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結婚不生孩子、家裡宅、低慾望社會——當代年輕人反抗資本的「盧德運動」

不結婚不生孩子、家裡宅、低慾望社會——當代年輕人反抗資本的「盧德運動」

 (一)韭菜不配生孩子 

今年人口普查數據吸引了廣泛的關注,因為我國生育率持續走低、適齡生育人口生育意願低,是近年來持續的一個熱點話題。其實這個數據就算沒有出來,大家對結果也沒有什麼太意外的地方,總而言之就是一句話:新增人口持續遞減。分析人口普查數據的事我就不做了,網路上已經有了很多文章,因為分析來分析去,無非都是那個結論。 

本文繼續前兩篇文章的論點闡述,當年輕人普遍發現:養活自己就要竭盡全力了,很難再承擔哺育下一代的責任,那麼他們就會選擇推遲生育時間——直到自己有能力為止;如果沒有的話,那就不會帶來一個新生命來這個世界上經受挫折。無論是不生還是晚生,在數據上都會顯示為新生人口的斷崖式下跌。我把這種現象類比為當代年輕人掙紮下反抗資本的「盧德運動」。 

不結婚不生孩子、家裡宅、低慾望社會——當代年輕人反抗資本的「盧德運動」

(二)新時代的「盧德運動」 

在工業革命早期,無產階級雖然遭受嚴重剝削,但並沒有先進理論的指導,於是英國工人就以破壞機器的方式來反對工廠主壓迫和剝削,相傳萊斯特郡一個名叫盧德的工人,為抗議工廠主的壓迫第一個搗毀織襪機,他也被稱為「盧德王」。這種自發的、暴力的、破壞生產力式的運動被稱作「盧德運動」,這是最早期工人運動的形式。 

馬克思也是用辯證法一分為二的觀點來評價盧德運動,一方面認可其進步性:工人有了反抗意識;另一方面也批判其落後性:把機器看做自己受壓迫的根源,並沒有指向背後的資本家和資本主義制度;只是通過破壞生產力表達訴求,非但不能實現自身目的,還會產生倒退的負面影響。 

在這個996被鼓吹為「福報」,鼓吹者被捧為「人民富豪」的時代,個體年輕人面對資本過於渺小,又在原子化時代、宏觀敘事消解的時代難以團結起來,於是只能通過「破壞生產力」的方式來與資本對抗。而與曾經破壞機器不同,新時代的的「盧德運動」更有幾分非暴力不合作的色彩在其中,最典型的就表現為:不給資本「生產」下一代勞動力了。 

不結婚不生孩子、家裡宅、低慾望社會——當代年輕人反抗資本的「盧德運動」

毫無疑問,年輕人的「不婚不育」選擇是被動的:講道理,沒有其他條件限制,誰不想兒女繞膝、子孫滿堂,享受親情和家庭的天倫之樂?這是人的本性啊,富豪們想我們也想啊,還不是因為日子過得太辛苦了嗎?但是客觀現實就是如此,我現在被剝削就算了,將來我的孩子還得受二茬罪、吃二茬苦,長大了走向社會再被資本家的兒子們剝削,聞者傷心,見者落淚。擱誰誰願生? 

社交網路上一些女權先鋒人士探討總結出了一個「6b4t」號召,簡而言之這「6b」是「不結婚,不生育,不談戀愛,不啪啪,不購買歧視女性的產品,女性互助」;「4t」是「脫束身衣,脫離宗教,脫御宅文化,不追星」。無論這一號召引發了多少爭議,無論每個人對此所持不同看法,但我認為有一點是顯而易見的——這就是針對資本主義父權制的「盧德運動」。 

女性在婚姻內承擔了生育成本,但是其生育價值和家務勞動難以得到承認,女性因為生育往往還在職場上遭遇歧視——這一切都是資本轉嫁的矛盾。於是女性就開始掀桌子了,「6b4t」這幾條許多都踩在了破壞生產力上:就比如說「不追星」,製造出的流水線明星沒人看了,這就要了資本的老命。 不結婚不生孩子、家裡宅、低慾望社會——當代年輕人反抗資本的「盧德運動」

無獨有偶,與「6b4t」類似的,不少無產階級男性也在實踐中無意識的踐行了針對資本的「盧德運動」,其表現與日本流行的概念「低慾望社會」有幾分類似。宅文化固然有許多落後與腐朽的地方,但也看跟誰比,如果不說「文化」,「宅」這個行為對資本主義也有很強的解構作用。

(三)「宅」有革命性嗎? 

偽小布爾喬亞或者說精神上的小資產階級生活艱難,但也精神空虛。平時被工作、公司、老闆、甲方折磨的生活不能自理,又不認同自己屬於無產階級,拒絕接受真正改造社會的方法論,所以只能沉迷於靈修、禪修、仁波切等宗教鴉片;或者追星這種宗教鴉片的變種,不但被老闆剝削剩餘價值,還要用自己微薄的工資擠出錢來買牛奶,給割割打投(這裡就能看出6b4t理念的進步性來)。 

相比而言肥宅甚至都要「進步」一些:我不去工作,不被剝削;我服用信息時代的精神鴉片,我沉迷紙片人、電子遊戲,也不會被那些噁心的宗教鴉片利用。講道理,小姐姐怎麼也比大和尚可愛的多吧,「奶頭樂」確實是「奶頭樂」,但跟封建宗教一比,領先了一個時代吶,至少人家騙錢不騙色不是。 

不結婚不生孩子、家裡宅、低慾望社會——當代年輕人反抗資本的「盧德運動」

認真講的話肥宅就是在消極抵抗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是某種意義上的「非暴力不合作」。雖然是逃避,但他們也在解構資本主義。按照西馬的理論來說,解構主義也有革命性的成分——所有人都不去工作,資本主義生產體系就無法正常運行。「宅」這個概念在日本就是完全不工作的,一旦工作了就叫「社畜」,因為一來國家福利好,二來日本經濟高速發展三十年,中老年財富都是有相當積攢的,啃老也啃得起——因此日本年輕人能真正地「宅」起來。而我們畢竟是發展中國家,還沒能支撐起完全脫離於經濟和社會之外的「宅」,例如三和大神都還是要工作的。日語中的「宅」是指NEET(Not in Employment, Education or Training),而我們通常所說的「宅」特指某些亞文化的愛好者(也就是日本人所說的OTAKU),也形容一個工作之餘的生活態度,其實是一種引申義的詮釋,後者多為消費主義所侵蝕,本文主要探討NEET的現象。 

日本肥宅們不去打工,靠父母遺產和低保過活,不給資本主義提供勞動力——相當於變相砸掉了機器;而且又「低慾望社會」,不出門就不買名牌衣服名牌鞋,更不會消費奢侈品,這又要了資本主義的老命了。如果這個社會全都是肥宅,那就是無產階級和資本主義同歸於盡的一天。 

當然,我們要牢記馬克思對於盧德運動的評價:既有進步性又有局限性。我既然本文把青年男女的選擇成為當代的「盧德運動」,評價也是一致的。我做了這個並不嚴謹的類比,只是想延續「年輕人為什麼不願意生孩子」這個話題繼續分析。 

不結婚不生孩子、家裡宅、低慾望社會——當代年輕人反抗資本的「盧德運動」

                             (四)群體性孤獨 

主要還是生活不容易,而且當代年輕人都接受了基本的教育,也不會像傳統的窮人那樣——靠生孩子來延續希望,於是他們選擇傷害自己。 

當然,為了使本文的分析更加完整,我也不能把什麼原因都怪在資本家頭上,當然資本家太壞了是一個結構性問題,但是整個社會的發展與變化也必須考慮其中。就現在年輕人不生孩子的問題,資本家的責任大概是三七開吧,七成怪他們剝削太狠了,三成有社會發展的新趨勢在其中。 

就比如說,當代文化產品、精神生活無比繁榮,大家都能從各種地方找到寄託,不需要家庭的互相慰藉了。女孩子可能覺得:這屆男人真不行,不如嗑一嗑CP,我家太太隨便發糖;男孩子可能覺得:這屆女人太煩了,不如舔一舔我紙片人老婆,電子後宮不香嘛?所以大家就互相單著唄。 

不結婚不生孩子、家裡宅、低慾望社會——當代年輕人反抗資本的「盧德運動」

這一種替代性寄託,被美國社會學者雪莉·特克爾成為「群體性孤獨」。特克爾指出:「我們時常感到孤獨,卻又害怕被親密關係束縛,數字化的社交關係和無孔不入的互聯網恰恰為我們製造了一種幻覺:我們有人陪伴,卻無需付出友誼。」 

網路分享增加了交流的數量,卻削弱的交流的效用。用技術來處理親密關係,人際關係會被弱化成僅僅是「聯繫」而已,而在此之後,簡單地「聯繫」會被重新定義為親密。換句話說,網路親密(cyberintimacies)滑向了網路疏離(cybersolitudes)。請嘗試把上句中「聯繫」用「點贊」、「評論」、「群發」等詞語來替換,是不是就容易理解了? 

虛擬世界並不能替代現實世界對於情感的反饋作用,特克爾認為:我們因網路連接而同在,但是我們對彼此的期待卻削弱了,這是為什麼我們會感到孤獨——我們開始把其他人視為實用性的客體去接近,並且只願意接近對方那些實用、舒適、有趣的部分。更加悲哀的是,這些舒適有趣的部分是從全面的現實中剝離出來,讓我們從複雜的、凌亂的生活浪濤中轉移出來,沉迷於虛擬世界而放棄了現實中的冒險。 

不結婚不生孩子、家裡宅、低慾望社會——當代年輕人反抗資本的「盧德運動」

不結婚不生孩子、家裡宅、低慾望社會——當代年輕人反抗資本的「盧德運動」

互聯網的先驅者凱文凱利認為,網路連接性可以平復我們心靈最深處對孤獨、失去和死亡的恐懼,但連接也破壞了原本維繫我們的東西之間的聯繫,比如面對面的人際交流的價值。1854年出版的《瓦爾登湖》中,作者梭羅提到我們彼此以隨機的方式聯繫太多,梭羅寫道:「社交往往廉價」——要知道,這可是一百五十年前的事情啊,要是梭羅老師知道現在的社交模式,那可就不是「廉價」的問題了,那可是妥妥的「倒貼錢」了。廉價,便喪失了意義,同樣的交流,孤獨感卻油然而生。因為廉價,所以孤獨。 

換句話說,電子通信、社交網路削弱了人們的感情表達:一方面,我們用擬人的方式對待無生命的事物(如siri、二次元紙片人、影視作品中的CP、智能機器人等),另一方面,我們也越來越以物化的方式對待人。或許有一天,我們不再用聲音而用信號傳遞信息,用數據而非用撫摸來傳遞感情,我們將依賴技術,超過依賴彼此。這是否是我們期待的科技發展走向?我們是否需要更理性的評判科技對我們帶來的種種影響?

不結婚不生孩子、家裡宅、低慾望社會——當代年輕人反抗資本的「盧德運動」 上述理論也是一家之言,還值得更深入更全面的探討,不過也可以幫助我們從更多的角度來分析社會問題。

發表評論

您的電子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