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立一套自己的投資系統?(一)

如何建立一套自己的投資系統?(一)

我經常被問到一個問題:如何建立一套自己的投資系統?

這其實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我也經常會看到各種各樣的回答,通常會包括“買什麼?”、“什麼時候買?”、“買多少?”、“什麼時候賣”、“如何糾錯?” 等等。

但我覺得這沒有涉及到問題的本質,在這幾個問題之後,應該還有更深層的東西。

前一段重讀了《巴菲特和索羅斯的投資習慣》,剛好在書中看到一張圖,我覺得可以非常好的回答這個問題。

如何建立一套自己的投資系統?(一)

這張圖真的特別好,全面的總結了整個投資系統需要的所有因素。

我把這張圖分為三部分:

1)個人認知以及投資哲學;

2)投資策略;

3)糾錯機制

當我們平時說投資系統的時候,更多的是在說這裡面的第二部分 —— 投資策略。但其實,另兩部分,尤其是第一部分,更為重要。

這幾期周報我會來討論這個問題,今天先來說第一部分。

投資哲學

3 年前的時候寫過一篇文章 —— 《投資是你對世界的認知在二級市場的變現》,那時候只能是隱隱約約感覺到這些,現在的體會則更深。

在投資世界裡,無論是買還是賣,或者持幣不動,一個投資者所做的每一項決策都來自於他對市場運行機制的看法,或者說,來自於他的投資哲學。著名的投資哲學家 Van Tharp 曾經說過:“你所交易的不是市場,而是有關市場的理念”。

我們看到的那些投資大師,無論是格雷厄姆、巴菲特、索羅斯、費雪、達里歐,都有自己的投資哲學。他們的每一條投資理念、每一次投資決策,都是從這個投資哲學發展而來。

這麼說也許太抽象了,我們來舉幾個例子。

在巴菲特的投資哲學裡,他所有的着眼點都是企業的價值 —— 這裡的價值指的是企業未來的價值。當他看到一家企業時(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股票代碼背後的公司),憑藉數十年企業分析師的經驗,他的腦海中可以快速的出現這家企業 10 ~ 20 年之後的圖景。簡單比較一下這幅圖景以及企業現在的樣子,巴菲特就可以決定是否扣下扳機。

你千萬別覺得這很簡單,能看到一家企業 20 年後的圖景,這太難了。除了天分和勤奮,巴菲特還用很多方式來保證這一點,比如能力圈(只看那些自己能看得懂的企業)、護城河(有競爭優勢的企業才能活很長時間)、企業家精神(企業價值是人創造的)。

而在巴菲特的老師格雷厄姆的投資哲學裡,他的着眼點是企業現在的價值。他努力尋找那些現在的、賬面或者清算價值明顯低於市場價格的企業,買下他們,然後尋找價值回歸的機會 —— 無論是市場價格的均值回歸,還是主動的採用清算、收購等方式。

再來看索羅斯,索羅斯一生的興趣都在哲學。他認為市場是由人組成的,而市場的價格是由人的認識(包括正確的認識和錯誤的認識)決定的。如果你看過《金融鍊金術》的話,你一定對“反身性”這個詞很熟悉。索羅斯認為“只有在市場價格影響了被認為反映在市場價格上的所謂基本面的時候,盛衰過程才會出現”。尋找並抓住這樣的機會,是索羅斯的投資哲學。

如果他發現了正控制着市場的反身性過程,並且這種趨勢會延續一段時間,而價格將變得比大多數人所預測的價格要高的多,他就會扣動扳機。

為什麼投資哲學很重要?

投資哲學是投資系統的基礎,它決定了下面所有的東西 —— 包括 “買什麼?”、“什麼時候買?” 等等。

拿買入一隻股票來舉例。

當巴菲特買入一隻股票的時候,是因為他能夠看清這家企業未來 10 年的發展,一共能賺多少錢 —— 這也就是這家企業現在值多少錢。如果市場的價格比這個價值低很多,他就會買入。

而當索羅斯買入一隻股票的時候,是因為這隻股票價格背後的人的認識形成了反身性過程,決定了價格可能會漲的很高。

接下來,

如果這隻股票漲了,巴菲特可能會停止買入。因為在他的投資哲學裡面,這個價格可能超過了他能承受的安全邊際。而索羅斯可能會大幅加倉,因為“市場先生”給予了他正確的回應,證實了他的假設。

如果這隻股票跌了,巴菲特可能會大幅買入,因為安全邊際更足了。但索羅斯可能會全線撤退,因為“市場先生”在告訴他,你可能錯了。

“買什麼?”、“什麼時候買?”、“什麼時候賣” … 對於這些投資系統里的具體操作,巴菲特和索羅斯可謂大相徑庭,但如果你從投資哲學的角度來看,這和他們各自的投資哲學是完美匹配的

再比如“集中投資”還是“分散投資”,這也是一個經常被討論的“投資系統”的問題。

事實上,這也是投資哲學所決定的。

巴菲特和芒格的投資哲學,更偏重於商業分析師,他們看重商業模式、看重企業家精神,在自己的能力圈範圍內尋找值得託付的人。一旦尋找到絕佳機會,他們就會下重注。

同樣是價值投資者的施洛斯就採用完全不同的做法。他曾經說過,我缺乏巴菲特那樣的能力 —— 能夠一眼看透企業背後的經理人,並且讓那些人心甘情願的為他打工。因此,施洛斯採用“低估分散不深研”的方式來構成他的投資系統的基礎。

市場先生

“投資哲學”還決定了不同的投資者,對於“市場先生”的看法。

我們在周報里經常說“市場先生”,但前面幾次討論都是站在巴菲特和格雷厄姆的投資哲學的角度來討論。

格雷厄姆認為:“在短期內,市場是個投票記錄機 —— 它反映了僅有資金要求而不管智力或情緒穩定性的短期投票,而在長期內,市場是個稱重機。

無論是巴菲特還是格雷厄姆,都傾向於認為市場是無法預測的。他們採用各自的方式去忽略“市場先生”對自己的投資系統帶來的影響

在巴菲特的投資哲學裡,最重要的始終是企業的價值。因此他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對企業未來價值的判斷上。但他採用“長期投資”,“資金結構管理” 等方式忽略掉市場先生的影響,從而在長期收穫企業價值的成長。

無論是格雷厄姆還是價值投資的另一個大家 —— 沃爾特·施洛斯,則是通過“充分分散”、“拉長投資時間” 等方式來化解市場先生可能帶來的困擾。

但索羅斯是截然相反的。

與巴菲特認為“市場先生”完全無法預測不同,索羅斯的反身性理論是他對“市場先生”反覆無常情緒波動的解釋,也讓索羅斯擁有了一種可以解讀“市場先生”的大腦的能力。

在他的投資系統里,收益的來源本身就是從“市場先生”的情緒波動中獲利

因此,“市場先生”是他最好的朋友。

三大投資哲學流派

在《巴菲特和索羅斯的投資習慣》這本書中,作者馬克·泰爾認為一共有三種主要的投資哲學流派,分別是:

  • 分析師
  • 交易者
  • 精算師

“分析師”以巴菲特為代表。他所關注的是企業和企業家,他認為股票背後是企業未來的價值,投資獲利的根本是企業的成長。

“交易者”的代表是索羅斯。他對“市場先生”有獨特的感覺,能夠預測到市場的下一步走向,並試圖從這種趨勢中獲利。

“精算師”的代表人物是《黑天鵝》、《反脆弱》等書的作者納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他研究的是數字和概率,他更關心整體的結果而不關心具體的個別事件,他的投資哲學是建立一套“不預測、只應對”的反脆弱的投資系統。

馬克·泰爾的這三個定義很棒,如果用國內常用的方式來翻譯一下,就是:

  • 分析師:價值投資
  • 交易者:趨勢投資
  • 精算師:量化投資

你所認識的投資大師,或老或年輕,都可以歸入到這三個類別裡面(會有輕度的交叉)。你不妨試試看。

個人認知與投資哲學的匹配

最後,讓我們回到開頭那張圖的最頂端。

在“投資哲學”之上,還有一層是“個性”,包括目標、知識、經驗、能力、技巧、興趣,我把這些統一為一個詞:個人認知

投資哲學,是在“個人認知”之上發展而來的。

你是什麼樣的人,你看到的世界是什麼樣的,決定了你會具有什麼樣的投資哲學

巴菲特、索羅斯、塔勒布的生長環境、個人興趣、成長路徑,決定了他們對世界的認知,也最終形成了他們的投資哲學。

這很重要。

對我們大多數人來說,我們並不需要自己掌握完備的投資系統,但我們必須擁有自己的投資哲學

即使當我們不是自己投資,而是希望把自己的投資工作委託出去的時候,無論是把我們的錢交給一個VC、還是一個私募或公募的基金經理,還是一個組合的主理人,我們都必須知道我們自己的投資哲學和我們喜歡的投資風格

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找到一個以我們的方式來管理我們資金的人;

只有這樣,當我們的投資遇到了暫時不如意的時候,我們才能堅定的相信他;

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最終收穫到好的投資收益,也能同時收穫一段美妙的人際關係以及自我的成長。

發表評論

您的電子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