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贰
鸟厂的营销副总经理、海外大区营销总经理(化名喜哥),最初是鸟厂的一个普通职员,凭自身的努力和付出,做到鸟厂主席助理,再摸爬滚打近20年,最终成就今天的事业和地位。有能力,也确实厉害。
总经理喜哥有个小情妇,目前是这个超级大坑的营销总(化名蘑菇,蘑菇是一种菌类植物,简称菌),一年出头连升六级。已是项目妥妥的营销一姐。
营销总菌,刚从别的公司跳槽进这个项目之初,是个透明的助理。在喜哥外出长差的时候,摸清了项目各方门道:
这项目的营销体系架构其实也不算复杂,有以下几个阵营:
营销策划部——策划部是小情妇的本职,前期阶段在这里可以充分施展自己熟悉的能力;
人事行政部——要成事,便要有自己人,要有自己人,便要渗透和掌控这个部门;
销售事务部——项目卖出去之后的钱,都要经过这个部门,长期的吸金目标,这个部门必须得把握;
案场销售部——一线销售大军,多的时候上千个销售员,只要控制了前两个部门,这个部门自然水到渠成;
标准化管理部——制定流程规范的一个部门,受总部管控,打好关系便可;
国际接待部——门面部门,可以先放着,该部门主要是些年轻漂亮的女孩子。
叁
先从策划部入手。
原来的策划部,有两个实权人物,女中层A,也是喜哥招的人;还有个该部门元老人物B,实际层面掌控着策划部。
菌先通过搞针对,同时对喜哥吹耳边风,没多久女中层A便被疏远,没人敢搭理,被安排在了办公室后门的一个小桌上,连个正式的办公桌都没。
元老人物B,菌通过手段将她划去外拓资源,另其天天出去跑资源,切断了她跟部门成员之间的关联。部门内的几个小团体,拆的拆、离的离,几个月下来,菌如愿掌控整个策划部。
女中层A,在不久后“被离职”;元老人物B也没挺多久,申请调去了营销以外的其它部门。
菌找了当时人事行政部的老大,B哥,要求替自己招招数名管理层。B哥不同意,菌搬喜哥来压,最终B哥社招了几名管理层,也因此和菌结下了梁子。
菌,与人事行政部的二把手结交甚好,两人经常一起外出吃饭购物。最终B哥走人,让二把手上位,成为人事行政部一把手,至此,菌实际上掌握该部门。
此后,人事行政部对于员工的考核、评估、升降、分奖金等等各种事务,皆在菌眼皮底下。而被招进来的那几位,相继离去,其中一位还没撑过三个月就打道回国。
肆
案场的销售部是个执行部门,对于产生业绩非常重要。
但是对于上位的谋权的铺排,这个部门不算是最核心的。先是原案场销售军团的执掌人锅哥被调走,锅哥在鸟厂混迹多年,虽也不是个省油的灯。
后来招了一位进来补位,为人实诚,不到一年,抑郁离去。
此后整个案场销售部一直并没有一个名义上的老大,实际掌权人便直接是喜哥。
另一个重要部门——销售事务部,想要掌握项目财脉,这个部门岂能放过?
项目的销售情况、各种进出账,都在这个部门,当时销售事务部的掌门人是Q,强势正直,再加上该部门在鸟厂内部,属性比较敏感,菌也一直在等待机会。
不久后,Q怀孕生子需要休产假。于是菌通过喜哥,成功暂管了销售事务部,期间一度把原本所执掌的策划部扔在一边任其混乱,一心扎在销售事务部。
等Q产后归来,整个部门早已物是人非,无力回天。
销售事务部的沦陷,为菌形成了一个闭环。至此,菌已从很大层面上掌控了整个营销体系。
伍
搞定主要的几个部门,剩下的是些执行部门。
但菌毕竟精力有限,此前招进来的几个管理层也不配合。
最好的是有心腹帮自己分担。这也是这几年,房地产行业的一个弊病,企业(项目)内部裙带关系严重,各种拉帮结派。
菌从设计部提拔上来的同居多年的心腹,又不愿承担更多。该心腹为了自己一直呆在国内的妻儿,还有自己部门里的小女友,配合菌利用公司资源去外面接设计私活牟利,最后因分赃不均摆了个乌龙,被迫辞退顶罪。
该心腹小女友为此与菌在办公室大吵一通。
菌自从喜哥在一起以后,周六日永远双休,经常一起借用公司费用出差,两人公款双宿双飞。
喜哥的夫人知道此事后,似乎也无能为力。每次喜哥夫人来到马来西亚,营销总就借口出差,很多次都是紧急出差,为了避开喜哥夫人,防止被找麻烦。
至此,菌如日中天,连续升任。此时,已无人能轻易靠近喜哥,菌从某种程度上垄断了下达沟通。
陆
这个大坑,早些年,全国各地铺渠道分销,飞单挂单不计其数,就不细说了。
如今,菌通过几年时间,已在国内外置下繁多家产。
在大坑及附近,便有几套别墅,纸上市值数千万;国内置业多套,市值数千万。周身名牌、豪车。
近六年,鸟厂,不愧是一个造富的地方,普通员工愈穷,胆肥的管理层们,愈富,不停地向两极分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