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份加點倉

A 股明天2月3號終於要重新開盤了,大概率直接低開。從 1 月 23 日 A 股放假開始,到 31 日上一個交易日,外面 A50 指數下跌 8.2%,MSCI China 指數也下跌了 8.1%(剔除 1.3% 的人民幣貶值,還有 6.8%)。

假如把 1 月 23 日當天的大跌也考慮進去,這一波行情已經回撤了超過 11%。放個長假回來,外面天都變了。

但是這只是行情的一面,假如看硬幣的另一面,其實也沒這麼糟。

經過這麼一折騰,MCHI 直接跌回了一年前的價格 2019年 1 月 31 日的時候,MCHI的價格還是 58.91,現在 MCHI 的價格是 60.11,基本沒差。

但是看看基金背後對應的資產,2019 年折算每股盈利增長 13%,凈資產增加 9%,股息增加 11%。價格沒變,後面對應的這些增長全是白送的。

所以假期這段時間我一直在美股默默加倉,加倉的位置標在下面的附圖了。27 日暴跌 6% 的時候,我加了一個月的定投,不過我當時運氣不太好,等我入場的時候,跌幅已經收到 3% 了。後來月末 31 日定投,我看價格又跌回來了,就默默把定投的金額乘了 1.5,多投了 50% 的資金。

明天加點倉

很多人擔心疫情打擊經濟,確實很多行業也不太好過。但是這些都只是短期邏輯而已,也就能持續一兩個季度。這種短期變化往往來得快、去得也快。

定投本來就是三五年的長周期,這類短期邏輯並不會影響長期投資價值。更何況疫情結束後,還有一大波報復性消費等著我們,大夥可都憋壞了,就等著出去花錢浪呢。總而言之,甭管來的是啥,中國也還是那個中國,投資邏輯也沒變。這種短期的下跌與其說是恐慌打擊,不如說是給長期投資送的人頭,之前喊著要上車上不去的,還等啥呢。

……

我明天打算繼續加倉,這次加在 A 股。

明天低開基本算是板上釘釘,懸念無非就是跌多少。我手裡還有點剩餘資金,前面行情比較好定投的時候就收了點手,正好這下能用上了。準備分成兩份,一份明天就加,進去先把坑占上;另外一份隨機應變,假如再有大跌就上。

可能有人會覺得這個時候應該按兵不動,合計讓行情再跌一跌,等跌到底了再去加倉,大賺他一筆。我自己是不會這麼乾的,沒人知道底在哪個點。想想前面熊市的時候,好多投資者為啥踏空?不就是 2800 點覺得 2600 點更好,2600 點覺得還能到 2400 點。結果呢?最後也沒等到,3000 點老老實實上車了,然後就趕上了肺炎行情……

還是開盤先來一半最穩。萬一底就在明天,不怕踏空,反正坑已經占上了。假如再跌,依然還有加倉的餘力。

還有另外一波投資者的想法是,先出去,等後面行情明朗的時候再回來。這個問題我們之前就討論過,資本市場的反應速度一定是早於經濟指標的,投資就是投個預期。等後面啥情況都明朗了,也就沒啥機會了。抱著這種想法的讀者,我帶你回憶回憶前面兩個月剛剛發生過的事兒。

明天加點倉

少點預測,遇到便宜就多買點,嫌貴了就少買點,生活本來可以挺簡單的。

這個策略還在賺錢

在疫情期間全球股票市場大幅回調的背景下,過去這兩個星期,永久組合凈值上漲 1%,全天候組合凈值上漲 1.6%

接著這個機會再和大夥嘮嘮資產配置和避險資產的意義,還是看 1 月 20 日到上個交易日的數據。

明天加點倉

在這類特殊時期,國債、黃金等避險資產的表現會非常好。前面股票行情好的時候,很多投資者看不上這類避險資產,覺得長期統計回報並不高。但是避險資產本身也不是為了行情好大漲而配置的,為的不就是預防各種難以預測的黑天鵝。

雖然我們不知道下一個黑天鵝是啥、啥時候來,但是我們知道黑天鵝總會來,這次是疫情,下次指不定是啥呢。假如把滿倉指數換成永久組合或者全天候這類資產配置策略,春節假期的賬戶凈值就從下跌變成了上漲,還在繼續賺錢。

避險資產的存在不是為了賺大錢,而是當黑天鵝出現的時候,讓你被「禁足在家」的時候,葛優癱得更加心安理得。

最後再給大夥安利一下《哈利布朗的永久投資組合》這本書。

節前最後一天,兩市全天低開低走。成交8090億,創下近期新高。到收盤,滬指跌2.75%、報收2976點,深成指跌3.52%,創業板指跌3.32%。

北上資金,全天凈流出94億。百股跌停,個股漲跌幅中位數為-3.5%。板塊方面,各大板塊普跌,只有醫藥、銀行跌幅略小。

假期最大的事情,莫過於疫情持續升溫,而且目前尚未看到新增確診人數的拐點。但好處是,湖北之外的新增人數已經回落,而只要湖北之外控制住了,不進一步擴散,大局就不必悲觀。對於疫情,下一步密切跟蹤湖北和湖北之外,二者確診人數的變化。

先看一下假期外盤市場的走勢,港股恒生指數跌了5.8%,A50股指期貨跌了8%。所以,明天A股,開盤就會是一記重鎚。但我認為,這次下跌是一次機會。

很多讀者以為,「股價=每股盈利*市盈率」,那麼如果企業今年的盈利受疫情影響減少30%,股價就要跌30%。但這麼想,是不對的,因為未來的股價反映的是企業未來的每股盈利。疫情類似於短期一次性損失,明年的盈利和股價會恢復正常,而市場則會提前反應。

此外,任何估值方法的底層邏輯,都是企業的內在價值,等於其未來現金流的貼現之和。從這個角度就可以發現,單一年度的企業盈利和現金流,對企業內在價值的影響非常小。

基於以上兩種估值分析,我們可以看到,企業的價值不會因為本次疫情而大幅波動,而這次下跌也一定是很好的買入機會。

說到這裡,很多讀者會問,既然分析普遍認為「下跌是買入機會」,那會不會就不跌了呢。這個肯定不會,原因是有很多被動賣盤,比如避險的外資、要卸杠杠的融資資金等,而這種恐慌之下,買盤本身就稀缺,所以周一開盤跌幅不會小。

但拉長看,本身對企業價值的影響就不大。而且央媽比去年同期,多投放了9000億的流動性,平準基金也仍在場內。參考外盤,短期可能還有5-8%的跌幅,但持續暴跌的概率並不大。

很多分析,把此次疫情跟2003年SARS對A股的影響,相提並論。其實可比性不大,當時到4月15日才徹底宣布疫情嚴重,而11個交易日後,疫情數據就見頂回落了。在此期間,上證指數跌了近8%。

至於A股,2003年下半年的下跌,則主要源於貨幣政策的調整,跟疫情沒什麼關係。對於本次疫情影響下的A股,認為「下跌是機會」之外,大家還需要搞清楚疫情對各個行業的影響。

1、消費股:消費屬於內需行業,所以受此次疫情影響最大。因為目前第三產業占經濟的比重,已遠超2003年,所以這次疫情對經濟的影響,也會明顯超過SARS。

對交運(民航)、旅遊、餐飲、娛樂(院線、電影)、酒店,短期影響會比較大。而且,部分行業在疫情結束後,需求並不會馬上恢復,更多是緩慢恢復。

整體,對可選消費影響較大,對必選消費影響較小。比如食品飲料里,對白酒的影響較大,對乳製品和調味品的影響則低了很多。

至於備受關注的醫藥,只有醫療設備、血製品、干擾素等,是比較受益的。但這更多是一次性收益,並不能因此就給予企業高估值。換句話說,因為這種短期事件刺激而漲的,大概率最後還是會跌回來。

此外,疫苗、零售藥店等,也有一定受益,而大多數藥品生產企業因為醫院非流感就診人數大幅減少,所以不僅不受益,反倒會影響短期的盈利。

2、科技股:國內多數科技製造類企業,都是全球供應鏈中的一環,疫情可能對生產環節有一定的影響。但從我跟蹤的情況來看,武漢作為國內半導體、面板和光通信重鎮,因為更多是自動化生產等,多數影響也不大。

而假期,遊戲、短視頻、雲視頻、線上教育的火爆,反倒會給相關企業帶來利好。產業方面,假期面板價格偏暖,海外雲計算廠商四季度資本開支普遍超預期,半導體行業景氣度依舊高企。

關於科技股,也說得很久了,用我在小密圈的話說就是:2020年要麼有科技股行情,要麼就是整體沒行情,因為消費股更多是賺業績增長的錢。而本次下跌,也會為投資者調倉科技成長股,帶來絕佳時機。

3、大金融:地產的銷售會受到直接的影響,高杠杠房企壓力較大,但傢具、家電等相關消費,整體是推遲而非取消。至於保險行業,賠付影響可忽略,但會影響短期的保單銷售;不過,疫情會在中長期對健康險的銷售有促進作用。對於銀行和券商而言,都會有一定的影響,但整體也不大。

4、需要特彆強調的新能源汽車:整體也影響不大。產業層面,特斯拉透露,寧德時代將成為其供應商。這個也不意外,之前說過,如果不跟寧德時代合作,特斯拉國內的電池供應根本不夠。

疫情作為短期突發事件,會影響市場短期運行的斜率,但不會改變其運行方向。「悲觀者正確,樂觀者成功」,因為我一直對中長期市場比較樂觀。導致有讀者留言說,感覺很多消息在我這裡都會被視作利好。

事實並非如此,考慮到對於突發傳染疾病,最好的辦法是隔離,而前期大量人口離開武漢,導致疫情防控難度會大幅超預期,所以在節前最後一天的小密圈,我也曾連發三條消息,提醒疫情超預期和減倉。而這,是我過去一年,唯一一次做出減倉的考慮。

參考過往經驗,短期事件衝擊後,前期強勢的科技股風格料將延續。而從產業趨勢上看,科技企業整體並未受到疫情影響,且產業趨勢仍在加速向上。但很多消費白馬,也僅是受到了短期影響,超跌也容易帶來投資機會。

發表評論

您的電子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