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熔斷背後:股市300年,十次大崩潰

人的一生雖然漫長,但關鍵節點卻寥寥無幾,世界經濟亦是如此。
1720年,南海公司發行的大量股票陷入了瘋狂的暴漲暴跌,如絞肉機一般兇殘的股災爆發,經濟陷入了一場史詩級大混亂。
史稱南海泡沫 South sea bubble。
大科學家牛頓沒能壓抑住暴富的衝動,也帶資入場,一頭扎進了茂密的韭菜叢,最後血虧20000英鎊。
眨眼間就實現了階級流動。
暴富不容易,破產一出溜。
事後,牛頓留下了悔恨的淚水,喃喃道:我能算準天體的運行,卻無法預測人類的瘋狂。
此後300年,泡沫經濟成為一個不斷盤旋在人類頭頂的幽靈。
第四次熔斷背後:股市300年,十次大崩潰
01
1907年,詹天佑奉朝廷之命在北京修建八達嶺隧道,與此同時,大洋彼岸的美國,爆發了一場規模空前的股災。
道瓊斯指數與臨近高點相比,暴跌了近50%,史稱“1907大恐慌”。
第四次熔斷背後:股市300年,十次大崩潰
越是猛烈的崩潰,往往就有一個越是猛烈的發端。
1900年之後電力,汽車,化學作為當時的高科技行業,快速的崛起,鐵路建設和重工業極大地拉動了經濟。
與此同時,硬幣的背面,投機倒把之徒也如魚得水。
大量的私企迫不及待的搞起了股份制,這邊剛成立新公司,轉頭就摻水發股票、割韭菜。
幾個騰挪,賺得盆滿缽滿。
終於,兩把鐮刀想玩個大的,拉上幾家銀行和信託公司,試圖操縱美國銅業公司的股價。
 
最初的計劃是“聚眾收割”,沒想到玩成了“最後的晚餐”。
 
第四次熔斷背後:股市300年,十次大崩潰
伴隨着舊金山地震,恐慌傳導到整個銀行業,終於一家信託公司無力應付爆發的擠兌危機,一場金融系統的崩潰應聲而來。
資本主義世界有史以來最嚴重的一場金融危機就這樣誕生了。
暴風雨之後,美國金融巨擘JP摩根挺身而出,力挽狂瀾,美聯儲雛形乍現,一切才剛剛開始。
這段歷史告訴我們:韭菜雖然好吃,但是不能貪杯。
 
第四次熔斷背後:股市300年,十次大崩潰
 
02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前後,爆發了兩次股災。
第四次熔斷背後:股市300年,十次大崩潰
一戰爆發後,一片狼藉的歐洲用自己的鮮血供養着美國,大量的軍需訂單催肥了美國經濟。
但無論是不是發戰爭財,局勢的劇烈動蕩,總是伴隨着金融市場的哭喊哀嚎。
戰後,歐洲的軍需訂單大幅萎縮,一眾美國企業失去了巨大的市場引擎,紛紛偃旗息鼓,產能過剩的危機把股市拖入了漫長的熊市。

第四次熔斷背後:股市300年,十次大崩潰

隨後的柯立芝繁榮,讓美國頭也不回的奔向了超級大國的王座,經濟數十年,又是一個起伏輪迴。
 
03
時間指針撥向1929,美國在那年做了一場延續10年的噩夢。
第四次熔斷背後:股市300年,十次大崩潰
1926年,佛羅里達的地產泡沫在清冽的秋日陽光中破碎,但是美國人民依然在秋天裡沉醉。
1928,在投機狂潮的刺激下,股市跟喝了假酒一樣,紅的發紫。
 
第四次熔斷背後:股市300年,十次大崩潰
 
超級大國的美夢正香,他們並不願意醒來。
 
信用擴張,過度投機,拚命加槓桿,盲目的樂觀讓經濟熱的發燙。
給美國人民一個支點,他們就可以杠動整個地球。

第四次熔斷背後:股市300年,十次大崩潰

紐約街頭,連擦皮鞋的小孩都要給你一點投資建議。
幾百刀成立的新公司,通過貸款和發股,幾個月的時間就能吹出幾個億的市值。
一個美麗的泡沫,終於又被吹到了崩潰的邊緣。
和所有危機到來前夜一樣,那時的美國人民幾乎沒人相信它能倒下。
 
然而歷史就是歷史,它哪裡管你信不信。
第四次熔斷背後:股市300年,十次大崩潰
100美金,路邊賣車,隨時梭哈
1929年10月最後的十天,是假酒到期的日子。
21日,“保證金”引發了紐交所開市拋售,600多萬股票易手,交易系統都差點被擠爆。
隨即,大恐慌被點燃:
24日,上千萬股票被拋售,股價一路狂瀉,金融大佬紛紛出手救市,史稱黑色星期四。
28日,繼續狂跌,割到根的韭菜們排排隊站上了天台,大家躺平等死,史稱黑色星期一。
29日,剩下的人已經不管價格,瘋狂跳樓大甩賣,一天下來超過1600萬股換手,創下歷史紀錄,史稱黑色星期二。
大崩潰的高潮到來,最顯著的特徵是,上天台跳樓都得搖號了,黑色的星期X都快不夠用了。
第四次熔斷背後:股市300年,十次大崩潰
當時,所有人都覺得自己來到了人類經濟史上最黑暗的一天。
但是,別擔心,未來,比黑更黑的日子還有很多,人生這條路沒有最痛苦,只有更痛苦。
股市危機傳導到銀行系統,美國挽着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的小手,共同走入了一場長達10年的噩夢。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引線,也從這裡捻成。
 
04
第四次熔斷背後:股市300年,十次大崩潰
過度槓桿,珍珠港事件,史上最長連環熊市,二戰爆發,OPEC石油禁令,石油危機,越戰,一樁又一樁歷史大事件配合著起起伏伏的股指血洗着一代又一代美國韭菜的錢包。
 
他們成為了歷史的見證者。
但普通人只是想炒股賺點養老錢,哪裡願意去見證什麼鬼歷史。
 
但是歷史就像攝影師,他讓你看,不想看也得看。

第四次熔斷背後:股市300年,十次大崩潰

90%的美國資本家在泡沫破裂後徹底破產,他們需要用一輩子為自己年輕時的錯誤買單。
想改變命運嗎?
加槓桿吧,炒股吧,階級向下流動的窗口永遠洞開,永遠順暢。
 
05
 
第四次熔斷背後:股市300年,十次大崩潰
亞洲金融風暴的陰影還未褪去,互聯網就鼓着腮幫子邁向了新世紀。
2000年,那是一個洋溢着希望的時代。
整個社會的流動性湧入了以互聯網企業為代表的“新經濟”,全世界的有錢人都跟互聯網幹上了,不管是賣房子的,織襪子的,還是開迪廳的,大傢伙都玩起了虛擬經濟。
COM時代洶湧而至,無數的熱錢又開始重複歷史。
新經濟概念+新商業模式+新營收增長,三管齊下凝聚成威力無窮的“戴維斯雙殺”,納斯達克指數衝天。
投資者,基金經理,企業家,銀行家迫不及待的脫下褲子,撲進了互聯網經濟的懷抱。
Everybody is winner,No loser
互聯網、光纖、計算機,這些科技產品實實在在的改變了生活,經濟增長的動能每個人都能看得見。
 
所有人都覺得:這次不一樣。
但是,不一樣的泡沫也是泡沫。
互聯網公司從誕生就帶着泡沫的基因,它們拿着別人的錢,做着自己的夢。
 
每一家公司都試圖構建托拉斯,都希望通過網絡效應完成壟斷,然後攫取超額的利潤。
 
但是不可能所有人壟斷所有人,互聯網賽道就是養蠱。
夢很美好,但只有活下來的能做。
 
繁榮期的熱錢吹脹了一片泡沫叢林,擠擠挨挨之後,就是相互戳破。
黃粱一夢終須醒。
 
1999年之後,美聯儲猛提利率。
經濟先出軌,後失速,投機者與財富的愛情也就此終結。
 
第四次熔斷背後:股市300年,十次大崩潰
財富聚集的過於輕易的時,恰恰也是恐慌最容易蔓延的時候。
這場“不一樣的泡沫”,破碎的和吹脹的一樣迅速。
 
後浪潮褪去,所有人才發現謂的新經濟最大的功能就是看片、衝浪、吹水,順道小廣告。
是的,這像極了愛情。
 
06
 
第四次熔斷背後:股市300年,十次大崩潰
善於遺忘痛苦或許才是人類永遠滿含希望的根本原因。
無論經歷什麼災難,人類總是會再次陷入盲目的樂觀。
2000年之後,美國的房價一路飆漲,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買房,房地產行業陷入了空前的繁榮。
躺在閑錢上,整天發愁怎麼利滾利的那群華爾街之狼,把成百上千份住房抵押貸款,重新分割、評估、組合,打包開發成了各種金融衍生品
 
然後賣給了全世界。
 
銀行賺到了利息,投資者拿到了分紅,貸款者住進了新房,一切看起來都很美好。
Win-Win-Win,在資本主義香甜的空氣中,似乎每個人都能贏。
但是華爾街的狼,不僅是色狼,更是餓狼。
他們需要源源不斷的,更多的貸款作為原料來填滿市場。
於是不愁賣的銀行,悄悄的放低了貸款的標準,這邊流浪漢剛拿到了一筆70萬的購房貸款,那邊的脫衣舞娘就住進了獨棟連排別墅。
 
每個人都很窮,但每個人似乎都有光明的未來,只是沒人關心,以後的貸款誰來還。
金融精英,華爾街餓狼,用這些垃圾製造另一批垃圾,然後把它們包裝成光鮮亮麗的理財產品,賣給歐洲的保險公司,銀行,日本的養老基金,老頭老太太們籌款組建的合作社。
 
貸款總是要還的,但是美國底層勞動人民還不上。
 
隨着大量的違約襲來,寄生在“次貸”證券上的金融帝國,瞬間崩塌。銀行巨頭貝爾斯登,雷曼兄弟嗜血過多,轟然倒地,身後一大批小銀行也緊隨其後。
美國夢製造的危機,最後由全世界為之買單。
陽光下的泡沫 是彩色的
就像被騙的我 是幸福的

第四次熔斷背後:股市300年,十次大崩潰

300年金融史,橫豎一部泡沫劇。
黑格爾說:歷史能給我們提供的唯一借鑒,就是我們從歷史上得不到任何借鑒。
 
人不可能跨進同一條河流,但總是會栽進類似的河流。
儘管每一次泡沫都折射着過去的影子,但是我們還是一次又一次的重蹈覆轍。
1996年12月5日,格林斯潘發表了著名的非理性繁榮演講,但是我們的世界,什麼時候理性過呢?
每一個小孩子都被警告過不要玩火,但是,每一個小孩子都玩過火。
 
人類,似乎永遠不能從經驗當中獲取教訓。
韭菜一茬割過一茬新,嘗到痛的韭菜歸為塵土,冒着新芽的韭菜又蠢蠢欲動。
 
一茬韭菜有一茬鐮刀,用血淚去體驗那種被撕碎的快感,或許是韭菜們的宿命。
部分數據來源:

《泡沫的鼻祖》(美)彼得·加伯(Peter M. Garber)著

《1907年金融大恐慌》(美) 布魯納 (Bruner,R.F.) / (美) 卡阿 (Carr,S.D.)

《股災簡史》劉海亮 / 買敬江

網易財經

發表評論

您的電子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