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1|壹
最近恒大的热度高,很多自媒体都收到了恒大的投诉信息。
有人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把文章删了;有人忐忑不安,被恒大投诉了怎么办,再三犹豫后删除了;也有人早就清楚、习惯了恒大的骚操作,置之不理的。
其实遇到这种事,不用着急。只要不涉及利益,纯粹就事论事,言之有物,且所言有据,压根不担心恒大的投诉。
心中坦荡,自然理直气壮,不搞黑公关的事,房企根本没法拿你怎么样,最多找关系关你小黑屋。
6月4日和5日,被恒大投诉两次。其中5日的投诉不久后恒大自行撤销了,4日的投诉,12日已被驳回。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恒大等房企的投诉水平很菜。只会一边以莫须有的理由和罪名投诉,一边又拿不出确切的证据。
以此次恒大的投诉为例,正确的投诉应该这么操作:1、详细罗列不实资料,并找出事实中的证据,一一对应;2、被投诉文章造成资本市场异常波动的证据、二者的关联。
方向不对,努力白费。到头来,还得罪了那么多自媒体,这年头,谁没有点脾气和血性?要不就强硬点,拿几个自媒体开刀,走一走司法。
房企品牌部的思维,一直都很老派,没能与时俱进。遇到点事就想公关、投诉。
这种操作在天机这行不通,公关就免了,别妨碍咱创作表达就行;恶意投诉的话,那就别怪咱反击,不能只准你挥拳,不准咱反抗,对吧?
NO. 2|贰
难道有息负债才需要还款?搞得好像无息负债不用还一样。
恒大集团2020年年报的数据,恒大总负债是1.6151万亿元,其中借款8133亿元,应付贸易账款及其他应付款项8017亿元。
最致命的是,一年内的有息无息负债高达1.1771万亿元。
这还是恒大在去年已经搞定近1300亿元债务投资的情况下,短期内还款压力依然巨大。
在1300亿元债转股事件后,恒大已经很难继续找人做战略投资了。上个月,又爆发了商票逾期兑付事件。后来恒大和盛京的传闻也愈演愈烈。
对此,恒大发了一则公告声明,声明天机已经解读过了,就不再重复。
个人认为,恒大在债转股事件和商票事件上,最大的损失,是信用“破产”。对于一家企业来说,最重要的莫过于信用。
先是债转股事件中,在金融机构中失了信用;后是商票逾期兑付事件,又在供应商中失了信用;如今,恒大又被曝失信于业主、客户等,拖欠购房者退房款、认筹金等信息。
恒大在六年前发起了的无理由退房活动,一直持续至今;在去年初搞线上卖房,5000元即可认筹等,陆续被曝出退款难、退款周期长等问题。






透过各案例,我们能看到的是:购房者在讨要退房后房款时,十八般武艺使尽,有时仍难以追回房款。
也没有明确说不给退,就是各种以大公司走流程需要时间等理由,拖着。在内部以高效办事著称的恒大,在对客户退款一事上,居然动不动以年为单位。
不知道恒大卖房的时候,能不能房子先卖,一年后再收首付款?
于是,我们在国足之外,看到了楼市版的退钱哥:rnm,退钱!

若占用客户的资金,一年后再退,那么多购房者的房款、认筹金等加起来,也是一笔巨款。最关键是的:
此外,拖欠渠道、员工等佣金的事,案例也很多,在此就不一一举例了。
若许老板的恒大是这么爱惜恒大“信用”这片羽翼的,那恐怕过不了多久,恒大一词,会成为一个笑料般的梗。
NO. 3|叁
恒大公告声明后不久,6月11日,恒大和中石化达成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的消息,就席卷各大媒体平台和朋友圈。

实在太缺利好的信息,才会把一个框架协议当利好,满世界地宣传。
泰禾出事前,表现得财大气粗,后来大伙才明白过来:越是缺钱,越不能让人看出来没钱,必须表现得很有钱,四平八稳的样子。
就算是最后出了问题,也统统甩锅给疫情,然后到处捞救命稻草,各种放烟雾弹,今天是和建发合作了,明天又是和哪家五百强企业洽谈了……被轮番打脸。
搞了一圈下来,依然不忘振振有词地自夸和葛洲坝合作了,万科入股了……
搞来搞去,后来大家都变聪明了:框架协议而已,压根没什么具体的合作事项,只是一个合作意向书而已,随时可以弃之不理。
在P2P全面清退之前,P2P中的巨头钱宝和平安银行不也签了框架协议并合作过嘛,当时还搞了个签约仪式;后来仔细看,才知道,原来是钱宝和平安的联名借记卡。
越是缺乏利好,才越要炫“利好”。扯虎皮拉大旗,常规操作而已。万科、龙湖、中海、保利等,低调得就像扫地僧。
反倒是福晟、泰禾、华夏幸福、蓝光、绿地、富力、恒大等房企,当初吹得生猛,结果……
说到这里,不由地替一些自媒体脸红,被现实的耳光扇火辣辣的,还能泰然处之,脸皮真厚。
对恒大来说,目前真正需要的利好消息,应该是引入了哪家战投,或从哪家金融机构新获取了XXX亿元贷款,又或者,跟哪家债权方达成了债务展期…..
当然,恒大和中石化的框架协议,对恒大来说,确实也算是个利好的消息,两家世界500强企业的强强联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