行購買巨額日本國債。

 

日美兩國國債的債權人構成有所不同,美債其他國家承擔的部分遠高於日債,而日本債務大部分都是由自己人(央行)買的。這是安倍經濟學裏最重要的一點:央行被強迫國債——日元匯率被壓低——出口得以促進——跨國企業利潤提升,「這樣看起來我們就有錢了!」從「操縱」匯率這一點上,安培和我們的邏輯是一樣的,計較是非對錯意義不大,保證國家金融系統的安全是最重要的。

經過一番騷操作,日經指數從安倍上任時的九千多點上升到兩萬四千點,失業率則從4.3%下降到2.4%,期間年均GDP增長是1.2%,這是日本在簽訂廣場協議後,經濟穩定發展的一個階段。經濟態勢不錯,又沒有強力的競爭對手,安倍這幾年做得很穩,但下一屆他應該不能再做了,自民黨有規定,主席只能做兩屆六年,安倍已經把規則改成了三屆九年,安排已經處於第三屆,不好再次下手。

 

除了「安倍經濟學」,他還在不斷的推動修憲,並希望能夠在中美關係中取得平衡。

 

日本努力要做一個正常化國家,之前在申請正常化國家的路上,每一次申請,都會被美國懟回來,說你別想那麼多,聽我的就好了。現在再申請,美國反應沒那麼劇烈了。從這其實可以看出來,美國是有退出東亞的意向的,否則不可能允許日本在國家正常化前進一步。

 

安倍也一直在中美關係中尋求平衡,所以不管見到哪個國家首相領導人他都好像顯得很猥瑣,見到別國領導人一頓小跑和點頭哈腰,這在世界各國領導人中很少見到。安倍為了國家利益,自己的形象可以不要。這其實也是儒家思想務實、隱忍的體現,與當年我們的「韜光養晦」本質上異曲同工。而俄羅斯、伊朗這樣的民族,他們並不像儒家國家這樣擅長忍耐,他們更喜歡強力英雄,在他們的文化基因里,更多的是征服,因此非強硬派領導人不能震懾內外。

 

那麼正常化的日本是否會回到軍國主義呢?我覺得不會。

 

軍國主義是在特定歷史階段,為了挑釁強者而形成的主導思想。但絕大多數日本人是認同並順從強者的,除非逼不得已不會主動挑釁。像珍珠港這種事情是因為被美國卡住能源的脖子,而被逼到沒有辦法。攻擊珍珠港獲得足夠的戰略空間,掠奪東南亞的橡膠和石油,才是當年日本的核心目的。

 

退無可退——文在寅

很多朋友通過《文在寅的復仇》了解到了盧克文工作室,下面我們就說說很可能被中國干倒的韓國,說說很可能被複仇的文在寅。

 

韓國很可能成為第一個被中國干倒的發達國家。我們先從半導體行業化來看,韓國的優勢正在被我們所打破。

 

我們在武漢、合肥、南京砸了數千億投資的存儲工廠已經開始量產,位於武漢的投資1500億元的武漢長江存儲是其中的代表,其核心產品是3D nand閃存,技術來自於中科院微電子所和飛索半導體,而之前,這一技術被三星,海力士,鎂光,東芝四大公司把持。

 

投資1500億的合肥長鑫和370億的福建際華也是行業的代表。雖然仍然因為「長臂管轄」而被卡脖子(有刪節),同時仍需要與外企深度協作,但我們在技術上已經實現定點突破,而從行業佔比來看,雖然2020年國內多家公司的存儲產能大約只佔全球3%,但我們已經上了一個台階,後面發展的速度會非常快。

 

台積電一年的利潤是華為的三倍,數據可能略有誤差,但可以看到作為世界頂尖工業生態,行業利潤有多高。現在,我們中國人在搶奪這個市場,更準確地說,就是韓國人的市場。所以雖然還只有3%的份額,但一旦規模上了一個台階,後面的產能爆發是非常恐怖的。京東方在生產LCD屏的時候,說過當年產能可能是生產三百萬塊屏,第二年就變成一千三百萬塊屏,所以對於擁有健全工業體系的中國來說,線布完了,產能提升是很快的。

 

下面我們順便看看,當年三星是怎樣乾死德國的奇夢達,和日本的爾必達,從中了解半導體業博弈的規律。

 

2007年,微軟推出了Vista系統,大家都以為Vista會賣得很好,結果它卻銷售慘敗!這把原本期許Vista大賣,而增加產能的內存條生產商坑得夠嗆。商品滯銷,內存條價格狂跌,不巧2008年金融海嘯到來,使得廠商雪上加霜,半導體顆粒價格從2.25美元雪崩到0.31美元。在這時候,三星做出了一件改變行業格局的事情。它不僅沒有減產,反而在市場蕭條時擴大產能,把總利潤的118%投入擴張,故意加劇行業虧損,拼誰的血更厚!這成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內存條價格飛流直下,2008年中跌破了現金成本,2008年底跌破材料成本。三星不僅是超級財團,更是因為它其實是韓國國家資本主義的載體。其他對手最終被活活熬死,奇夢達和爾必達破產的當晚,三星總部徹夜狂歡,次日,股價大漲。

 

下面我們來說說屏幕,在液晶屏領域,中國累計投資已達到5000億元,全球佔比41%。我們已經向日韓的市場,發起了猛烈的衝擊。京東方LCD今年出貨量全球第一,佔比18.2%,所以《中國工業三十年》中,京東方成為了主線之一。目前,三星的五六七八代面板已經減產了4%-20%,日本巨頭松下則將退出LCD市場。

 

除了LCD,還有OLED,韓國的重點之重。但在2018年到2023年,中國將斥資297億美元增加OLED的產能。3-5年之後,京東方OLED的產能也將成為世界第一,韓國在這一領域的地位將進一步後退。所以站在更宏大的視角來看,液晶面板、芯片、以及操作系統,都出現了中國攻韓國守的態勢。

 

兩個月前我們有去參觀華為手機的生產線,一條幾百米的全自動手機流水線,只有8個工人,其他所有東西都自動化,只看到機械手臂在切割或雕刻板材。就是這樣一條生產線,每28.5秒,一台包裝完好的P30就可以從傳送台送出,一個車間10條流水線24小時運作,假如一台P30賣4000元,一天就能產生大約1.2億的價值,這就是工業化的可怕之處

 

華為很多細節能體現出我們正在追趕的工藝,比如iphone在東北經常會自動關機,這是因為它的膠水出了問題,而華為已經攻克了這個難點,膠水質量好,灌膠工藝精,在很冷的地方也不耽誤使用。在華為,每個藍領都有機會貢獻自己的價值,我們看到流水線上約有10個地方貼着以工人名字命名的環節,因為這些工人改進了一些技術,發明了一些工藝,就能用他名字命名這個環節,例如某個變向輪會以發明革新者的名字而命名——小張變向輪,讓工人產生了強大的自豪感。

 

在華為手機流水線的牆上,還看到一道橫幅,「我們每天都在生產全世界最優秀的手機」,這也是中國試圖在工業領域後發制人的底氣。

 

我們的工業化每向前一步,就會拿到更多的利潤空間,我們的工業產業鏈的進步關係到我們每一個人。

 

我們青雲讀書會嘉賓有做過關於醫療設備的分享:醫院為什麼想盡辦法讓你去各種照CT之類,就是因為設備太貴。都是天價從國外進口的儀器,要收回成本,就只有讓患者多使用這些設備。2000年前後,我們可以採購一批海外的二手設備(性能、性價比遠高於國產),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醫療資源短缺的情況,我們是通過稅收和補貼等方式強行推進國產器械的發展,鼓勵自己原創高端的醫療設備。

 

因為醫療設備不能國產,又為了保護我們的民族工業,在當時,有一代人必先忍受高價的醫療成本。

 

我們的民族工業都必須在這段時間內拚命地去追趕這些發達國家,才能讓我們的後代免於受那些發達國家的剝削。

 

但韓系汽車我們還沒有攻下來。韓國汽車雖然在中國已經出現萎縮,生存空間明顯縮小,北京現代在中國的銷量從2015年的112萬降低到2018年的79萬台,2019年前三季度銷量為51萬輛,全年比較2018年會進一步降低。但韓系車在南美以及東南亞市場表現良好。2019年Q3現代汽車凈利潤增長了59%,達到5.8億美金,所以總體上,韓系車在發展中國家:南美、東南亞等地緣發展的還不錯。

 

我們的汽車產業一定要爭口氣,比如吉利領克就做的不錯,其技術已經能夠達到一個比較高的水準,如果中國未來出現越來越多的領克,就是我們中國汽車走出去的時候。而當我們中國汽車走出去搶佔海外市場的時候,韓系車一定是我們要攻下來的第一關。

 

造船業也是韓國的支柱產業之一,這個領域中國跟韓國一直在反覆爭奪世界第一。2019年9月份中國拿第一,10月份韓國拿第一,雙方絞殺周期以月度計算。2019年前10個月韓國船企接的訂單是695萬CGT,數字下滑了35.23%,但應該還是全球第一。中國船企接待量為611萬CGT排名第二,排名第三日本企業就是293萬,第四意大利114萬。

 

其實韓國這個第一,也是打掉日本爬上去了,現在韓國在LNG(液化天然氣)的造船上面,他們的技術比中國還先進一點,我們還要再繼續努力。

 

說回到半導體,日本在7月的時候落井下石,就韓國的慰安婦賠償問題,斷供氟化氫等43種產品,11月7號才恢復批准出口氟化氫。

 

大家不知道的是,在恢復供應之前,三星就從比利時找了相應的供應商。被日本恐嚇以後,韓國投資了587億人民幣,用於半導體的上游材料的研發。日本一直在控制半導體的上游材料,搞了韓國一次後,日本把它的氟化氫的生產基地安排在了我們浙江的衢州。現在半導體行業的態勢,是中日在聯合追趕韓國。

 

我們把韓國這麼多產業跟中國都進行了對比分析,可以看到韓國最重要的工業支柱——汽車製造業、半導體、面板、造船業,全部都在被中國追趕。韓國人能不着急嗎,但是沒辦法,這是歷史的大潮流,與中國高度重合就是韓國經濟下滑的最主要的原因。

 

中韓兩國用到的招數也一樣,都是國家資本主義。

 

韓國是用建築、鋼鐵、造船、石油、軍工、保險、通信、金融賺來的錢,補貼集成電路,而中國是在國家集成電路產業基金投資的情況下,由財政部門、國有企業出錢,認購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支持國內企業進行併購和科技研發,簡單來說,我們用基金的錢去買德國的技術資料,才會導致中國的半導體逐漸趕上了韓國。這就叫國家資本主義:一個國家在後發區追趕進高端產業的時候,最好的辦法,是通過國家力量全力追趕。

 

如果有民間資本來主推這件事情,它想的更多的是怎麼樣保護我的錢,從而對風險極度厭惡。想到投資半導體風險高周期長,大家就索性去搞房地產和金融,套利去了。集中力量辦大事,非舉國之力不可為。所以南美的國家看着人均GDP也不低,但始終沒能在高端產業鏈上發力。

 

說完經濟,再說政治,其實貪腐並不是韓國政壇的重點,比如說上層人物的子女,想辦法去讀好的大學,這是很正常的事情,全世界都一樣。對文在寅而言,現在最大的問題是他任期已經過半,儘管外交上很努力,但是經濟上已經沒有辦法了。跟中國的產業結構高度重合,換誰都沒有用,換誰都救不了這個經濟局面。所以韓國的經濟在未來幾年,會緩慢下行,其國民收入也會逐漸走低。

 

中國每前進一步,韓國就後退一步,如果韓國全部產業鏈都被中國打敗的話,你們也不會叫韓國小哥哥叫歐巴了,所有的流行文化都是從發達國家流向發展中國家。想想為什麼2000前後,F4流星花園紅遍內地?因為那時候台灣地區比大陸富裕,現在的台灣,跟北上廣深比已經毫無優勢,有錢說話都硬氣,GDP超過你,你還有臉跟我搞什麼偶像劇?

印度——莫迪的大國夢能否實現

 前段時間,我們有在討論一個問題,印度為什麼會發生那麼奇葩的強姦案?

這跟實施強姦的人有關係,強姦犯主要是底層男性,這輩子都很難找到女朋友,看到一個漂亮的外國女孩子,想着我這輩子也就是爛命一條,光腳不怕穿鞋的,就起了色心,做出一些奇葩的事來。實地走訪印度貧民窟人家後,看到年輕男性失業率還是比較高的,就這個就業率和生活水準,底層年輕男性必然成為社會不穩定因素。

 

印度的整個GDP曲線增速在放緩,從最高的8%跌到現在4.5%,並且這種下跌的態勢,攔都攔不住。莫迪上台的時候,推出了一個GDP翻一番計劃,計劃在五年後他下台時,GDP從2.3萬億上升至5萬億美元,大家注意,這是典型的印度式吹牛逼。

 

日本人和印度人都非常愛吹牛,但兩個國家吹牛的方式不一樣,日本人吹完牛,你會先愣一下,才發現他在吹牛,而印度人一說話,你就知道他要開始吹牛了。

 

先說日本人,日本人做事總是很誇張,你們看日本戰國時都各個將軍披着那個奇形怪狀的盔甲,那根本沒有實用性,真正實用的盔甲根本不會做成那個鬼樣子,這種誇張的盔甲就是拿來給人看的,這種誇張還體現在日本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日本到處是奇奇怪怪的天婦羅之神,拉麵之神,各種神神鬼鬼,那個很有名的白鬍子煮飯仙人,煮了50年飯,就說他工匠精神,我覺得我媽也煮了五十飯了,我媽也是煮飯小仙女!

 

印度人也愛吹牛,特別愛貪小便宜,特別愛吹牛,這兩件事好像刻在他們骨子裡一樣,很難改過來,他們自尊心也強,所以跟印度人打交道最好的辦法,就是拚命誇他們,拚命誇就行了,很快就能跟印度人打成一片。

 

印度有非常複雜的社會矛盾,是國家發展的最大瓶頸。我們不必用奇談怪論看待印度,現在的印度,跟90年代的中國有很多共通的地方,它的很多問題是能夠解決的,但解決問題一定要建立在錢的基礎上。只要經濟發展,種姓制度等看起來很奇葩的印度社會問題就可以消除。

 

現在印度年輕人結婚的時候,會先問有沒有錢、有沒有權?這說明經濟利益至上,有錢一切都可以談,重視錢不是壞事,如果你沒錢沒權,相親對象才會在意你種姓。就是說你雖然是個達利特(低種姓),但你身家幾億,我也會義無反顧地嫁給你,你要是沒錢,我們還是談談種姓吧。

 

洋蔥問題也是印度問題的折射之一,今年印度洋蔥價格暴漲,因為基礎設施差,更沒有完善的冷鏈系統。我以前看過一組數據,因為沒有高鐵、高速公路等等基礎設施,印度的工業損耗達到了25%以上。我們中國發展史上,都是一邊發展工業,一邊搞大基建,我們的高速公路、鐵路,都是花了很多心血建立起來。我們現在的高鐵里程佔全世界60%,是世界第一高鐵大國,我們高速公路里程也是世界第一,這都是我們工業化的重要保障。

 

中國在印度這個體量時,增速達到12%,印度現在只有4.5%,所以我確實不是太看好印度長遠的發展。

 

印度沒有中央集權,土地私有化,所以規劃修路,要一家一家談,一個邦一個邦談,效率極為低下,印度跟日本簽訂過一條高鐵項目,結果談了五年,才談完兩百公里的征地,效率這麼低,日本人都要瘋了。中國是怎麼做的?中央政府下任務說:五月份之前你必須跟我談完,時間不等人,馬上要動工,中央政府下達的任務,地方幹部們衝到第一線完成KPI。

 

印度人的低效也體現於各種段子,據說有一個規律,做生意的時候,最怕的上游是日本,下游是印度。日本人對產品質量要求很變態,而印度人磨磨唧唧,交錢相當地不爽快。

 

我認為莫迪在經濟開發方面,其實是以中國為模板的,但因為基本盤有所不同,導致印度沒法完全採用中國模式。比如說,莫迪不敢加入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因為印度目前還是以低端作坊式手工業為主。在貧民窟,一個服裝作坊的工人,每天負責面料的染色和晾乾,每天辛苦工作12少時,一天工資30元人民幣,他們有大量這種手工作坊式的基礎製造業,印度一旦加入RCEP,大量的中國大機器生產的工業品會進入印度,作坊模式將全面崩潰,就會引發印度經濟問題。

 

而說到工業化所必須的大基建,印度最近號稱的9.8萬億人民幣的投資。氣勢不小,但我並不看好。第一,投入資金的體量相當於政府兩年半的財政收入,這意味着籌集這筆錢就一定要舉債,印度政府很難吃得消。第二,沒有中央集權下的印度,把錢發出去,下面也只是推諉扯皮磨洋工,很難落地。

 

中國的統治是黨委一條線,黨委下決定之後由政府去執行,從中央到省市縣,全部的溝通都是一條線下來的,層層強力監督,一個工程,說明年五月完工就一定會完工。但是印度不同,連語言、文字都不一樣,能熟練使用英語的,只有10%-15%的人,剩下的人各自說自己的語言,雞同鴨講,難以溝通。

 

印度是一個用印度教聯合起來的非現代國家,所以這個國家才會有這麼奇奇怪怪的事情發生。

 

最近,印度又因為穆斯林國民身份問題開始了遊行,印度在經濟越來越差的情況下,沒可能做到之前立下的經濟發展flag,那莫迪就會搞民粹主義。在印度的伊斯蘭教眾幾乎與其他全部宗教,包括印度教、基督教、佛教、錫克教都有衝突。莫迪在自己的邦做老大的時候,用的就是民粹這一套,在經濟開始下跌的時候,民粹是最好的轉移視野的手段,當莫迪的政黨已經失去了全國大部分的選舉,現在經濟又乏力了,吹過的牛實現不了,他就只能靠民粹主義維持他們整個政黨勢力。

 

綜合來看,印度沒有完成土改制度,集權又很難做到,造成了印度經濟的天花板不高,但換個角度,畢竟龐大的人口紅利放在這,所以整個國家暫時還是在向前發展的,至少在印度的大多數中資企業,還是能掙到錢的。

俄羅斯

 (後面因為時間不夠,講俄羅斯講得太快了,我看了下不滿意,刪掉,下次髮長文吧)

【美洲篇】

巴西 博索納羅

 中國每年需要8800萬噸大豆,才能保障所有老百姓吃飽肚子,中國從巴西進口的大豆佔全部進口量的53%(美國佔34%),占巴西全部大豆產量的80%。巴西30%的農產品被中國消化,59%的鐵礦石也是出口中國。

 我們平時能吃得上豬肉,要感謝巴西人,來自巴西的大豆一方面提煉出豆油給我們炒菜,另一方面煉油後剩下的豆渣會做成豆粕拿去餵豬,其實中國人還是最習慣吃豬肉,這次豬肉漲價,就搞得我們很惶恐。

 

(有刪節)

 

說回到大豆,中美貿易戰加劇的時候,開始縮減從美進口大豆,有一個月,我們從美國的大豆進口量是零,巴西一看,我終於可以壟斷上遊了,於是在6月份坐地起價,每噸大豆比美國貴1300元。中國當時就火了,6月份起,不再從巴西進口大豆,博索納羅急了,10月份,帶了110家企業訪華。其實還有一段時間中國在跟俄羅斯談大豆的生意,俄羅斯國內有很多良田,沒有被開發,但是中國東北很多農民現在開始慢慢的進入俄羅斯,以填補俄人口短缺的問題。

 

(有刪節)

 

阿根廷-費爾南德斯

 要說費爾南德斯,就要先說說阿根廷前總統馬克里的政績,2019年一年,阿根廷的通貨膨脹率達到50%,而過往4年的通脹更是達到了300%。另外,2019年國家經濟增長率為負3%,貨幣貶值了40%,貧困率達到了35.4%,平均工資下降了50%。全國4400萬人口中,有1440萬處於貧困狀態(居然比中國還多),310萬人無家可歸。數據說明,這個國家並沒有大家想像中的那般浪漫優美。手握這麼好的資源,卻把國家治理成這個鬼樣子。

 馬克里眼看經濟要崩,趕緊發債找人借錢,可別國政府一看3150億美元的存量債務,已經壓得阿根廷還不起,象徵性地借了點錢打發了。而之前阿政府跟IMF簽的合約,也已經成了爛賬。

 

其實大家不要把治理國家想得太高深了,跟中國一樣,出口賺美元就好。阿根廷原本號稱糧倉、肉庫、酒窖,買賣這些初級農產品其實也還不錯,但是它能賣的也就是農產品了。這裡要談到曾經雙雙成為阿國總統的基什內爾夫婦。先生在2000年代初期當選總統。這哥們真是走了狗屎運,2001年中國加入WTO後,基建狂魔需要大量的鐵礦石等資源,而阿根廷藉此大搞出口,國家一波高速發展。但本質上,那一波發展紅利其實是中國帶來的。中國對資源的巨大需求,帶動大宗商品漲價,阿國趁機變現,大賺一筆外匯,解決了很多緊急問題。但大宗商品價格走勢平衡,阿根廷想再得到這樣的紅利,基本不可能。紅利沒了,國家就又陷入了3-5年一次經濟危機的節奏。

 

南美的經濟危機跟政治結構高度相關,大多數南美國家都這樣。為了在選舉中上位,競選者會向民眾許諾一大堆福利。上台之後,就開始挪用社保基金,再往後沒錢可挪了,就開始印鈔票,然後就是惡性通脹,大肆舉債。然後國家經濟成為美國的附庸,聯儲升值,外資就跑了,經濟崩盤,資產貶值,老美收割。

 

按這條邏輯線,很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國民的懶惰。選舉時,先上來一個左派畫餅,說我給大家發高福利,每天工作幾小時就行,勞工法會保障大家的權益。大家看申典啟的微博遊記,在南美國家都有一套,比發達國家還要嚴格的勞動法。一個人上班之後一個月自己辭職,老闆要賠三個月工資給他。這會導致勞動者被過度保護到了變態的地步。變態的勞工法,導致企業不敢僱傭員工,大家就經常找不到工作,經常有人1-2年沒法上班,就只能去做小販,這樣國家就沒有辦法進行正常的社會生產活動,導致失業率很高,整個國民經濟陷入惡性循環。

 

所以說,被反覆收割的命運來自國民文化。所謂拉美文化是屬於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文化,再通俗地說,就是享樂文化。西班牙作為世界上第一個全球性殖民帝國,沒有想着升級國家,而是到處撒幣,花天酒地,買奢侈品,被更擅長改革創新的英國人打敗了,我們現代人的生活,其實就是英國人開創的。西班牙式的享樂文化,疊加到原住民的荒蠻(他們一直沒有進入鐵器時代),構造出了這些整天追求享樂的奇葩國家。

 

我們可以從歐美國家對外來人口的引進政策找到線索。歐美更喜歡引進拉美人、黑人、甚至穆斯林。這些人口的第一代會安心地在餐館刷盤子,回家彈彈琴唱唱歌,第二代、第三代也會這樣,無限循環。但換中國人,第一代會刷盤子,含辛茹苦養大第二代,到了第二代,就會跟本地人搶奪工程師的工作崗位。中國人特別有危機感,我們的生活,很大程度上是為了下一代可以更好生活,這種儒家思想已經滲透到了我們的基因裏面。

 

蘇格拉里有一句話:唯一的真理是現實。其實我們中國人也只認現實,不會扯其他的一些虛的東西,我們只認我們自己,每天口袋裡錢有沒有變多,日子有沒有過得越來越好,路是不是越來越通暢,這就是現實,所以我們不談所有虛無縹緲的東西。

 

我們中國人只會實實在在的活着。

 

 【特別篇】

 特朗普勝券在握

 (全刪)。

 

 中美貿易戰的推演

(全刪)

發表評論

您的電子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