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書:鬼谷子——反應篇(連載二)

通讀,通天下歷史,鑒今日成就

讀史鑒今通天下,文化大餐須品嘗

通讀奇書:鬼谷子——反應篇(連載二)

《鬼谷子》第02章 反應

編者按:善於從反面聽別人言論的人,闊以改變鬼神,從而刺探到實情。他們隨機應變很得當,對對手的控制也很到位。如果控制不到位,得到的情況就不清晰,心裡的底數就不全面。

~原文~

      古之大化者,乃與無形俱生。反以觀往,復以驗來;反以知古,復以知今;反以知彼,復以知此。動靜虛實之理不合於今,反古而求之。事有反而得復者,聖人之意也,不可不察。

~譯文~

      在古代能以“大道”來化育萬物的聖人,其所作所為都能與自然的發展變化相吻合。反顧以追溯過去,再回首以察驗未來;反顧以考察歷史,再回首以了解今天;反顧以洞察對方,再回首以認識自己。動靜、虛實的原則,如果在未來和今天都得不到應用,那就要到過去的歷史中去考察前人的經驗。有些事情是要反覆探索才能把握的,這是聖人的見解,不可不認真研究。

通讀~解讀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探索,使人類在艱難的歷史進程中,領略到了無限的風光,也使人類在進步的每一次突破中,充滿了自信和憧憬。“探索精神”是歷史發展、人類進步的永恆動力和不竭源泉。任何一種探索都是一個艱難反覆的過程,沒有不懈的探索,哥倫布就不會發現美洲,沒有不懈的探人類至今還在靠火照明。載人飛船上天,萬米鑽孔入地,宇宙浩瀚茫茫,納米材料微微,人類基因組計劃…這些都源自兩個字一一探索。

~原文~

      人言者,動也。己默者,靜也。因其言,聽其辭。言有不合者,反而求之,其應必出。

言有象,事有比;其有象比,以觀其次。

象者,象其事。比者,比其辭也。以無形求有聲。其釣語合事,得人實也。其猶張□綱而取獸也。多張其會而司之,道合其事,彼自出之,此釣人之綱也。常持其綱驅之。

己反往,彼復來,言有象比,因而定基,重之、襲之、反之、復之,萬事不失其辭。聖人所愚智,事皆不疑。

~譯文~

          人家說話,是活動;自已緘默,是靜止。要根據別人的言談來聽他的詞意。如果其言辭有矛盾之處,就反覆詰難,其應對之詞就要出現。語言有可以模擬的形態,事物有可以類比的規範。既有“象”和“比”存在,就可以預見其下一步的言行。所謂“象”,就是模仿事物;所謂“比”,就是類比言辭。然後以無形的規律來探求有聲的言辭。引誘對方說出的言辭,如果與事實相一致,就可以刺探到對方的實情。這就像張開網捕野獸一樣,要多設一些網,彙集在一起來等待野獸落入。如果把捕野善的這個辦法也能應用到人事上,那麼對方也會自已出來的,這是釣人的“網”。但是,如果經常拿着“網”去追逐對方,其言辭就不再有平常的規範,這時就要變換方法,用“法象”來使對手感動,進而考察對方的思想,使其暴露出實情,進而控制對手。自已返過去,使對手返回來,所說的話可以比較類推了,心裡就有了底數。向對手一再襲擊,反反覆復,所有的事情都可以通過說話反映出來,聖人可以誘愚者和智者,這些沒有什麼值得懷疑的。

通讀~解讀

在今天,能夠做到克己制人、喜怒不形於色是一個人成功的必備能力,倘若一遭遇困難或面臨危險,就無法自持,臉上立刻露出不安或慌亂,不僅會降低自己的自信心,還會影響到周圍共事者的士氣和情緒,一旦如此,便有可能根基動搖,“軍心渙散”,導致事業停步甚至倒退或失敗。

~原文~

      故善反者,乃變鬼神以得其情。其變當也,而牧之審也。牧之不審,得情不明。得情不明,定基不審。變象比必有反辭以遠聽之。欲聞其聲,反默;欲張,反斂;欲高,反下;欲取,反與。欲開情者,象而比之,以牧其辭。同聲相呼,實理同歸。或因此,或因彼,或以事上,或以牧下。此聽真偽,知同異,得其情詐也。動作言默,與此出入;喜怒由此以見其式;皆以先定為之法則。以反求復,觀其所託,故用此者。己欲平靜以聽其辭,觀其事、論萬物、別雄雌。雖非其事,見微知類。若探人而居其內,量其能,射其意;符應不失,如□蛇之所指,若弈之引矢。

~譯文~

      古代善於從反面聽別人言論的人,可以說是神明,他們隨機應變得當,對對手的控制也很周到。如果控制不周到,得到的情況就不清晰,得到的情況不清晰,心裡的底數就不全面。要把模仿和類比靈活運用,就要說反話,以便觀察對方的反應。想要講話,反而先沉默;想要散開,反而先收斂;想要升高,反而先下降;想要獲取,反而先給與。要想了解對方的內情,就要善於運用模仿和類比的方法,以便把握對方的言辭。同類的聲音可以彼此呼應,合乎實際的道理會有共同的結果。或者由於這個原因,或者由於那個原因;或者用來侍奉君主,或者用來管理下屬。這就要分辨真偽,了解異同,以分辨對手的真實情報或詭詐之術。活動、停止,言說、沉默都要通過這些表現出來,喜怒哀樂也都要藉助這些模式,都要事先確定法則。用逆反心理來追索其過去的精神寄託,所以就用這種反聽的方法。自己要先平靜,以便聽取對方的言辭,考察事理,論說萬物,辨別雄雌。雖然這還不是事情本身,但是可以根據輕微的徵兆,探索出同類的大事。就像刺探敵情而深居敵境一般,要首先估計敵人的能力,其次再摸清敵人的意圖,像驗合符契一樣可靠,像蛇一樣迅速,像后羿張弓射箭樣準確。

通讀~解讀

事情若從正面無法入手,不妨考慮反其道而行之,往往能收到化繁為簡、事半功倍、神鬼不測的效果。商場如戰場,沒有永恆的敵人,也沒有永恆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所以,投身商海,一定要謹慎從事,切不可貪圖小恩小惠,否則就會因小失大、得不償失。在商海中打拚,更要掌握一些必備的兵法謀略,用來保護自己、剋制敵人!“欲聞其聲反默,欲張反斂,欲高反下,欲取反與”便是其中一個最有力的制勝法寶!

~原文~

      故知之始己,自知而後知人也。其相知也,若比目之魚;其見形也,若光之與影;其察言也不失,若磁石之取鐵;若舌之取燔骨。其與人也微,其見情也疾;如陰與陽,如圓與方。未見形,圓以道之;既見形,方以事之。進退左右,以是司之。己不先定,牧人不正,是用不巧,是謂忘情失道。己審先定以牧人,策而無形容,莫見其門,是謂天神。

~譯文~

      要想掌握情況,要先從自己開始,只有了解了自己,然後才能了解別人。對別人的了解,就像比目魚一樣沒有距離;掌握對方的言論,就像聲音與迴響一樣相符;明了對方的情形,就像光和影子一樣不走樣;偵察對方的言辭,就像用磁石來吸取鋼針,用舌頭來獲取焦骨上的肉一樣萬無一失。自己暴露給對方的微乎其微,而偵察對手的行動十分迅速,就像陰變陽,又像陽轉陰;像圓變方,又像方轉圓一樣自如。在情況還未明朗之前就用策略來誘惑對手,在情況明朗以後就要用方略來戰勝對方。無論是向前,還是向後,無論是向左,還是向右,都可用這個方法來對待。如果自己不事先確定策略,統率別人也就無法步調一致。做事沒有技巧,叫作“忘情失道”;自己首先確定鬥爭策略,再以此來統領眾人,策略要不暴露意圖,讓旁人看不到其門道所在,這才可以稱為“天神”。

通讀~解讀

人貴有自知之明。識人雖然重要,但識己更有甚之。知人先知己,才能果斷出擊。了解別人,學習別人的優點是一種謙虛好學的好品質,但必須建立在了解自己的基礎之上,按照自己的實際條件,學習適合自己、能為我所用的東西才能有所成就。

下一篇:鬼谷子——內楗篇

發表評論

您的電子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