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2020年了,公知還能把鴉片戰爭的強盜洗白成英雄?

前段時間,有部畫風清奇的紀錄片,叫《通往北京的道路》,在網上引起了爭議。

這部紀錄片講了五個在中國近代史上有一定影響力的五個外國人的故事: 

英國駐華全權公使威妥瑪;清朝“海關署署長”赫德;北大“第一任校長”丁韙良;泰晤士報駐華記者莫理循;燕京大學創始人司徒雷登。 

都2020年了,公知還能把鴉片戰爭的強盜洗白成英雄?

(豆瓣一度高達8.4分) 

結果,這部片子播出沒多久,就因為片子的價值觀歪到了天邊,被網友們點名批評,舉報了。 

現在,它在視頻網站上和豆瓣上悄悄下架了,甚至在百度完全搜不到與其相關的任何信息,簡直像是從未存在過一樣。

什麼價值觀會把網友氣成這樣? 

這部片子的5個主人公,都是當初帝國主義國家在中國攫取利益的代言人,然而,在這部片子里,主創團隊卻把他們吹得天花亂墜,在中國攫取利益變成了做好事、不平等條約變成了外國想要和中國平等而做的努力、外國人隨便做點什麼都成了為中國做了貢獻。

用網友的話來說,這部片子其實就說了一件事——雖然我強姦了你,但我是為了你好。 

都2020年了,公知還能把鴉片戰爭的強盜洗白成英雄?

 1

 稍微有點歷史常識的朋友,估計都會被這部片子氣笑了,因為他的“公知味兒“實在是太沖了。

比如,在講英國駐華公使威妥瑪的時候,片子用了很長的篇幅講他對漢語無比痴狂,甚至為了學漢語自己發明了一套拼音方法,為中外交流做出了極大貢獻。 

都2020年了,公知還能把鴉片戰爭的強盜洗白成英雄?

(就是那個把蔣介石讀作常凱申的“威妥瑪拼音”) 

於是,片子的主創就盛讚,正是因為有了威妥瑪,所以漢語才有了四個聲調。 

都2020年了,公知還能把鴉片戰爭的強盜洗白成英雄?

(洋大人說漢語有四聲,於是漢語就有了四聲) 

然而事實上,早在南北朝時期,漢語就已經有了“平上入去”四聲的說法。威妥瑪靠着幾年的努力,就搶走了超越中國文人幾千年的積累,這片子的主創我是真的服。 

到了講威妥瑪隨着英軍入侵中國的時候,主創們又把筆墨集中在清廷堅持讓外國使節行跪拜禮,拒絕讓外國公使常駐北京上。 

片子說,正是因為清廷的這些問題,導致外國使節們很不高興,沒有看到清廷的誠意,這才讓帶兵打進北京一把火燒了圓明園。 

所以,“與其說是圓明園的焚毀標誌着中國的百年屈辱史,不如說它是雙方無法互相理解的一種象徵,這些誤會都可以被避免。” 

聽聽,火燒圓明園在他們這裡不但不是帝國主義的罪行,反而成了中國人的錯?

你燒了我家院子,搶了我家東西,殺我家人,原因是我對你產生了誤會? 

我要真理解你是不是應該自己一把火燒了自己院子讓你心裡平衡,然後把財物閨女打包寄給你還包郵?這樣就省得你出兵髒了你的手?

都2020年了,公知還能把鴉片戰爭的強盜洗白成英雄?

到了列強強迫大清簽不平等的《天津條約》時,片中只講了這個條約允許派駐公使,其餘的通商、修改關稅、最惠國待遇、賠款、甚至鴉片合法化一律避而不談。 

列強用武力打開了中國市場的大門,腐朽的清廷成為了列強統治的代理人。 

這個伴隨着屈辱和血腥的過程,在主創團隊嘴裡,變成了只是向中國求平等,不是什麼侵略。 

最終,威妥瑪讓清政府和它的臣民改變了對外國的錯誤看法,承認了中國和英國是平起平坐的國家。

威妥瑪這個“英國在華利益的最高代表”,搖身一變成了幫助中國人“啟蒙”的大救星。 

都2020年了,公知還能把鴉片戰爭的強盜洗白成英雄?

另一個吸食中國人民骨髓的外國人,海關總稅務司赫德被洗白的更離譜。 

在片子里,他成了一個幫助中國減免債務、融入世界市場的無私英雄。 

都2020年了,公知還能把鴉片戰爭的強盜洗白成英雄?

歷史上,自1865年赫德出任清朝的總稅務司之後,清朝就走上了瘋狂抵押自己各項稅收的道路。 

1895年,清朝為了《馬關條約》給日本的賠款,向法俄借款1億兩。作為擔保,清朝第一次壓上了自己的海關稅收。 

赫德是英國人,他當然希望清政府的海關稅收不要給法俄,最好給英國。 

所以第二年,赫德就極力促成了英德洋款:清朝也向英德借款1億兩,英國滙豐銀行作為清朝海關的“代理銀行”參與承借。清朝馬上第二次壓上了海關稅收作為擔保。 

一份海關稅收被擔保了兩次,法俄當然不高興,但英國通過赫德這邊的操作,跟法俄明爭暗鬥了兩年,最終擊敗了法俄。 

都2020年了,公知還能把鴉片戰爭的強盜洗白成英雄?

1898年清政府續借英德洋款,再借1億兩白銀,還被迫承諾“海關稅務司職位永遠由英國人擔任”。 

這下,赫德雖然是清政府的僱員,但是中法俄都無權罷免他了。 

紀錄片里所說的赫德“幫助中國完善海關制度、融入世界市場”。真相其實是赫德收上來的錢都是來償還英國債務的,給祖國母親收錢,自己還能拿好處,赫德可不得賣力嘛? 

後來,清朝還抵押上了商貿最繁盛的蘇州、淞滬、浙東、九江等地的商品稅,以及產鹽區湖北、安徽的鹽稅,這些借款均由赫德促成經辦。 

大家熟知的最為屈辱的1900年“庚子賠款”,更是赫德畢生的“最高傑作”。 

紀錄片中提到,赫德的“功勞”,是讓入侵的八國都簽署並承認了《辛丑條約》,主創們認為,這下清廷不用和八個國家分別簽八分條約了,只用簽一份,維護了中國的統一,赫德對中國有功啊。 

都2020年了,公知還能把鴉片戰爭的強盜洗白成英雄?

但事實上,大家都知道,當一個人欠下了巨債的時候,逼着他還債是一部分,保證這個人別死了也很重要。 

如果清政府沒了,或者分裂了,人死債消,那帝國主義們豈不是虧了? 

所以,在當時,要讓大清償還賠款,而又不至於“亡國壞賬”,維持中國的統一,抵押大部分的財政和稅收慢慢吸中國的血,是最符合帝國主義利益的選擇。 

赫德和他背後的英國作為中國海關的領導,這些錢一定會從他的手裡過。 

在赫德的建議下,全國的鹽稅、房屋稅和地丁銀都被壓上了,還不夠,就加上茶糖煙酒和藥品稅,還是不夠,就原地在稅率上再加上三成。 

都2020年了,公知還能把鴉片戰爭的強盜洗白成英雄?

4.5億兩白銀,39年還清,在赫德的手上,大清的海關徹底淪為了帝國主義壓榨中國人民的工具。 

赫德從中獲得了什麼好處?他成了英王的准男爵、清廷的太子太保、還得到價值500萬兩白銀的“抽血費“。 

這樣一個殘忍的殖民者,這部片子給了他一個什麼樣的評價呢? 

主創們叫他我們的赫德,英文直譯是“中國人的赫德”。 

都2020年了,公知還能把鴉片戰爭的強盜洗白成英雄?

這就好比,赫德為帝國主義創造了一整套抽血工具——近代化的稅收、統計、浚港、檢疫制度,以及郵政、鐵路等先進的交通系統,讓帝國主義更方便地抽取大清的鮮血。 

結果,這幫主創現在指着當年赫德造出的“抽血工具”,盛讚他的針管真粗,真先進,真衛生,讓當時落後的中國沒有因為感染而死,真是太厲害啦! 

都2020年了,公知還能把鴉片戰爭的強盜洗白成英雄?

2

 還有丁韙良司徒雷登,客觀來說,他們對於中國近代教育起步確實是有貢獻的。

 但是,這並不代表他們就是“中國人民的朋友”,他們的行為和後來美國搞的“庚款興學”一樣,表面上退還賠款,來華搞教育,其實是希望通過教育手段實現文化擴張、從知識和精神上支配中國未來的一代人,在未來為他們謀取利益。 

都2020年了,公知還能把鴉片戰爭的強盜洗白成英雄?

細細看下來,你會發現,這部片子講故事的套路其實十分簡單:

先將中國的近代歷史切割解構,然後只摘出這些外國人為中國現代化“做出貢獻的英勇事迹”,從日記和歷史記錄的字縫裡捕風捉影營造出“同情中國人”的人設,最終拼湊出5個外國人不遠萬里來到幫助中國現代化的“勵志故事”。

而他們所謂的“勵志”背後中國人民的血淚,就此消失不見。 

而且,這部片子在這個時候拍出來,不僅僅是為了給歷史洗地,還有更深層次的含義。 

這部片子是香港公司出品的,大陸的拍攝團隊,跨越中國、香港地區和英聯邦國家的學者,他們共同拍攝了這一部《通往北京的道路》。 

從表面來看,這是在解構中國百年的屈辱史,無視了主要矛盾,只摘出洋人的勵志故事,以後來人的眼光,批判了愚昧的清政府、民國政府和廣大的中國人民,歌頌洋大人的豐功偉績。 

都2020年了,公知還能把鴉片戰爭的強盜洗白成英雄?

同時,它也在片子里暗示——現在的中國還是愚昧落後的,還是需要洋大人來啟蒙的,拒絕被西方世界打劫就等於閉關鎖國。 

而某些知識分子當帶路黨的行為,不但不是賣國,反而是為中國好。

五位走在通往北京道路上的“洋大人”曾經入主北京,對中國的經濟政治產生了巨大的“幫助”。

那麼在現代,“衛道士”們正在幫洋大人重新踏上“通往北京的道路”。大家不要懼怕,他們在做“善事”。將“教團”形象進行重塑,這便是這部片子的現實目的。 

正是在這種背景下,2020年初《通往北京的道路》以書和紀錄片的形式走進市場。甚至一度在某些視頻網站付費觀看。 

都2020年了,公知還能把鴉片戰爭的強盜洗白成英雄?

(自明朝以來北京開始成為中國“政治和權力”的代名詞)  

都2020年了,公知還能把鴉片戰爭的強盜洗白成英雄?

(用義和團運動映射“改革開放40年”) 

毛主席在《別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曾說: 

中國還有一部分知識分子和其他人等存有糊塗思想,對美國存有幻想,因此應當對他們進行說服、爭取、教育和團結的工作,使他們站到人民方面來,不上帝國主義的當。 

毛主席這段話不是沒有所指的,在七十多年前,這樣的知識分子其實在中國廣泛存在,因為他們上的是美國的教會學校,從小到大學的都是美式民主的那一套,天生就親近帝國主義,不由自主地為他們說話。 

都2020年了,公知還能把鴉片戰爭的強盜洗白成英雄?

(作者庄秋水的言論) 

之後,我們趕跑了司徒雷登,改造了教會學校,切斷了帝國主義的遺毒。

但今天,隨着信息時代的發展,這些對美國存有幻想的知識分子再度捲土重來。《通向北京的道路》主創團隊肯定不乏這樣的人,大家在自己的生活中肯定也見識過這種人。 

在他們眼裡,“被列強踢開國門”這件事並不是屈辱的。他們甚至要讓更多的中國人“放下屈辱的心態”去審視這段歷史。 

他們覺得中國近代史的開端,是外國人用槍炮武力為其他國家送來了“先進技術和民主自由”。 

他們明明都受過良好的教育,偏偏卻極其愚蠢地相信,一個在疫情中做得和印度一樣爛的國家,連自己國民的生命都不愛的國家,不遠萬里來中國是為了中國人民好的。 

都2020年了,公知還能把鴉片戰爭的強盜洗白成英雄?

3

為什麼持有這種觀點的人會層出不窮呢?

因為從本質上來說,西方世界的“普世價值”傳播的過程,和他們宗教的傳教過程是一樣的。 

世界上現在最大的宗教不是什麼天主教基督教,而是“自由民主”神教。

和絕大多數宗教傳播的方式一樣,“傳教”是以拉人入伙的形式開始的,接受信息更為高效的“精英階層”首當其衝,成為了“入教”的第一批人。 

某名牌大學的教授,某媒體的大記者、大主編,某些大作家。高級背景的知識分子們大批入教。 

對於深信“教義”的人來說,事實、利益、立場全都是不重要的,只有教義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教義和現實違背了,那麼不是教義的問題,而是現實的問題,現實需要反思。

都2020年了,公知還能把鴉片戰爭的強盜洗白成英雄?

西方世界工業化、現代化帶來的好處,通通都歸結為西方信了“自由民主”神教帶來的“好處”。 

在西方強大的政治、經濟、軍事影響力作為現實的佐證下,這個教義可以忽悠不少人。 

都2020年了,公知還能把鴉片戰爭的強盜洗白成英雄?

(當年美國林立的高樓就是民主自由最好的背書) 

而作為“傳教士”的公知,精英階層,自然而然就成了高人一等的,在他們眼裡,普通民眾都是矇昧無知的,亟需他們啟蒙。

然而,中國曆來不是一個宗教國家,在現代中國,唯物主義才是很多中國人唯一的信仰。  

都2020年了,公知還能把鴉片戰爭的強盜洗白成英雄?

(為美國在全球的軍事霸權唱讚歌) 

在這些傳教士們精心包裝糖衣炮彈的時候,今年的現實讓《通往北京的道路》變成了一個笑話: 

他們精心摘出歷史,訴說著英國人威妥瑪帶中國融入了世界外交舞台的美好故事;而如今,美國和英國卻正想極力退出這個舞台,故步自封。 

都2020年了,公知還能把鴉片戰爭的強盜洗白成英雄?

(美國先後退出了TPP、巴黎協定、教科文組織和世衛組織,英國脫歐) 

他們訴說著英國人赫德帶讓中國融入了國際市場的美好故事;而如今,美國和英國卻豎起了貿易保護主義的高牆,瘋狂封殺中國企業和產品。

都2020年了,公知還能把鴉片戰爭的強盜洗白成英雄? (今年華為、抖音先後遭到美國的封殺,英國停用華為5G設備) 

他們訴說著澳大利亞人莫理循懷着深刻的同情,通過真實新聞報道化解中西方誤會的故事;而如今,美國為首的五眼聯盟正在糾集眾多反動媒體瘋狂向中國甩鍋。 

都2020年了,公知還能把鴉片戰爭的強盜洗白成英雄?

(澳大利亞記者在外交部記者會上瘋狂陰陽怪氣) 

他們訴說著美國人丁韙良為中國教育帶來的貢獻的美好故事;而如今,美國卻在新冠疫情下,不遺餘力的驅逐的中國在美的留學人員。 

都2020年了,公知還能把鴉片戰爭的強盜洗白成英雄?

(美國曾揚言驅逐上網課的留學生) 

他們訴說著美國人司徒雷登是半個中國人對中國無比熱愛的美好故事;而如今,美國卻驅逐了中國駐休斯頓領事館的外交人員。 

都2020年了,公知還能把鴉片戰爭的強盜洗白成英雄?

(美國國旗在成都降下了) 

中國人民已經意識到,中國的發展、崛起,得益於中華民族族意識的集體覺醒,得益於中國艱難推進的工業化進程,而不是什麼外國人的“恩賜”、“獎賞”。 

《通往北京的道路》如今的推出,已經起不到他們想要的“啟蒙”、“傳教”的作用,反而更像是一座墓碑,一個記號,昭示着中國曾經有這麼一批自由派的走卒。

1900年庚子年,八國聯軍侵華,如今2020年,同樣是一個“庚子年”。 

120年過去了,清王朝早已經在墳墓里化成了灰,如果有人想要懷念那個大清,懷念當年那群“傳教士”,想要再找回當年的感覺,那就讓他們跟着那個腐朽的清王朝一起發霉變質,被掃進垃圾堆吧。 

都2020年了,公知還能把鴉片戰爭的強盜洗白成英雄?

參考資料:

B站 一馬當先陳玉成《知名學者為何站台侵華電影,中國近代史上的不平等條約到底有多嚴重》

觀察者網《列強侵華“有功”?這部紀錄片為什麼會下架》

觀察者網《沈逸:美領館跑路,中國“精英”哀傷,美國網絡輿論戰的套路你get到了嗎?

陳琨《晚清時期美國“庚款興學”政策研究》

發表評論

您的電子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