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是怎么丢掉江山的

说实话的文章,今天分享一篇很不错的文章吧。

1945年抗战结束,蒋介石作为中国战区统帅,其国际地位和声誉得到了空前的提升,而对内而言,拥有庞大的军事机器,合法的统治地位,美国人的物资支持以及从日本战败方接收的大量军需物资,也让他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其他的问题不过是都是小问题,至少在那个时刻,看不出他的统治有任何动摇的迹象。

汪精卫已经覆灭,冯玉祥已被驱逐,张少帅已被扣押,李宗仁和白崇禧就算蠢蠢欲动,但并不能逃脱他的掌控。纵有龙云这样貌合神离的地方军阀,也不过随手擒来,毫不费力。至于共产党,两个军的编制而已,能翻出多大浪花来。

如果有人穿越过去,告诉当时的世人,四年后共产党将会把蒋介石赶到岛上去。我想就是最乐观的共产党领袖,也多半会怀疑一下,没那么快吧。

一把好牌,怎么就这么快输的如此彻底了呢?

从事后来看,有时候你都觉得不可思议,这么多的优势兵力,怎么就被一点点啃没了,除了我们讲正确说民心向背外,在战争指挥中,那么多神操作都是怎么决策出来的,国民党就没有懂军事的人么?黄埔军校能培养林彪,陈赓,怎么就培养不出来国军将领了?其实要说人才,国军也不缺啊,孙立人,王耀武,胡琏,陈明仁,薛岳。怎么就突然都不灵光了?再比如曾泽生这样的,在国民党根本排不上数,一直被当作杂牌军炮灰的,结果起义之后就脱胎换骨,到了朝鲜战场也能有很不错的表现。

那,一切都归咎于信仰的力量么?还是另有原因?

话说,当年李德没有信仰么?博古没有信仰么?为什么他们带军队就不行呢?说到底,其实还是四个字,实事求是。

今天我们回看,用事后诸葛的方式,站在上帝视角,似乎是一边倒的战况,但在当时,蒋介石看到的战况,是怎样的呢?

至少在最初的几年,他所得到的情报和消息,是一个胜利接着另一个胜利。今天我们知道,共产党的战略是,不争一城一池的得失,消灭敌人有生力量,通过放弃一些骨干城市,寻求运动中歼灭敌人的机会。但国民党的战报,却是另一个景象,前线指挥官不断地夸大战果,掩盖损失,蒋介石看到的,一直都是共产党主力被击溃,疯狂逃窜的消息。当然,这里也包含不少我们谍报人员的杰作,但谍报人员最成功的伪装是什么呢?投其所好,让蒋介石不断沉迷在自己英明神武的幻觉中。所以,在相当时间内,相对于真正忠诚于老蒋的国民党将领而言,共产党的谍报人员更能得到那套体系的赏识和认可。

当年杜聿明提醒蒋介石,说国防部二厅厅长郭汝槐是共产党,
杜聿明觉得郭小鬼这么清廉也没有姨太太肯定是是共党,蒋说难道国民党就没有清廉的官员了吗?杜的这个论证,蒋公可是半点都不信。

真正忠诚的人,只会讲实话,但实话不一定让人爱听;而伪装忠诚的人,则更善于投其所好,每句话都能让领导舒舒服服。

那么,举个例子来说,莱芜战役,当时粟裕老总摆下口袋阵,准备对李仙洲军团下手,那么国军这边,战区指挥是名将王耀武,王耀武其实不糊涂,知道前面共军撤出临沂,其实没有受到什么重大损失,一定有所图谋,反复侦察,并认定共产党有所图谋,电令李仙洲后撤,向自己靠拢。但王耀武上面是陈诚。陈诚怎么看战局的呢?共产党主力在临沂已被击溃,疯狂逃窜,形势一片大好,电令李仙洲前进追击,不要失去消灭共军的良机。

可怜李仙洲,一会前进,一会后撤,粟老总的布置还没妥当,也不想贸然出击,就眼看着李仙洲一会钻进包围圈,一会钻出去,一次,又一次。前前后后,四次进出包围圈,也算是战争史上的奇观了。

王耀武急了,跑去找蒋校长评理,说陈诚再这么瞎指挥,就会出大麻烦。蒋公信谁呢?信陈诚,为什么呢?共产党主力被击溃,疯狂逃窜,这符合他的心理预期。

结果,李仙洲就这样兜兜转转又进了包围圈,而且,即便如此,最后发现遇到共产党埋伏的时候,王耀武电令他迅速回撤,当时仍然是有机会脱身的,此时共产党卧底韩练成将军突然阴了李仙洲一道,先是说军队走不动,要求休息,然后又玩战场失踪,浪费了李仙洲大量的时间,让李仙洲失去了最后逃生的机会,导致全军覆没。

那么最有意思的事情在后面。

李仙洲被擒,无话可说。

事实证明,王耀武的判断准确,指挥无误,连粟裕都很佩服。按照一般逻辑,蒋介石是不是应该说一句,“悔不用卿之言,致有此败,孤之过也。” 但并没有,蒋介石跑过去把王耀武痛骂了一顿,说他指挥不力,用人不当。哪说理去。

忠言逆耳,哪怕你是对的,也是错的。哪怕错误不在你,锅也要你背。这样的蒋介石,焉有不败之理。

更有意思的是,阴了李仙洲的韩练成将军,却“突破重重围堵”,顺利回到了南京,并参与了战败的研讨,不但没有遭到任何处分,而且得到了表彰和提升。继续在隐秘战线发挥巨大的作用。20多年后,特赦释放的李仙洲请周恩来解惑,当年自己六万大军苦苦挣扎不能突围,自己部下韩练成军长是怎么突围出去的?周恩来意味深长的说,韩将军在北京,你可以亲自去问他,李仙洲瞬间恍然大悟。

当然,韩练成将军是共产党优秀的地下工作者,但我们想想,他之所以在成功搞垮李仙洲军团后,还敢继续回去而且能够得到进一步的赏识和重用,依赖的是什么?投其所好,推诿责任。我们没有具体的资料说明他是怎么重获信任的,但根据蒋介石对王耀武的斥责内容,大概我们可以猜出来,在战败的研讨会上,他是如何指鹿为马的维护了领袖的声誉和形象,并且巧妙的把所有过错推卸给了前线指挥官。

如果你只想听自己喜欢听的,只想看自己喜欢看的,不肯面对与自己预期不一致的事实,你怎么能有正确的判断呢?

而反过来,共产党在解放战争期间,则充分尊重事实和数据,比如孟良崮战役,捷报传上来后,各个部队的歼敌和俘虏人数拿在手里,粟老总发现数字不对,严令前线部队继续搜查,果然在一个山沟里发现了隐藏的数千名国军士兵。这就是事实求是的成果,如果前线一阵浮夸,各种虚假战果,那么就很难取得这样的效果。

浮夸,自以为是,蒋介石就是这样丢掉江山的。而事实求是,则是胜利的法门。

真正忠诚的人,是讲事实,讲道理的。而那些投其所好,曲意逢迎的,往往别有用心。

我们曾经用这样的招数对待敌人,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果,但今天,我们身边出现这样的人,应该怎样面对呢?

新中国的七十年历史里,我们也经历过浮夸虚荣的教训,也享受了实事求是精神的发展红利。

但我们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但为什么屡屡都会犯同样的错误?因为每一次,总有人以为自己可以超越历史。

那些不让别人说话,不让别人讲实话的,历史上都是怎么定位的,翻翻史书吧。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