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鬼谷子——内楗篇(连载三)

通读,通天下历史,鉴今日成就

读史鉴今通天下,文化大餐须品尝

通读奇书:鬼谷子——内楗篇

《鬼谷子》第03章 内楗(jiàn)

      编者按:所谓“内”就是采纳意见,所谓揵就是进献计策。想要说服他人,务必要暗暗地揣测:度量、策划事情,务必要遵循顺畅的途径,暗中分析是可是否,透彻辨明所得所失。

      昨天,通读一篇帖子关于清朝雍正及乾隆时期军机大臣张廷玉的内容,引发朋友的热议,为何张廷玉能为臣到死,而没能被杀掉。我且认为,张廷玉为人臣者,为事兢兢业业,为人低调且情商极高。在其位,从不为财色所动,一直尽心尽力为雍正效力。他的内楗可谓不同一般。

~原文~

       君臣上下之事,有远而亲,近而疏;就之不用,去之反求;日进前而不御,遥闻声而相思。

事皆有内楗,素结本始。或结以道德,或结以党友,或结以财货,货结以采色。用其意,欲入则入,欲出则出;欲亲则亲,欲疏则疏;欲就则就;欲去则去;欲求则求,欲思则思。若蚨母之从子也;出无间,入无朕。独往独来,莫之能止。

内者,进说辞也。楗者,楗所谋也。欲说者务稳度,计事者务循顺。阴虑可否,明言得失,以御其志。

~译文~

      君臣之间,有的距离很远却很亲密,有的距离很近却很疏远。有的在身边却不被使用,有的在离去以后还受聘请。有的天天都能在眼前却不被信任,有的距离遥远却听到声音就被思念。凡是事物都有内,平常的东西都与本源相联结。或者靠道德相联结,或者靠朋党相联结,或者靠钱物相联结,或者靠艺术相联结。要想推行自己的主张,就要做到想进来就进来,想出去就出去;想亲近就亲近,想疏远就疏远;想接近就接近,想离去就离去;想被任用就被任用,想被思念就被思念。就好像母蜘蛛率领小蜘蛛一样,出来时不留洞痕,进去时不留标记,独来独往,谁也没法阻止它。所谓就是采纳意见;所谓就是进献计策。想要说服他人,务必要先悄悄地揣测;度量、策划事情,务必要遵循顺畅的途径。暗中分析是可是否,透彻辨明所得所失,以便影响君主的意向。

通读~解读

批评或者建议别人,一定要欲说者,务隐度;计事者,务循顺”,把握好对方的实际情况和真实心理,再采用适当和切实可行的方法,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原文~

      方来应时,以和其谋。详思来楗,往应时当也。夫内有不合者,不可施行也。乃揣切时宜,从便所为,以求其变。以变求内者,若管取楗。

~译文~

      以道术来进言当应合时宜,以便与其谋划相合。详细地思考后再来进言,去适应形势。凡是内情有不合时宜的,就不可以实行。就要切磋琢磨形势,从便利处入手,来改变策略。用善于变化来争取被采纳,就像以门管来接纳门一样顺当。

通读~解读

大自然中播种和收获都各有各的时机,农民们不能在秋冬播种,在春夏收获;人们不能在格陵兰岛的冰山上栽种柑橘,也不能到热带地区的河里去取出冰块儿,因为季节、时间和地点不对,所以不会有收获。

以此类推,下属向上司进言,若想让上司接受,又不致使自己遭受危险,就必须选择合适的时机,尤其不能当众批评指责上司或与上司争论。任何管理阶层的人,都想维护自己的权威,而当众批评甚至撞上司无疑是对上司尊严与威信的损害和贬低。所以韩非子说进谏,最忌讳的便是当面触犯。

~原文~

      言往者,先顺辞也;说来者,以变言也。善变者审知地势,乃通于天,以化四时,使鬼神,合于阴阳,而牧人民。

见其谋事,知其志意。事有不合者,有所未知也。合而不结者,阳亲而阴疏。事有不合者,圣人不为谋也。

故远而亲者,有阴德也。近而疏者,志不合也。就而不用者,策不得也。去而反求者,事中来也。日进前而不御者,施不合也。遥闻声而相思者,合于谋待决事也。

故曰:不见其类而为之者,见逆。不得其情而说之者,见非。得其情乃制其术,此用可出可入,可楗可开。

~译文~

      凡是谈论过去的事情,要先有顺畅的言辞,凡是谈论未来的事情要采用容易、变通的言辞。善于变化的人,要详细了解地理形势,只有这样,才能沟通天道,化育四时,驱使鬼神,符合阴阳,牧养人民。要了解君主谋划的事情,要知晓君主的意图。所办的事情凡有不合君主之意的,是因为对君主的意图还有不了解的地方。意见一致了,而不能密切结合是因为只停留于表面亲近,而背地里还有距离如果与君主的意见没有吻合的可能,圣人是不会为其谋划的。所以说,与君主相距很远却被亲近的人,是因为能与君主心意暗合;距离君主很近却被疏远的人,是因为与君主志向不ー;就职上任而不被重用的人,是因为他的计策没有实际效果;辞职离去而能再被反聘的,是因为他的主张被实践证明可行;每天都能出入君主面前,却不被信任的人,是因为其行为不得体;距离遥远只要能听到声音就被思念的人,是因为其主张正与决策者相合,正等他参与决断大事。所以说,在情况还没有明朗之前就去游说,定会事与愿违,在还不掌握实情的时候就去游说的人,定要受到非议。只有了解情况,再依据实际情况确定方法,这样去推行自已的主张,既可以出去,又可以进来既可以进谏君主,坚持已见,又可以放弃自己的主张,随机应变。

通读~解读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然而,要想成就这个梦想,就需要和上司、领导打交道,只有得到上司的器重和垂青,才能在职场中大展拳脚、大显身手。而要想得到上司的器重,往往需要通过向上司提意见和建议的途径来展示你的能力和才华。

其实,向上司提出意见或建议和古代臣子向君王进谏是同样的道理,需要得其情,制其术

第一,在下属向上司进谏的时候,应该多献可,少加否。多从正面去发自己的观点;少从反面去否定和批駁上司,要懂得用迁回变通的办法,刻意回避与上司的意见产生正面冲突。

第二,进谏应该多桌下,少桌面。即多利用非正式场合,少使用正式场合,尽量与上司私下交谈,交换意见,避免对上司公开提意见,这样做不仅能给自己留有回旋余地,而且有利于维护上司的个人尊严,不致使上司陷被动和难堪的境地。

第三,向上司进谏应该多引水,少开渠。即对上司进谏千万不要直接去点破上司的错误所在,或越俎代庖地替上司做出你所谓的正确决策。而是要用引导、试探、征询意见的方式,使上司在参考你提出的建议信息后,水到渠成地用他的嘴说出你心中想的正确决,即把你的东西转一个弯变成上司自己的东西,把你的功劳渡给你的上司。

~原文~

       故圣人立事,以此先知而楗万物。由夫道德仁义,礼乐忠信计谋,先取诗书,混说损益,议论去就。欲合者用内,欲去者用外。外内者,必明道数。揣策来事,见疑决之。策无失计,立功建德,治名入产业,曰楗而内合。上暗不治,下乱不寤,楗而反之。内自得而外不留,说而飞之,若命自来,己迎而御之。若欲去之,因危与之。环转因化,莫知所为,退为大仪。

~译文~

      圣人立身处世,都以自己的先见之明来议论万事万物。其先见之明来源于道德、仁义、礼乐和计谋。首先摘取《诗经)和《书经》的教诲,再综合分析利弊得失,最后讨论是去还是留。要想与人,就要把カ量用在内部,要想离,就要把力量用在外面。处理内外大事,必须明确理论和方法,要预测未来的事情,就要善于在各种疑难面前临机决断,在运用策略时要不失算,不断建立功业和积累德政。要善于管理人民,使他们从事生产事业,这叫作巩固内部团结。如果上层昏庸,不理国家政务,下层纷乱,不明为臣事理,各执已见,事事抵触,还自鸣得意;不接受外面的新思想,还自吹自擂。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朝廷诏命自己,虽然也要迎接,但又要拒绝。要拒绝对方的诏命,要设法给人一种错觉。就像圆环旋转往复一样,使旁人看不出你要干什么。在这种情况下,激流勇退是最好的方法。

通读~解读

     在当代,利益是人们追逐的首要目标,为了利益,人们难免会自私自利,所以每个人都难免会遭遇钩心斗角、明争暗斗,在这种际遇下,如果你想做个温和派、中立者,那么不妨借鉴一下古人应付危险、化险为夷的明哲哲学,这对于现代社会中每一个人保存自己、从而运用自己的才干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是非常有利的。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没有先见之明,就不能在做事之前做好必要的策划和准备,没有先见之明,也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把握先机、占领市场。

 

【注释】
  内:入。
  楗:门拴。通“揵”
  内楗:在本文指以言辞与谋略游说国君。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