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份加点仓

A 股明天2月3号终于要重新开盘了,大概率直接低开。从 1 月 23 日 A 股放假开始,到 31 日上一个交易日,外面 A50 指数下跌 8.2%,MSCI China 指数也下跌了 8.1%(剔除 1.3% 的人民币贬值,还有 6.8%)。

假如把 1 月 23 日当天的大跌也考虑进去,这一波行情已经回撤了超过 11%。放个长假回来,外面天都变了。

但是这只是行情的一面,假如看硬币的另一面,其实也没这么糟。

经过这么一折腾,MCHI 直接跌回了一年前的价格 2019年 1 月 31 日的时候,MCHI的价格还是 58.91,现在 MCHI 的价格是 60.11,基本没差。

但是看看基金背后对应的资产,2019 年折算每股盈利增长 13%,净资产增加 9%,股息增加 11%。价格没变,后面对应的这些增长全是白送的。

所以假期这段时间我一直在美股默默加仓,加仓的位置标在下面的附图了。27 日暴跌 6% 的时候,我加了一个月的定投,不过我当时运气不太好,等我入场的时候,跌幅已经收到 3% 了。后来月末 31 日定投,我看价格又跌回来了,就默默把定投的金额乘了 1.5,多投了 50% 的资金。

明天加点仓

很多人担心疫情打击经济,确实很多行业也不太好过。但是这些都只是短期逻辑而已,也就能持续一两个季度。这种短期变化往往来得快、去得也快。

定投本来就是三五年的长周期,这类短期逻辑并不会影响长期投资价值。更何况疫情结束后,还有一大波报复性消费等着我们,大伙可都憋坏了,就等着出去花钱浪呢。总而言之,甭管来的是啥,中国也还是那个中国,投资逻辑也没变。这种短期的下跌与其说是恐慌打击,不如说是给长期投资送的人头,之前喊着要上车上不去的,还等啥呢。

……

我明天打算继续加仓,这次加在 A 股。

明天低开基本算是板上钉钉,悬念无非就是跌多少。我手里还有点剩余资金,前面行情比较好定投的时候就收了点手,正好这下能用上了。准备分成两份,一份明天就加,进去先把坑占上;另外一份随机应变,假如再有大跌就上。

可能有人会觉得这个时候应该按兵不动,合计让行情再跌一跌,等跌到底了再去加仓,大赚他一笔。我自己是不会这么干的,没人知道底在哪个点。想想前面熊市的时候,好多投资者为啥踏空?不就是 2800 点觉得 2600 点更好,2600 点觉得还能到 2400 点。结果呢?最后也没等到,3000 点老老实实上车了,然后就赶上了肺炎行情……

还是开盘先来一半最稳。万一底就在明天,不怕踏空,反正坑已经占上了。假如再跌,依然还有加仓的余力。

还有另外一波投资者的想法是,先出去,等后面行情明朗的时候再回来。这个问题我们之前就讨论过,资本市场的反应速度一定是早于经济指标的,投资就是投个预期。等后面啥情况都明朗了,也就没啥机会了。抱着这种想法的读者,我带你回忆回忆前面两个月刚刚发生过的事儿。

明天加点仓

少点预测,遇到便宜就多买点,嫌贵了就少买点,生活本来可以挺简单的。

这个策略还在赚钱

在疫情期间全球股票市场大幅回调的背景下,过去这两个星期,永久组合净值上涨 1%,全天候组合净值上涨 1.6%

接着这个机会再和大伙唠唠资产配置和避险资产的意义,还是看 1 月 20 日到上个交易日的数据。

明天加点仓

在这类特殊时期,国债、黄金等避险资产的表现会非常好。前面股票行情好的时候,很多投资者看不上这类避险资产,觉得长期统计回报并不高。但是避险资产本身也不是为了行情好大涨而配置的,为的不就是预防各种难以预测的黑天鹅。

虽然我们不知道下一个黑天鹅是啥、啥时候来,但是我们知道黑天鹅总会来,这次是疫情,下次指不定是啥呢。假如把满仓指数换成永久组合或者全天候这类资产配置策略,春节假期的账户净值就从下跌变成了上涨,还在继续赚钱。

避险资产的存在不是为了赚大钱,而是当黑天鹅出现的时候,让你被“禁足在家”的时候,葛优瘫得更加心安理得。

最后再给大伙安利一下《哈利布朗的永久投资组合》这本书。

节前最后一天,两市全天低开低走。成交8090亿,创下近期新高。到收盘,沪指跌2.75%、报收2976点,深成指跌3.52%,创业板指跌3.32%。

北上资金,全天净流出94亿。百股跌停,个股涨跌幅中位数为-3.5%。板块方面,各大板块普跌,只有医药、银行跌幅略小。

假期最大的事情,莫过于疫情持续升温,而且目前尚未看到新增确诊人数的拐点。但好处是,湖北之外的新增人数已经回落,而只要湖北之外控制住了,不进一步扩散,大局就不必悲观。对于疫情,下一步密切跟踪湖北和湖北之外,二者确诊人数的变化。

先看一下假期外盘市场的走势,港股恒生指数跌了5.8%,A50股指期货跌了8%。所以,明天A股,开盘就会是一记重锤。但我认为,这次下跌是一次机会。

很多读者以为,“股价=每股盈利*市盈率”,那么如果企业今年的盈利受疫情影响减少30%,股价就要跌30%。但这么想,是不对的,因为未来的股价反映的是企业未来的每股盈利。疫情类似于短期一次性损失,明年的盈利和股价会恢复正常,而市场则会提前反应。

此外,任何估值方法的底层逻辑,都是企业的内在价值,等于其未来现金流的贴现之和。从这个角度就可以发现,单一年度的企业盈利和现金流,对企业内在价值的影响非常小。

基于以上两种估值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企业的价值不会因为本次疫情而大幅波动,而这次下跌也一定是很好的买入机会。

说到这里,很多读者会问,既然分析普遍认为“下跌是买入机会”,那会不会就不跌了呢。这个肯定不会,原因是有很多被动卖盘,比如避险的外资、要卸杠杠的融资资金等,而这种恐慌之下,买盘本身就稀缺,所以周一开盘跌幅不会小。

但拉长看,本身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就不大。而且央妈比去年同期,多投放了9000亿的流动性,平准基金也仍在场内。参考外盘,短期可能还有5-8%的跌幅,但持续暴跌的概率并不大。

很多分析,把此次疫情跟2003年SARS对A股的影响,相提并论。其实可比性不大,当时到4月15日才彻底宣布疫情严重,而11个交易日后,疫情数据就见顶回落了。在此期间,上证指数跌了近8%。

至于A股,2003年下半年的下跌,则主要源于货币政策的调整,跟疫情没什么关系。对于本次疫情影响下的A股,认为“下跌是机会”之外,大家还需要搞清楚疫情对各个行业的影响。

1、消费股:消费属于内需行业,所以受此次疫情影响最大。因为目前第三产业占经济的比重,已远超2003年,所以这次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也会明显超过SARS。

对交运(民航)、旅游、餐饮、娱乐(院线、电影)、酒店,短期影响会比较大。而且,部分行业在疫情结束后,需求并不会马上恢复,更多是缓慢恢复。

整体,对可选消费影响较大,对必选消费影响较小。比如食品饮料里,对白酒的影响较大,对乳制品和调味品的影响则低了很多。

至于备受关注的医药,只有医疗设备、血制品、干扰素等,是比较受益的。但这更多是一次性收益,并不能因此就给予企业高估值。换句话说,因为这种短期事件刺激而涨的,大概率最后还是会跌回来。

此外,疫苗、零售药店等,也有一定受益,而大多数药品生产企业因为医院非流感就诊人数大幅减少,所以不仅不受益,反倒会影响短期的盈利。

2、科技股:国内多数科技制造类企业,都是全球供应链中的一环,疫情可能对生产环节有一定的影响。但从我跟踪的情况来看,武汉作为国内半导体、面板和光通信重镇,因为更多是自动化生产等,多数影响也不大。

而假期,游戏、短视频、云视频、线上教育的火爆,反倒会给相关企业带来利好。产业方面,假期面板价格偏暖,海外云计算厂商四季度资本开支普遍超预期,半导体行业景气度依旧高企。

关于科技股,也说得很久了,用我在小密圈的话说就是:2020年要么有科技股行情,要么就是整体没行情,因为消费股更多是赚业绩增长的钱。而本次下跌,也会为投资者调仓科技成长股,带来绝佳时机。

3、大金融:地产的销售会受到直接的影响,高杠杠房企压力较大,但家具、家电等相关消费,整体是推迟而非取消。至于保险行业,赔付影响可忽略,但会影响短期的保单销售;不过,疫情会在中长期对健康险的销售有促进作用。对于银行和券商而言,都会有一定的影响,但整体也不大。

4、需要特别强调的新能源汽车:整体也影响不大。产业层面,特斯拉透露,宁德时代将成为其供应商。这个也不意外,之前说过,如果不跟宁德时代合作,特斯拉国内的电池供应根本不够。

疫情作为短期突发事件,会影响市场短期运行的斜率,但不会改变其运行方向。“悲观者正确,乐观者成功”,因为我一直对中长期市场比较乐观。导致有读者留言说,感觉很多消息在我这里都会被视作利好。

事实并非如此,考虑到对于突发传染疾病,最好的办法是隔离,而前期大量人口离开武汉,导致疫情防控难度会大幅超预期,所以在节前最后一天的小密圈,我也曾连发三条消息,提醒疫情超预期和减仓。而这,是我过去一年,唯一一次做出减仓的考虑。

参考过往经验,短期事件冲击后,前期强势的科技股风格料将延续。而从产业趋势上看,科技企业整体并未受到疫情影响,且产业趋势仍在加速向上。但很多消费白马,也仅是受到了短期影响,超跌也容易带来投资机会。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