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的擺渡人

馬雲的擺渡人

大概所有的男人都有一個武俠夢吧?

尤其是姓馬的男人,馬保國老師如此,馬雲老師也如此。 

26年前,馬雲還在做翻譯社。

一次周末,他帶着大伙兒爬西湖群山的主峰——天竺山。

中途休息,大家都氣喘吁吁,馬雲卻撿起一根枯草,開始比划起來:

「我的夢想就是成為武林高手,比方說,我一發功,一甩手,這根草就能穿透這棵樹。 
哎,我要是有曠世武功就好了,就像風清揚那樣。」

後來馬雲創辦阿里,就給自己取了個花名:

風清揚。

風清揚只在《笑傲江湖》里露過一次臉,但這個人物不簡單,一出場就是一代宗師,教完令狐沖絕技後,便深藏功與名,再不現身。

這一點和馬老師倒是有點區別,馬老師雖然早已宣布退出江湖,可還時不時刷一下存在感,出現在公眾面前,懟懟這個,撩撩那個,在江湖中這向來是犯忌諱的。

不過,馬雲和風清揚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喜歡當擺渡人,只不過風清揚只渡了一個令狐沖,頂多算小乘,馬老師那可是大乘。

當年阿里上市,渡了100多個億萬富豪,螞蟻這次登陸A股,準備再渡40多個,誰知這條河難渡,擋了他一路……

之所以每次要渡這麼多人,是因為馬雲這一路走來也有不少渡他的人,只是有的當講,有的不當講。   









1













如果馬雲沒有遇到莫利一家,他未必會成為英語老師,後來也未必會被騙到美國,當然,他也就不會去做什麼中國黃頁了。

1980年的夏天。

15歲的馬雲徘徊在西湖的孤山腳下,他想逮個外國友人來練練口語。

最後他瞄上了莫利一家,於是鼓起勇氣和他們say hello。

也不知當時馬雲說了些什麼,反正他很快就和莫利一家打成了一片。肯·莫利是一位來自澳大利亞的電氣工程師,他那時剛剛退休,於是帶着妻子和三個孩子來杭州旅遊。

旅行結束後,莫利一家回了澳大利亞,但他們和馬雲一直保持書信往來,馬雲甚至在信中稱肯·莫利為father

此後每兩年,肯·莫利都會來中國看望馬雲一家人,他還經常在信中糾正馬雲的語法錯誤。

就這樣,馬雲白撿了一個外教老師。

馬雲考上大學以後,莫利一家為了資助馬雲,每周還會存5-10澳元,每學期給馬雲寄去。後來馬雲和張瑛結婚,莫利一家還出資2.2萬澳元幫他買了婚房。

這真的是個father……

莫利一家不僅教馬雲英語,在經濟上給與資助,還為他敞開了一扇通往世界的大門。

1985年的暑假,肯·莫利在信中寫道:

年輕人,來澳大利亞看看吧。

那時馬雲正在念大學,他興奮地飛到澳大利亞,在那足足待了29天。       馬雲的擺渡人

馬雲和肯·莫利

澳大利亞之行對馬雲的影響極大,就像虛竹進了聾啞谷,令狐衝上了思過崖,楊過闖入了活死人墓,這簡直是老天爺在偷偷地給他們換人生劇本。

從此以後,馬雲開始睜眼看世界了。

但這只是個引子,馬雲更重要的一次睜眼看世界,發生在1995年。

那時的馬雲在經營海博翻譯社,因此有了一次去美國的機會。

很多人以為馬雲的這次美國之行很風光,但這其實就是一場騙局。

當時,杭州桐廬縣政府和一家美國公司有一個合作項目,美方沒有按合同付款,需要一個懂外語的人去交涉。馬雲因為在杭州的翻譯界已經小有名氣,所以縣政府找到他,委託他去美國談判。

馬雲趕到了美國,一交涉,發現那就是一群詐騙犯。

他們安排馬雲住在拉斯維加斯頂樓的豪華套房,只要一按按鈕,屋頂會立刻打開,剩下一層玻璃,馬雲躺在床上就可以看滿天的繁星。

看完星星月亮,馬雲就逃走了。

因為那些人只是想拉籠馬雲,一起繼續騙政府的錢。

對於那次逃亡之旅,有很多版本,有人說當時他被黑幫追殺,也有人說他曾被人用槍指着腦袋。具體經歷了什麼,不得而知,只是後來說起這件事,馬雲就不停地重複:

「那幫人太壞了!」

但當時逃出魔爪後,馬雲並沒有直接回國,而是去西雅圖見了一位老同事的女婿——斯圖爾特。

正是斯圖爾特,給馬雲打開了一個平行宇宙。

斯圖爾特在西雅圖VBN公司工作,他帶馬雲參觀了一台機器,並告訴馬云:

這個叫電腦,還有Internet,你想查找什麼就可以查什麼。

馬雲一開始沒敢動,怕弄壞了賠不起。

在斯圖爾特的再三慫恿下,馬雲才小心翼翼地在雅虎的搜索欄里輸了了四個字母:

BEER(啤酒)。

結果馬雲看到了世界各地的啤酒,唯獨沒有中國的。他又輸入「中國啤酒」」,但他看到的搜索結果居然是:

No data」(沒有數據)。

馬雲立馬來了興緻,他問斯圖爾特:能不能給我的海博翻譯社也做一個網頁放上去?

斯圖爾特隨即做了一個簡單的頁面,上面只有一段海博翻譯社的簡介和郵件地址。兩個小時後,馬雲收到了5封來自美國、德國和日本的郵件,其中一封寫着:

「這是我在網上發現的第一家來自中國的公司,你們在哪,我想跟你們做一筆生意。」

馬雲像發現新大陸,突然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

於是他花重金在美國買了一台486電腦,興沖沖地扛回了國。

回到杭州的當天,馬雲就召集了24個人來到他家裡,說他有重要事情宣布。

那時馬雲的翻譯社經營得並不好,要不是他帶着大家去義烏進些鮮花、禮品、襪子拿回來賣,他連房租都交不起。

雖然此時的馬雲創業並不成功,但他一下就能召集24個人,所以你不得不服馬雲的號召力。

大家到齊後,馬雲披着毯子縮在沙發里,唾液橫飛地講他在美國的見聞,最後他說他想成立一家互聯網公司,問大家有什麼想法。

大家一連問了馬雲5個問題,結果馬雲一個也答不上來。

所以最後投票的時候,有23個人投了反對票,只有一個人說:

要不試試?

這個人叫宋衛星, 為了表示對馬雲想法的支持,他拿出了所有的積蓄:

1萬元人民幣。

於是,1995年,杭州文二路的一間12平米的民房裡,一家名為「中國黃頁」的公司成立了。

所以說,「機會總是留給眼光獨到之人」這句話是很有道理的。

不過還有句話你也得信,那就是:「猜中開頭容易,猜中結局卻很難。」

幾個月後,宋衛星要結婚,那時「中國黃頁」也不死不活,在未婚妻的強烈要求下,他鼓起勇氣去找馬雲退股。

馬老師也很大氣,直接給了1.5萬。這麼算來,年化回報率超過了50%啊,小宋同志很開心地拿錢走人。

圈內人評價這事兒,有句經典的話:因為一場結婚,錯過了一個時代。

當你把一個事件放到一個時代去看,會變得特別有意思。

比如說,馬雲和所有的互聯網大佬都不一樣。

其他人要麼是見過世面的海歸派,比如說張朝陽和李彥宏;要麼是技術流,比如說馬化騰、張一鳴和雷軍;

要麼是出身於互聯網大廠的運營或銷售鐵軍,比如說滴滴的程維。

但馬雲不一樣,他沒寫過一行代碼,更沒進過互聯網大廠。

他多人把馬雲的成功歸為,他掌握的英語技能,以及他那卓越的口才。

實際上更重要的是:

在正確的時代遇到正確的人。









2













1996年,是個朝氣蓬勃的年代,無數人都梳着周潤髮式的大背頭,夾着個老闆包,滿大街地找生意。

其中就有馬雲的身影。

他跑到北京的一個新聞單位,想推銷自己的中國黃頁,接待人員問他找誰,他說:

「我們是中國黃頁,想給國家體委做宣傳……」

對方問:「啥玩意?黃什麼?」

馬雲解釋:「中國黃頁,就是那個信息高速公路上的宣傳……」

對方打斷了他:「哦,明白明白……請出門左轉找龔先生。」

找到龔先生後,馬老闆遞上了名片,說:「我們是中國黃頁,想給國家體委做宣傳……」

龔先生問:「啥玩意?什麼葉?」

馬云:「中國黃頁,就是那個信息高速公路上的宣傳……」

龔先生:「哦,明白明白……但不歸我負責,請出門右轉諮詢。」

馬雲沒走多遠,龔先生大聲補了一句:「黃頁我懂的,沒你想像的那麼簡單。」

馬雲還禮貌地「哦」了一聲,沒有反駁。

每每談到這事兒,馬雲似乎還不能釋懷,他說那天晚上坐公交車回住處的時候,自己把頭靠在玻璃上,狠狠地自言自語:

「再過幾年,北京就不會這麼對我。」

後來馬雲帶着大家離開了中國黃頁,又在北京的外經貿部幹了一段時間,但也沒幹出什麼名堂。

於是,他帶領七八名員工,來到長城上邊團建,邊開會,說不準備在北京幹了,要回杭州創立一家偉大的公司。

同時他給大家提供了三條選擇:

一是推薦他們去雅虎;
二是推薦他們去搜狐;
三跟他回杭州創業,但工資比現要少,只有500塊,每天還要工作十幾個小時。

當這些年輕人遲疑之時, 馬雲大聲說道:

「回去吧,從頭開始,建一個我們這輩子都不會後悔的公司。」

眾人紛紛響應。

能把失敗描述得這麼婉約,把降薪說得這麼藝術,這世界上也只有馬老師了。       馬雲的擺渡人在馬雲這些追隨者中,有一位很重要的人物,叫孫彤宇。

他畢業於浙江工商大學,1995年的時候,還在一家小廣告公司做銷售。

有一次他跑到馬雲的中國黃頁去拉廣告,結果廣告沒拉成,自己反倒跟馬雲跑了。

後來,孫彤宇還拉來一個人頭——妻子彭蕾。

1999年的「18羅漢大會」中,有兩對夫妻檔,一對是馬雲和太太張瑛,一對是孫彤宇和妻子彭蕾。

那時的彭蕾並沒有決定加入阿里,她只是陪丈夫來體驗一下,後來她說場面蠻詭異:

當時馬雲站在人群中間,張牙舞爪地說要做一個世界上最偉大的公司,號召大家出錢出力。

彭蕾的內心一開始是排斥的,後來在孫彤宇的影響下,她才正式加入阿里,成為十八羅漢之一。

比起處於團隊邊緣位置的彭蕾,孫彤宇一開始就處在團隊的核心。孫彤宇在阿里的工號是3,僅次於1號的馬雲和2號的張瑛。

正是因為一開始有像孫彤宇這樣死心塌地的追隨者,才有了今天的阿里。

至於這些人為什麼死心塌地,除了馬老師的個人魅力外,大概是因為他們確實也沒地方去。

馬雲曾說過:「我們初創團隊的人,都是沒人要的。」

這還真不是謙虛。

當時有個叫雷文超的同學,他是18羅漢里唯一一個名校畢業生(美國普渡大學),而且還是碩士畢業,但他很快覺得阿里容不下自己的才華,便另謀高就。

剩下的人,全都沒啥背景和家底,也不是什麼名校畢業的,在體系外的蠻荒之地,只有死磕一條路了。

而孫彤宇正是其中的一個典型代表。

孫彤宇對阿里最重要的一次貢獻,是在2003年。

彼時,致力於B2B業務(針對企業服務)的阿里巴巴在江湖中已經有了一定地位,但還沒有B2C業務(針對個人服務)。

2003年年初,幾名員工依次被叫到了辦公室。

馬雲問了他們同一個問題:

現在有一個秘密任務交給你,需要你離開這家公司,到另外的地方去做。
你不能把這件事告訴任何人,包括你的父母家人,男/女朋友,你願不願意?

如果對方說願意,馬雲就會交給他一份厚厚的合同,讓他簽字。

合同是純英文的,大家也看不懂,稀里糊塗地就簽了字。

都簽字之後,當時擔任阿里巴巴投資部總經理的孫彤宇就帶着這5個人,悄么么回到了阿里的創業聖地——湖畔花園16棟三層,也就是當年「18羅漢大會」召開的地方。

他們加班加點地開始了一項秘密任務。

5月10日,這個項目成功上線。

當時馬雲坐在家中,他端起酒杯,對着遠方遙祝道:

「保佑淘寶一路順風。」

當時阿里所有的員工都被蒙在鼓裡,直到一個多月以後,有人在公司內網發帖,說最近冒出了一家淘寶網,來勢洶洶,估計是個勁敵,很多人跟帖表示擔憂。

一時之間,阿里人心惶惶,但馬雲什麼也沒說。

又過了一個月,馬雲才跑出來安撫大家:

「不要慌,淘寶網是自家的。」

之所以搞得神秘兮兮,是因為當時美國零售網站巨頭eBay已進入中國,並且佔領了中國90%的互聯網C2C市場,所以淘寶不敢大張旗鼓。

但一場大戰終究是在所難免,後來孫彤宇帶着團隊和eBay周旋了很長一段時間,最終才勝出。

當然,淘寶網能一騎絕塵,也得益於那年2003年的那場瘟疫——非典。

不願出門的網民們,給了淘寶一次絕佳的機會,等到瘟疫散去,淘寶已在江湖有了一席之地。

隨着淘寶網的崛起,被稱為「淘寶之父」的孫彤宇在阿里的威望開始大增,因為他的花名叫「財神」,所以大家都叫他「財爺」。

阿里有了一個「爸爸」,怎麼還能冒出一個「爺」來呢?

這場面就有點尷尬了。

到了2007年,當淘寶網的銷售規模達到了數百億,孫彤宇正春風得意,阿里董事會卻毫無徵兆的發了一份人事通知:

孫彤宇卸任淘寶網總裁一職,去海外商學院進修學習。

翻譯過來就是:你被炒魷魚了。

是什麼原因造成這樣的結果,傳言很多,咱不去陰謀論了,比較靠譜的分析是,兩人的性格太相似,所以很難兼容。

孫彤宇也是那種激情強勢的做派,有點管理經驗的都知道,搭班子要講究互補。

一把手天馬行空,二把手就得嚴謹務實。

一把手威嚴,二把手最好懷柔。

如果兩人都很剛烈強勢,那就要命了,最終會演變成阿里姓馬還是姓孫。

結局我們當然都知道了,阿里屬於姓馬的,當然還有馬背後那些朋友們的。

而孫彤宇老婆彭蕾,卻很符合互補原則,所以後來開始主政支付寶,成為馬雲的左膀右臂。

這就是阿里「兩父一母」的由來:

馬雲是「阿里之父」,孫彤宇是「淘寶之父」,而彭蕾是「螞蟻之母」。

孫彤宇退場後沉寂了幾年,直到後來以天使投資人的身份投資了拼多多,似乎也是為了完成某種執念。









3













蔡崇信算不算18羅漢一直是個有爭議的問題。

因為蔡崇信在阿里的工號是19,本不屬於18羅漢。後來雷文超離隊,才多出一個替補名額。

如果蔡崇信算入18羅漢,將把這個團隊整整拉升一個檔次。

因為他身上的諸多標籤實在是太靚麗。

畢業於耶魯大學法學博士的蔡崇信,有錢,地位,還出身台灣的法律世家。但他非要放棄五百萬的年薪,加入到月薪500塊的阿里,連「十八羅漢」自己也想不明白:

「他那麼牛逼,怎麼可能跟我們混在一起?」

他們以為蔡崇信一時衝動,被馬老師蠱惑了,私下紛紛勸他離開,別耽誤了自己的大好前程。

 這些年輕人啊,真善良,但是那時的他們,可能還理解不了蔡崇信這類人的境界,年薪千萬都不是他們想要的,他們想徒手打造一個「帝國」。

1999年5月,蔡崇信還在投資公司Investor AB擔任亞洲區高管,他特意跑到杭州找到馬雲,準備幫一位台灣朋友談收購的事。

結果兩人見面後,蔡崇信發現馬雲還沒有成立自己的公司,他只是剛上線了一個網站,網站上有2萬8千個用戶,收入為零。

但看膩了華爾街精英和硅谷新貴的蔡崇信,發現馬雲和他們完全不一樣。

一般人見到投資人,話里話外都是錢,眼裡冒着金光,但當時馬雲從頭到尾都沒談錢,他只是激情澎湃地談論一件事:

偉大的願景。

而當西裝筆挺的蔡崇信走進他們的辦公室(湖畔花園馬雲的家裡),他看到門口擺着十來雙鞋,房間里散發著腳臭味。十幾個人都擠在房間里,地上鋪着床,累了就可以直接躺下睡。

蔡崇信當時就想,這個人這麼窮,還其貌不揚的,居然能把大家擰成一股繩,不得了啊,將來一定能幹出一番事業。

於是蔡崇信有了加入這個團隊的衝動。

但當時蔡崇信並未向馬雲表明心跡,回到美國後,蔡崇信和太太吳明華說了自己的想法,吳明華嚇了一跳,她非要去看看這個叫馬雲的,到底是何方神聖。

後來馬雲帶着他們夫妻倆泛遊西湖,船划到湖中心,蔡崇信突然說:我要加入阿里巴巴。

馬雲嚇了一跳,差點掉進湖裡。

他告訴蔡崇信:「我只出得起500塊一個月。」然後是各種推辭,畢竟對方是王炸級的神仙人物,他要不起。

結果這時倒是吳明華當起了說客,她對馬雲說:

你就讓他加入吧,否則他會後悔一輩子。

嗯,有時婚姻也能讓你擁有一個時代。       馬雲的擺渡人

馬雲和蔡崇信

就這樣,1999年7月,蔡崇信加入了阿里,擔任CFO(首席財務官),成為阿里的第19號員工。

蔡崇信加入阿里的第一件事,就是註冊公司,並為18位創始人每人準備了一份完全符合國際慣例的英文合同,詳細說明了股權和義務,還在黑板上給大家從最基礎的股權、期權、財務制度講起。

蔡崇信的這撥操作,對阿里來說至關重要,因為大家從一開始就在激勵、進入、退出等問題上達成了共識,避免了後期產生矛盾。

接着,蔡崇信開始解決阿里最重要的難題:沒錢

蔡崇信當時陪着馬雲到處找投資,結果接連找了38家,個個都被馬老師的口才折服,然後很乾脆地拒絕了他們,還有好心的投資人,把蔡崇信拉到一旁說:

你這麼好的條件,別不清醒啊……

哼,庸俗的投資人哪裡懂得什麼叫做偉大的願景。

有着偉大願景的馬老師每當向別人說起這段經歷,總是帶着一絲的不屑:

我們一連拒絕了38家投資公司。

我向來佩服這種挨打都很帥的男人,拍拍身上的土,然後笑着問你手打得疼不疼……

但是,馬老闆很快笑不出來了,因為公司連500塊的工資都快發不出了…..

關鍵時刻,蔡崇信找到自己的老友,高盛亞洲區主管林夏如,聽了蔡崇信的介紹,林夏如也決定去湖畔花園走一趟。

在聞過滿屋子的腳臭味後,他也被阿里團隊打動了。

1999年10月,高盛和阿里終於達成協議,5家機構投資阿里500萬美元,占股50%,其中高盛出資額為330萬。

馬雲終於有錢給大家發工資了。

有了高盛的背書,日本軟銀的孫正義也瞄上了阿里,想要投資。

但此時的馬雲覺得自己已經不差錢了,於是抱着無所謂的態度,沒帶商業計劃書,也沒有PPT,空着手就跑去和孫正義大談特談了一通「偉大的願景」。

結果孫正義恰好是一個喜歡聽「偉大願景」的人,才聽了6分鐘,就打斷激情演講中的馬雲,說:我要投資。

結果這一次,阿里拿到了2000萬美元的融資。

還好有這兩筆融資,不然阿里很難熬過2000年,因為那一年,互聯網泡沫泛起,資本寒冬襲來,無數互聯網創業公司死在了21世紀的開局。

阿里燒了幾年錢,再度陷入窘境,直到2004年,蔡崇信又為阿里籌集了8200萬美元。

在此之後,阿里才徹底「脫貧」。

在蔡崇信的帶領下,阿里先後併購了雅虎中國、高德、UC、圓通、優酷、餓了么,又在內部孵化出了支付寶、天貓、釘釘……

阿里不再是以前的阿里,馬雲也不再是以前的馬雲。

蔡崇信可能是至今為止,馬雲最意外,也是最重要的「擺渡人」。

馬雲經常會誇「十八羅漢」,說這個忠誠,那個勤奮,但回過頭來,他又會說:「像蔡崇信這樣的人,不可能在公司內部培養出來……」

在馬雲眼裡,蔡崇信和所有人都不一樣,因為他是天降的「財神爺」。

所以蔡崇信也成了馬雲之外,阿里唯二的永久合伙人。

2014年,阿里在紐交所上市,創下史上最大IPO記錄。馬雲依舊站在眾人中間談笑風生,而主導了此次IPO的蔡崇信,像往常一樣站在馬雲身後,默默地微笑。









4













就在阿里上市的前一年,馬雲跑到黃奇帆的辦公室。

當時黃奇帆擔任重慶市的市長,中午他倆一起吃面,黃奇帆問馬云:

「你現在有什麼困難?有什麼事還沒有做成?」

黃奇帆原本只是想和他談談人生,結果馬雲來了一句:「我想搞個貸款公司。」

黃奇帆說:「你是浙江的老大公司,貸款公司地方政府就能批,這有什麼難的?」

馬云:「我們浙江義烏、溫州這會兒小貸公司在整頓,全部凍結了。」

馬雲說這話是有歷史背景的。

當時,一場金融風波了席捲浙江,全國各地的街上都可以聽到一句話:

「浙江溫州,浙江溫州,江南皮革廠倒閉了,老闆黃鶴欠下3.5個億帶着他的小姨子跑了……」

當然,當時捲款跑路絕不只是做實業的黃鶴。

黃奇帆就說:「你如果到我這搞小貸公司,只要不搞P2P,我三天就幫你全部辦完。」

之後馬雲就在重慶辦了兩個小貸公司,一個叫花唄,一個叫借唄

現在螞蟻金服100億的利潤,其中有45億來自這兩家公司。

用黃奇帆的話說,這就是螞蟻「吃飯的家當」。

一位大領導曾說過:

一個人的成就要放在一個時代中去看,誰也不能脫離這個時代的紅利談成就。

我想「時代紅利」所指甚廣,既包括體制的支持,也包括社會形態的包容,更包括同處這個時代其他人的協同。

然而,當一個人身處巔峰時,也許已經很難分清自己的能量在其中的配比。

2017年,馬雲拍了個微電影,叫《功守道》。

在電影中,他化身高手,與吳京、甄子丹、李連杰等高人過招,並最終拿到了武林秘籍。

然而,影片的最後,卻發現這只是一場浮華春夢。

至此,馬雲終於實現了自己的武俠夢,只不過是通過另一場夢來完成的。

然而,能讓這麼多大腕陪自己一起來做夢,也是一件蠻浪漫的事……     馬雲的擺渡人

參考文獻:

《阿里巴巴和四十大道》, 趙先超

《這就是馬雲》,陳偉

《馬雲和他阿里帝國》,何加鹽

《商業經典案例課》,張瀟雨

《馬雲背後的那個男人》,十點人物誌

《馬雲舊事:「18羅漢」中的夫妻檔,彭蕾與孫彤宇在阿里的浮沉故事》,老方在互聯網

《今天,馬雲退休了》,第一財經周刊

發表評論

您的電子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