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投資比分散投資哪個更好?

投資實證 #17 - 集中投資比分散投資哪個更好?

在實證中介紹過神奇公式的選股方法,最近有個朋友和我說:“我按照神奇公式的選股方法選了幾隻股票,最近虧了不少”,我問他:“為什麼是幾隻,你沒有構建一個30隻股票的投資組合嗎?”,朋友說:“沒有,我從排名前30的公司裡面選了5個我認為好的。巴菲特不是說過應該集中投資嗎?”。

“分散投資” 和 “集中投資”,一直在投資界有很大的爭議。按照現代投資組合管理理論,分散持有股票可以極大的降低投資組合的風險(波動),中國的古話也有:“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不過巴菲特確實批評過非理性的“分散投資”,注意,是非理性的、為了分散而分散的“分散投資”方式。他認為這是很多投資經理長期無法戰勝指數的原因之一。

我從網上找到了巴菲特批評非理性的分散投資的原話,實在太精彩,原封不動的摘錄於此。

我當然也希望有50個不同的投資機會,每個投資機會的年預期收益率(可能的投資結果與概率的乘積)都至少超越道瓊斯指數15個百分點。如果這50個投資機會相互之間並不相關(所謂相關是指一個投資機會的產生與另一個投資機會有關),我非常樂意在每個投資機會上平均分配資金,滿懷信心地等待合夥基金的最終投資業績超越道指15個百分點。

但事實並不如此。

我們非常努力才能發現為數不多的幾個有吸引力的投資對象,我所說的有吸引力的投資對象是指其年投資回報率至少可以超越道瓊斯指數10個百分點,這僅有的幾個投資對象的預期收益率的波幅可能相當大。

我們常常思考的一個問題是:“到底要投多少錢在排名第一的投資項目(按照相對收益預期值排序)上,要投多少錢在排名第八的投資項目上?”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這兩個項目的預期收益率的差距有多大,也取決於排名第一的投資項目取得較差收益率的概率有多大。兩項投資的預期收益率可能相同,但其中一項投資的收益率估計有0.05的概率低於道瓊斯指數15個百分點,另一項投資的收益率估計只有0.01的概率低於道瓊斯指數15個百分點。前者預期收益率的較寬波動幅度降低了集中投資的可能性。

實際的投資操作並不像以上所講的如此精確,但我們的任務就是根據確定的事實,基於各種經驗進行適當的推理,最終計算出各項投資的預期收益率。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將不可避免地受到理智和感情雙重因素的影響,這才是投資管理業務的內涵。不管你有沒有意識到自己進行了上述計算,長期的投資業績將客觀地評價你的計算能力。

我確信,任何一隻基金(不管是1,000美元還是1億美元),即使只將取得良好業績作為一個次要目標,也不會考慮擁有100隻股票。加入第100隻股票不僅降低了投資組合的整體業績,而且不能有效地降低投資組合業績波動的風險。

有些投資人在審慎分析各個投資對象後仍然堅持過度分散的投資策略,我稱這種投資策略為“各來一個的諾亞投資策略(Noah School Of Investing)”,這類投資人應該去駕駛諾亞方舟而不是進行投資。諾亞這麼做遵循了生物原則,但投資人這麼做就是偏離了數學原則

當然,其他人不理智的過度分散投資並不能證明我們集中投資的方法就是正確的,我們必須根據投資目標推敲自己的投資方法。最佳投資對象是預期收益率和可容忍期望值誤差的最佳組合,可選擇的投資對象的範圍越廣,實際收益率和預期收益率之間的誤差會越小,當然,預期收益率也會越低。

集中投資的策略很可能導致某一年或者某幾年的業績大幅低於分散投資的業績(當我談論“業績”時,指的是相對於道瓊斯指數的業績),但它很可能在以後年度帶來豐厚的回報。我相信這個投資策略將會提高我們的長期收益率。

事實已經證明了這一點,合夥基金相對於道瓊斯指數的優勢從1958年的2.4個百分點提高至1965年的33.0個百分點。與其他投資基金相比,你會發現我們相對道瓊斯指數的波動幅度非常之大。採用分散投資的方式或許可以降低波動率,但同樣也會降低合夥基金的長期收益率。回過頭看,我認為之前要是持股更為集中就更好了。

我認為這段話點明了投資管理行業的實質:評估各項投資的收益預期,根據評估結果分配資金

巴菲特採用集中投資,追求的是最優結果(目標的預期收益率)。但評估究竟是對未來的預測,即使像巴菲特和芒格這樣不世出的商業天才,也需要用能力圈、安全邊際來進一步提高評估投資收益預期的準確性。同時,他們也明白集中投資會帶來的短期內較大的波動,並坦然接受(想象一下,你能接受嗎?)。

同為格雷厄姆俱樂部的另一位傑出的投資人沃爾特·施洛斯採用的是完全不同的投資方法。沃爾特·施洛斯50年的投資回報率是年化16%(扣費前 23%)。他的投資組合非常分散,經常持有100隻以上的股票。施洛斯在被問到關於“分散”還是“集中”的問題時,回答非常簡單:“沃倫(巴菲特)這麼做可以,他判斷人很準確,判斷公司也很準確。我不行,因此我用另外的投資方法”。

雪球有一個大V – “管我財”,是施老的忠實信徒,我很喜歡他的投資哲學 – “低估分散不深研”,他運用施老的方法在A股和港股市場也長時間取得了非常好的投資業績。

回到之前文章開頭介紹的神奇公式,也是如此。喬爾的神奇公式選擇了放棄對於最優結果的追求,通過選取 30隻有共性的股票來降低隨機性的干擾。追求一個穩定的、可預期的收益率。

“集中投資”和“分散投資”都是對的,前提是,你知道自己在幹什麼。

自知之明,很重要。

發表評論

您的電子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