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的故事

 

 

2012年冬天,我去廣東清遠市處理一些事情。

 

在清遠龍塘鎮附近,夕陽西下時,我在一家工廠見到許多工人正在收拾一些亂七八糟的電子廢品,有電路板、打印機、顯示器等等,工人們的手指里滿是污垢,空氣里有不好的氣味陣陣傳來。

 

第二天在清遠石角鎮,我在偏僻的工業區住了兩天,見到許多中老年人在整理一些銅線,我很是好奇,問這些銅線是從哪裡來的,那些人說,是從美國來的,也有從韓國來。那裡已經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再生銅產業鏈條,大量廢銅從海外來,每拆解一噸銅線出來,成本是4700元,看銅價行情賺錢。

石角鎮靠再生銅艱難為生,2013年清遠回收的銅產量約為68萬噸,佔全國再生銅產量的38.6%。

 

我去石角鎮的時候,已經是清遠再生銅產業的夕陽光景,2005、2006年時,進口這些洋垃圾還有補貼,當時已經要收關稅,一個貨櫃20噸要收5萬元關稅,差的廢料只有40%的出銅率,好的廢料有60-70%的出銅率,已經較難盈利,到2014年,中德簽定了再生資源合作項目,落戶在揭陽,清遠便更落寞了。

 

而清遠龍塘因為靠近廣州,開車只需一小時,買不起廣州房子的人便落戶在此地,那裡有一處萬科的物業,2011年,廣州工作的住戶剛搬進去,一到晚上八點就會聞到一陣陣惡臭,令人頭暈腦漲,熏得人幾欲嘔吐。

 

那是龍塘的垃圾產業,為躲避環保檢查,在夜晚焚燒電子垃圾時的氣味。

 

這些電子垃圾自美國、歐盟、日韓過來,通過集裝箱跨海,從佛山三水港等沿海碼頭上岸,再運到清遠龍塘鎮,靠拆解工人粉碎、拆卸、焚燒,將垃圾里的銅和鋁分解出來。

 

龍塘鎮處理電子垃圾已有幾十年歷史,是歐美日韓電子垃圾的最後歸宿,高峰時這裡有10萬人靠處理電子垃圾為生,焚燒電子垃圾的灰燼堆成了兩座15米高的小山。

 

為了討生活,龍塘鎮的空氣惡臭難聞,填埋的洋垃圾要5.8億元資金處理才能恢復土壤正常環境,流經龍塘鎮和石角鎮的大燕河,電子廢物源污染物聚積向下游遷移,龍塘地區的雞肉、鴨肉、魚類也重金屬污染超標。

 

清遠沒有廣州和深圳的中高端產業鏈,要活下去,就只有默默承受了污染嚴重、利潤低廉的洋垃圾產業鏈條,但清遠龍塘、石角兩鎮的洋垃圾處理產業,還是向佛山人民學來的。

 

1980年代,佛山南海有個體戶從處理洋垃圾產業里發家,清遠龍塘和石角鎮因為靠近佛山,交通便利,才開始模彷彿山的致富行業,並搞成後面完整的產業鏈條。

 

曾經的佛山南海大瀝鎮與現在的汕頭潮陽市貴嶼鎮的污染情況,比這還要嚴重得多。

 

2007年,英國天空電視台報道了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貨輪,愛瑪.馬士基號在給歐洲運送完聖誕禮物後,調頭就將17萬噸來自英國的垃圾運到了中國,這些垃圾最後流入到佛山南海大瀝鎮聯滘村。

 

垃圾的故事

2007年前聯滘村當時的景況

 

來到現場的英國記者說:這裡煙囪聳立,冒着滾滾黑煙,垃圾堆成了小山,河涌里的水一片墨黑,惡臭撲鼻(虎門鎮中心那條河至今還是這樣,過河上的橋時我都是憋着氣飛奔過去),上面漂浮着各種垃圾,而且這些河水最終流向了下游擁有幾千萬人口的廣州。

 

在當時的聯滘村,村裡的垃圾回收處理點,分揀垃圾的婦女和小孩,在沒有任何防護措施的情況下,對垃圾進行分類。每天有250輛重型貨車將垃圾運進村,每輛車載重3噸,垃圾堆得比護板高出1到2米,開過去時捲起滾滾黃塵。

 

聯滘村一年能處理20多萬噸的洋垃圾,當時的垃圾山裡就有20萬噸廢塑料,50萬噸廢紙和紙板,工人們就在這些成堆的垃圾當中走來走去,將廢塑料挑揀出來融化再利用,燃燒時發出的陣陣濃煙刺激着人們的鼻腔,化學廢物則直接排入到河裡。

 

不過我們也要用辨正的思路看待問題,聯滘村處理垃圾一年的總產值是8.3億元,當地的民眾從分紅和股份中其實受益頗大。

 

天空電視台報道了聯滘村狀況以後,2007年當地很快進行了大整治,聯滘村當年的垃圾景象現已不復存在。

 

而汕頭潮陽市貴嶼鎮,現在還是電子垃圾的天下。

 

總人口14萬人的貴嶼鎮上,一共有21個村,300多家企業,3207家個體戶從事電子垃圾處理,本地就有8萬多人參與,2011年時,全鎮廢舊電子電器及塑料回收、拆解量達160多萬噸。

 

垃圾的故事

汕頭潮陽貴嶼鎮

 

貴嶼鎮內的電子垃圾分拆產業形成完善的產業分工,龍港、仙彭、仙馬幾個村主要從事廢舊塑料回收,華美、北林、南陽等村則以電子垃圾拆解為主。在拆解戶的院子里,往往幾千件手機主板、電腦硬盤等雜亂地放在塑料筐里,工人們將電源板放在電熱器窄小的吹風口下烘烤近兩秒鐘,便嫻熟地用鑷子將板上的各種芯片、電容、電極管等電子元器件取下,空氣里全是塑料的焦臭味。

 

小作坊拆解電子垃圾,先是人工拆分出鐵、銅、塑料、電路板,然後用碳火爐烤熔出電路板上的零件,如果有金子等貴重金屬,就用硫酸和鹽酸洗出來,這個叫“洗金”,如果燒出來有銅,就叫“燒板”。

 

酸洗的過程中污染極大,會揮發出大片蒸汽狀酸性氣體,很遠的地方都能看到煙霧,願意從事“洗金”的工人很少,人工成本比其它工種要大得多,經常有工人不明不白病倒,工人們都抱着“干幾年就不幹了”的想法從事“洗金”,當地兒童也因為當地污染導致血液內鉛含量嚴重超標,

 

貴嶼鎮被歐美媒體嘲笑是“地球上最毒的地方”,但它一年的電子垃圾拆解產值,能達37億元。

 

中國的清遠、佛山南海、潮陽貴嶼三個標誌性地方,默默地吞食着來自歐美髮達國家的各種垃圾,用環境污染和身體健康為代價,換取經濟上的發展。

 

那這些垃圾,到底是怎麼來到中國的呢?

 

 

 

過去20年里,全球56%的垃圾流向了中國。

 

從1992年到2018年,中國進口了1.6億噸瓶罐、塑料袋、包裝紙等廢棄物,其中全球72%的塑料垃圾流向了中國。

 

從歐美國家進口一噸報廢的手機,可提煉出100KG銅、1-3KG銀、0.2-0.3KG黃金,利益可觀,同時因為塑料行業受石油影響較大,為了降低成本,使我們的產品更有競爭優勢,廢塑料的回收再利用就成為產業鏈條上一門重要產業。

 

對了,貴嶼鎮很多電子產品最後都發到了華強北,所以有時候你們在那裡買到“便宜到讓人詫異”的產品時,不要覺得奇怪。

 

那為什麼這些垃圾最後都流向了中國,而不是其他國家。

 

第一是中國有龐大的工業系統需求,可以馬上變廢為寶投入到工業產業鏈中去,其他國家就是有這個能力,還要再轉出口一次,第二是我們有足夠低廉的人力成本,以及從業人口數量。

 

過去30年,基建狂魔全力開動時,機場、高速路、汽車……所有發展都需要金屬,這麼大的基礎設施建設,需要巨量的原材料,要想拿到最便宜的原材料,最好的辦法就是進口廢銅、廢鋁、廢鋼進行處理。

 

但污染還是會留下來,一噸塑料垃圾只有85%能回收,其它都會變成廢料處理掉,這些等待處理的廢料,會成為污染環境的重要原因—全世界的塑料垃圾,85%是發達國家產生,過去26年,72%的塑料垃圾來到了中國,中國迄今共消化了全球1億噸塑料垃圾

 

發達國家處理一噸垃圾的成本是400美元到1000美元,而中國處理垃圾的成本是10美元到40美元,如果一家英國公司負責處理垃圾,政府還會向這些公司發放巨額補貼,這中間就形成了巨大的利潤差。

 

於是英國或美國的垃圾處理公司,會先去向政府申請一個出口垃圾許可證,這個證香港很多公司可以搞定,拿到這個證以後,英國公司會說自己來處理這些垃圾,實際上就是簡單地裝上集裝箱,通過廉價的海路發往香港,但香港只是中轉站,垃圾主要會再轉送到中國內地,就是我們上面所講的清遠、佛山、潮陽(以前北方還有個文安縣)。

 

垃圾的故事

歐美各國垃圾及香港分發到中國大陸各地流動示意圖

 

英國或美國的垃圾處理公司不費吹灰之力,就把垃圾轉賣出去,賺取巨額利潤,接着再把自己包裝成耗心耗力的環保分子,去找政府要貼補,這麼容易賺錢的生意,簡直做夢都要笑醒。

 

而中國則負責付出代價,將這些垃圾消化掉,賺取這條產業鏈中最微薄的利潤。

 

但在垃圾的轉運過程中,發達國家還會動手腳,將一些毫無價值,或不可回收再利用的重污染物質,想盡辦法往中國擠。

 

綠色和平組織有毒污染防治項目處曾公布,垃圾商會採用謊報形式,將洋垃圾以別的名義報關,或者是夾帶流入中國。1993年9月,韓國7家公司以“其它燃料油”的名義,將1228噸廢舊物由韓國運抵南京港,實際上船上全是污水,醯性腐蝕性赦體等化工廢棄物。1995年6月,德國將678噸貨物運抵江西,說是廢塑料,其實是食品袋、飯盒、飲料罐等。2005年3月,荷蘭人向中國的54個集裝箱內裝滿了食品垃圾、塑料廢品、舊衣服、廢電池等生活垃圾,卻謊報是可回報塑料。

 

插一句,舊衣服也是當中一個利潤高昂的行業,許多垃圾商想盡辦法購進歐美人丟棄的衣服,清理後再賣到國內不發達的地區,成本幾乎為零。

 

 

 

既然垃圾只是一門普通生意,為什麼中國今天拒絕再進口歐美垃圾呢?

 

簡單一點說,是中國工業化已經到了一個台階,不再需要這些廉價的垃圾了。

 

中國成功的工業化,產生了大量的中產階級,倒逼國家進行改革,將污染嚴重的底層垃圾產業清理出去。

 

垃圾的故事

 

中國每時每刻都有人在完成階層跳躍,想看每個月有多少中國家庭步入富裕階層,只要看一下寶馬5系,奧迪A6,奔馳E級的銷量就可以,想看每月有多少中國家庭步入小康,只要看一下凱美瑞、邁騰、雅閣等車的銷量就明了了。

 

富裕起來的民眾無法接受再生活高污染的環境當中,解決了生存問題,下一步就是生活問題。

 

再加上中國經濟增速略微放緩,基礎建設不再像過去幾十年那樣瘋狂,對金屬、塑料等要求降低,以及民眾對高品質生活質量的需求,促使廉價的回收類產品正在慢慢失去主要市場。

 

而且,中國自己每年製造的垃圾也越來越多,剩下的垃圾產業鏈條足夠消耗掉國內產生的垃圾即可。

 

垃圾的故事

北京垃圾堆放場示意圖

 

我國從1996開始對固體廢物進口實行行政許可管理,每年調控進口品種和數量,主要是補一些我們急需的塑料原料、造紙原料、橡塑原料等等,現在我們進口的垃圾從沒什麼價值又污染嚴重的廢塑料、廢紙已經轉向了高價值又污染低的廢金屬上了,大多數固體廢物現在中國已經不進口了。

 

海外的廢紙、舊衣服、電子垃圾都開始失去市場。

 

至於歐美國家的垃圾……

 

垃圾的故事

 

在中國宣布不進口這些垃圾後,歐美就慌了,等於世界最大的垃圾進口國(光合法渠道一年進入中國的垃圾就有6000萬噸)對發達國家關閉了大門,他們的垃圾沒地方去了。

 

英國每年產生220萬噸塑料垃圾,其中是有50萬噸發到中國的,美國“最環保”的俄亥俄州,原先90%的垃圾運往中國,現在他們只能自己想辦法填埋掉(他們所謂的環保就是把垃圾運到中國,美國的固體垃圾1/3到1/2運到中國),澳大利亞原先每年向中國運出62萬噸電子垃圾,不知道他們現在有沒有熟練掌握“洗金”、“燒板”技術,新西蘭每年向中國運來的垃圾是5萬噸,現在中國不收了,下次《魔戒4》大戰索倫,可能會在雪山下的垃圾堆里進行了。

 

垃圾的故事

歐盟向世界各區域出口塑料垃圾百分比圖

 

歐美國家一定要保護好印度。

 

只求上帝保佑印度的經濟穩定發展,印度承接的工業產業鏈條,以及更廉價的人工,相信是足可以替代中國,成為歐美世界下一個主要的垃圾消化國的。

 

在這個交崗換位的過程中,難免有些摩擦存在的,比如加拿大就偷偷往菲律賓運垃圾,被杜特爾特威脅開戰(下篇就寫杜特爾特傳),這些垃圾最後還是乖乖運回了加拿大,幾年了,都不知道那些垃圾臭成什麼樣子。

 

韓國是全球最大的一次性塑料製品消費國,平均每人每年消費98.2公斤,這麼多垃圾,以前都是轉運到中國或東南亞國家,現在中國不接受垃圾以後,韓國在慶尚北道義成郡從去年12月開始燃燒垃圾,灰燼隨風飄散,下雪一般,但是燒了幾個月,垃圾一點都沒動靜,要燒掉全部垃圾,預計要5年時間。

 

韓國只好偷偷打着可回收塑料的名義將大量垃圾往東南亞國家運,2019年1月,棉蘭老島港口的51箱有毒垃圾被菲律賓人發現,又退回給了韓國。

 

感謝我們民族這四十年不屈的工業奮鬥史,使我們終於擺脫了低端產業鏈,不再成為歐美垃圾的傾倒場,也不用再看歐美人的臉色,做歐美的僕人,我們自己,就可以決定這些垃圾的命運。

 

 

 

我國自己產生的垃圾,也越來越多(那就顧不上你們洋人的垃圾啦)。

 

2017年,中國快遞行業包裝400億件,產生80億個塑料快遞袋,40億個快遞包裝箱,中國一天外賣訂單則是700萬單,每年消耗快餐盒40億個,方便麵碗5-7億個,一次性筷子幾十億雙。

 

回收一噸廢塑料可以回煉600公斤柴油,回收1500噸廢紙,可免於砍伐用於生產1200噸紙的林木。

 

我們平時生活中的垃圾,只要做好垃圾分類,去掉可直接回收的、不易降解物質,能減少垃圾數量達60%,還能有效降低可再生資源企業擺脫對洋垃圾的依賴,從源頭起步,幫助這些企業進入良性循性。

 

中國的垃圾分類從2000年開始就準備,沒想到快20年後,還是要採用罰款的制度來推進執行。

 

做為中國大陸最富裕的城市,如果連上海人搞不好垃圾問題,那全國就不用搞下去了,因此垃圾分類必須先從上海開始着手。

 

雖然這是一個痛苦的適應過程,但這也是我們民族必須經歷的自我進化。

 

上海人民請加油!

 

 

 

與其它義憤填膺的觀點不同,我不是太認同垃圾產業就代表着罪惡,我也沒有什麼聖母心表達憐憫或同情,這只是國際產業鏈分工中的正常一環。

 

但垃圾處理行業畢竟對環境和健康有巨大傷害,這是不可持續的毒品類行業。美國每年向我國出口的1725萬噸垃圾中,有200萬噸有毒垃圾。

 

垃圾的故事

2016年美國向中國出口垃圾量

 

慶幸的是中國完成了這一段原始積累,走到了工業鏈條更高層的位置,這其實是一段必須要走的路,中國的崛起沒有發動殖民,也沒有發起戰爭,是在和平環境里,靠着這一點點的堅忍,一點點的努力,才擺脫在可怕的低端產業鏈惡性循環。

 

而每當我們前進一分,那些喜歡美化自我的發達國家就要緊張一分。

 

世界的分工十分殘酷,國家強盛就可以肆意享受,並將垃圾拋給發展中國家,讓發展中國家的以微薄利潤犧牲青山綠水和健康。

 

當中國終於也拋下洋人扔過來的垃圾袋,並且自己認認真真做垃圾分類時,我相信歐美諸國的神色里,必定是百味陳雜的吧。

發表評論

您的電子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