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大火,照亮了一個衰敗的台灣

1010日,台灣省高雄市鹽埕區的夜空,被2萬發絢麗的煙花照亮。

 

僅僅4天后,14日凌晨254,高雄市的夜空再次被照亮。

 

只是,這次照亮的夜空,是一座“城中城”大樓上的熊熊烈火。

 

大火釀成4641,創下了台灣單體建築火災死亡數量的第二記錄,上一次有這麼慘烈的傷亡,還是1995年的台中衛爾康西餐廳大火的6411傷。

 

很多人會說,這不就是一場普通火災。

 

錯了,這座“城中城”大樓,不是一般的大樓,這場大火,也大有玄機。

 

 

這座失火的“城中城”大樓,曾是台灣繁榮的象徵。

 

1981年,“城中城”大樓建成,由於地處黃金位置,很快成為高雄最繁華的地標性建築,就連高雄市政府,都只能屈居它的旁邊。

 

在那個黃金時代,大樓上有商場、高檔餐廳、電影院以及“娛樂場所”,天天人流如織,燈紅酒綠,這在80年代的大陸,是不敢想象的繁華。

 

可是,很快好景不再,2000年後,台灣傳統加工產業沒落,匯聚了台灣200萬傳統產業工人的高雄不斷衰落,淪為了台灣的“鐵鏽區”。

 

曾經的“城中城”大樓,一下子變得門可羅雀。到如今,這座大樓只剩一樓幾間便利店營業,2樓到6樓早已閑置,堆滿了雜物。7樓到11樓被打上隔斷成了200間群租房(21平)對外出租,每間租金1000台幣(250人民幣左右)。

 

由於租價便宜,租客魚龍混雜,樓道瀰漫尿臭味、蟑螂成群,甚至還有人悄悄死在這裡,直到屍臭味擴散才被人發現處理,這座樓在高雄成了有名的“第一鬼樓”。

 

租戶多為窮人和獨居老人,火災發生後,老人行動不便,很多都葬身火海,所以遇難者平均年齡高達62歲。他們就像韓劇《魷魚遊戲》中的人一樣,蝸居在繁華都市的陰暗角落,一個火星,都能讓無數人喪身火海。

 

 

高雄“城中城”的大火,只是台灣衰敗的一個縮影。

 

事實上,台灣從“錢淹腳目”的年代,衰敗到到如今“又老又窮”的疲態,僅僅用了二三十年。

 

台灣經濟的騰飛,起源於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當時的台灣利用勞動力豐富廉價、航運便利等優勢,大力發展外向型的產業,從七十年代到2000年,台灣省GDP年均增長 8.8%,經濟規模增長近27倍,居“亞洲四小龍”之首,而且傲視大陸。2000年,台灣省GDP2900多億美元,而大陸僅為1.3萬億美元,台灣排全國各省第一。

 

但是從2001年開始,台灣經濟發展開始大幅度放緩,到了2015年,台灣GDP只增長了0.8%,而同期的韓國是2.8%,新加坡2.2%,香港2.4%

 

從此,台灣經濟一直在“四小龍”中墊底。到了2019年,台灣連鄰居福建都比不過了,不說增長率,就連GDP都被福建超越。

 

經濟的疲敝帶來的是社會發展的停滯,基建長期得不到更新,大量房屋已經年久失修,政府又無力推動棚改,所以像“城中城”大樓這樣的舊房非常多,幾乎達到了建築物的一半,哪怕經濟最發達的台北信維地區,也存在不少這樣的危房。

 

台灣文化上的衰落更明顯。

 

翻翻微博超話你就會發現,排在上面的明星,都是來自河南、海南、四川、浙江、湖北、重慶、湖南等等,除了20年前成名的周杰倫,就沒來自台灣的了。

 

就連作為台灣電影輝煌時代象徵的金馬獎,都成了大陸人的舞台。從2014年到20185年時間,大陸電影就拿了3次最佳電影獎,而大陸男明星更是連續5年都榮獲了影帝稱號。

 

無數台灣明星為了生存,只能來大陸發展剛剛過去的國慶節,有42個台灣藝人通過微博發聲、在央視晚會獻唱等形式為祖國慶生,可是等到台灣的“雙十節”的時候,這些藝人都噤聲了,惹得綠媒氣急敗壞。

 

而台灣的年輕一代則上升無望,據台數據統計,台灣工資已經停滯近20年。2019年台灣新畢業的大學生的平均工資為新台幣22,也就是人民幣5000

殘酷的現實是,20年前台灣大學生平均工資也是這個水平,20年沒漲工資。

 

工資停滯的原因很簡單,台現有產業受限於島內市場規模,只能勉強維持,在低利潤的困境下,也不易為員工加薪,薪資不就停滯了。

 

明明經濟一團糟,但台灣當局仍然吹捧經濟奇蹟,無非是靠電子產業在強撐。但電子產業鏈條短,受惠於電子產業的人口少,電子產業成了少數巨富的遊戲。

 

台積電看似能賺很多錢,但大部分都是給外國人賺的,目前台積電前十大股東中半數以上是外國機構和外國個人,累計持股佔比高達79.67%

 

也就是說,台灣電子產業就算再賺錢,也無法帶動底層人民富裕。

 

再加上資本驅動台積電代工廠推行自動化生產,電子產業吸納的勞動力越來越少,導致台灣失業率大幅增加,年輕人只能窩在“井里”,根本看不到希望。

 

台灣年輕人的選擇只有兩條,一是來大陸發展,小米、華為、阿里巴巴、騰訊、百度,能夠提供比台灣高三四倍乃至十倍的薪資。目前,台灣2300萬人口,有200萬都在大陸工作和生活,這200萬都是台灣的精英,是勞動大軍的主力。

 

另一條,留在台灣,被民進黨洗腦仇視大陸,天天在“皿煮自由”的光環下自我陶醉,在境外媒體上以黑大陸為業,再在政府的默許下開始搞電信詐騙,目前台灣近10萬人靠電話詐騙為生。

 

一個這樣的台灣,怎麼可能會有未來?

 

 

台灣為何會淪落到現在這個樣子?

 

某種程度上說,這是台灣作死結果。

 

台灣當年為什麼會崛起?一是眾所周知的政治原因,台灣受到了自美國和日本的產業扶持,優先發展低端勞動型產業,並以此實現了工業化。二是趕上了百年難遇的歷史機遇,80年代美日半導體爭端如火如荼,美國全力扶持自己的新小弟,給了台灣大量技術和產業轉移,才讓台灣的電子產業在這個時期適時崛起。

 

所以,台灣之所以崛起,是因為趕上了風口,而不是自己真的有多厲害。

 

然而,世界不是一成不變的。

 

2000年後,台灣的勞動力優勢和地緣優勢逐漸消失,但台灣渾然不覺,依然陶醉在昔日“經濟霸主”的榮光里,仍以老眼光來看待世界,所以才會鬧出“茶葉蛋”“吃田鼠”等笑話。

 

可隨着大陸先承接發達國家產業轉移,然後迅速白菜價佔領全球市場,台灣赫然發現,原來自己引以為傲的紡織品、塑料製品、橡膠製品產業已經徹底被大陸所碾壓,就連富士康都跑到大陸設廠去了,就算台積電堅持把最核心的加工業務放在台灣,但又能吸納多少勞動力?

 

所以目前在台灣,除了台積電,已經基本沒什麼大型企業了,而新興產業的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5G和人工智能技術,在台灣幾乎很難看到。

 

不是沒人看到台灣的危機,馬英九時期就推動了幾大政策,一是自由行,讓大陸遊客到台灣,拉動台灣旅遊經濟。二是水果入大陸,如今鬧得沸沸揚揚的菠蘿和蓮霧,就是那個時代大陸和台灣簽下的協議。三就是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和服貿協議。

 

服貿協議通俗地來說,是一份相互開放服務業市場的協議,兩岸市場開放包括商業、通訊、建築、分銷、環境、健康和社會、旅遊、金融等眾多服務行業。

 

在這份協議中,大陸給足了誠意,比如大陸向台灣開放服務業子行業80個,這可比當年大陸加入WTO時承諾開放的還要多,特別是在關係經濟命脈的金融領域,大陸都承諾對台灣開放保險業1項、銀行業6項、證券期貨業8項,這為利差極小的台灣金融業提供了一個潛力巨大的新市場。

 

而台灣僅向大陸開放64個子行業,遠遠低於台灣加入WTO時的承諾。

 

如果台灣真的搭上服貿協議這個末班車,那麼台灣經濟還有救,可以依靠大陸經濟發展帶來的巨大市場,拿着遠超日韓的優惠政策,享盡充足紅利。

 

民進黨深知,服貿協議會讓兩岸經濟關係更加緊密,所以編造了“大陸勞工來台搶飯碗,影響台灣500萬就業人口”“簽署協議將導致美容、出版、旅遊等行業出現倒閉潮”、“大陸國有銀行將攻陷台灣金融業”等謊言,煽動台灣年輕人掀起了轟轟烈烈的“太陽花”反服貿運動,最終馬英九黯然下台,服貿協議也不了了之。

 

就這樣,民進黨親手毀掉了台灣的未來。

 

 

台灣還有救嗎?有,唯一的救命稻草,就是大陸。

 

我們都還記得,蔡英文上台後,搞出了個“新南向政策”,簡單來說,就是覺得經濟太依賴大陸,對自己搞獨立不利,所以想和大陸“脫鉤”。

但台灣地狹人稠,只能搞外向型經濟,商品不賣給大陸賣給誰呢?台灣就盯上了東盟、印度以及澳大利亞、新西蘭等18國。

 

為了這個“新南向政策”,台灣當局不但限制台灣企業投資大陸,鼓勵台灣企業到越南、印尼、馬來西亞設廠,還在貿易、旅遊等方面提供了大量的讓步和補貼。

 

但這種為政治目的服務、違反經濟規律的政策搞了幾年,台灣與東盟各國的經貿往來卻產生了“越補貼,越衰退”的情況,2020年台灣對“新南向”18國出口成長率僅為0.3%,還不如馬英九時代的4.8%。

 

向外投資的產業更是損失慘重,2014年,大批台灣在越南的企業被越南民眾打砸,2021年越南、馬來西亞、印尼德爾塔疫情爆發,一大批台資企業更是關停的關停,倒閉的倒閉,一直到現在還處在停工狀態。

 

所以台灣回過頭來看看,政治穩定、基礎設施完備、防疫成效好、適合投資建廠的地方,除了大陸,沒有第二家!

 

大陸不但基礎條件好,優惠措施也足夠。2018年和2019年,大陸分別實施了“31條惠台措施”和“26條惠台措施”。其中,12項涉及加快給予台資企業與大陸企業同等待遇,19項涉及逐步為台灣同胞提供與大陸同胞同等待遇。

 

很多人對惠台政策有微詞,認為這是在讓台獨勢力“賺買武器拒統”的錢,其實這個問題應該辯證來看。民進黨當局想要什麼?他們希望的是“新南向政策”,兩岸不交流、不往來,和大陸脫鉤。讓兩岸經濟聯為一體,是民進黨當局不願看到的,也正是我們要積極做的。

 

惠台政策是個陽謀,民進黨當局能看明白,但無法破解。比如民進黨的脫鉤脫了幾年,2020年台灣對大陸(含香港)出口額卻增長到了1514.52億美元,創歷年新高,同比增長14.6%,佔台灣總出口額的43.9%,隨着台灣的經濟對大陸的依賴比重越來高,就算台灣當局想與大陸脫鉤,嘗到了惠台政策甜頭的台灣民眾也是很難再由奢入儉的。

 

更何況,鼓勵台灣產業進入大陸同樣是個雙贏的買賣。上世紀60至70年代,台灣產業是以製鞋、紡織服裝、雨傘、石板材、自行車、體育用品、文化用品為主,到了90年代,這些產業迅速向江浙、福建、廣東轉移,最終成就了中國小商品市場的繁榮,直到如今,義烏小商品的供貨商如果追溯源頭的話,大多都能追溯到台資上。

 

在那個年代,台灣企業經驗豐富、善於開拓國際市場。而大陸的土地、水電、運輸、人力等生產要素便宜,再加上大陸市場廣闊,消費能力迅速增長,所以在相當長一段時期內,這都是個成功的模式。

 

當然,現在大陸已經看不上這些產業,台灣企業在這些行業也不再有優勢,但在電子、石化、機械等行業上,大陸和台灣仍有着巨大的合作前景,如果台灣能抓住機遇繼續進行高端產業的轉移,再次複製一次90年代的輝煌也不是夢想。

 

台灣不想轉移咋辦?其實這已經不是台灣想不想轉移的問題了,而是生存與死亡的問題了。

 

2020年,中國加入了東盟發起的自貿區RCEP,涉及東盟十國,邀請中日韓三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和印度六個對話夥伴國參加,這些國家都與台灣的主要經貿夥伴高度重合,佔台灣貿易總量的59%。

 

可RCEP偏偏把台灣關到了門外。在RCEP里,大家互免大部分關稅,但是台灣向RCEP成員國出口卻要繳納巨額關稅,如果台灣不把產業轉移到大陸,那麼未來不但要面臨巨大競爭衝擊,還有被邊緣化的風險。

 

就算台灣抱着台積電這個王牌苟延殘喘,其實好日子也過不太久了。

 

別看現在台灣代工業在全球佔到了63%,但這已經引發了美國的覬覦。先是逼台積電在美國投資400億美元設5nm生產線,然後又逼台積電交出商業機密數據。目的,就是想把高端芯片製造業引回美國,或者直接吃掉台積電,藉此來實現控制全球芯片供應鏈的目的。

 

顯然,在美國超發貨幣的當下,美元光靠石油穩定已經不夠了,最值錢的芯片就成了最佳選擇,只要芯片和美元掛鈎,美元就能實現保值。

 

到那個時候,美資控股的台積電走了,台灣怎麼辦?

 

普天之下,除了大陸,還有誰能救台灣?

發表評論

您的電子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