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山&范偉恩怨始末:一個想封帝一個想稱王,兩份私心,各有宿命

本山&范偉恩怨始末:一個想封帝一個想稱王,兩份私心,各有宿命

01.

1989年,趙本山的《老有少心》本來要上春晚。排練時一位領導看罷,覺得東北話太多,希望把本山換掉。本山哭笑不得,你把我換了,那還演個毛線?於是就沒上成。

 

結果沒多久,黃宏的《超生游擊隊》火了,東北話就此走紅。第二年春晚,《老有少心》緊急上馬,改名《相親》。

 

《相親》登上春晚,成為鐵嶺乃至遼寧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這不僅拉開了本山橫霸春晚20多年的序幕,還給東北笑星們指了一條明路。看見《相親》和趙大叔成功的光彩後,東北兩位曲藝演員跳槽到小品行當。

 

一個是說相聲的范偉,一個是被譽為“小郭蘭英”的高秀敏。多年後,他們如願在春晚舞台上圈粉,跟着本山一起《賣拐》《賣車》。

 

本山&范偉恩怨始末:一個想封帝一個想稱王,兩份私心,各有宿命

「2001年《賣拐》」

 

2001年,《賣拐》火爆春晚。也就是那年,趙本山跟着高秀敏去看劇場二人轉,看完張小飛演出,當場收其為徒,並且砸下巨款,搞了個“本山杯二人轉大賽”。

 

同年,范偉跑到北京,在張一白《開往春天的地鐵》里演了個小配角。

 

這兩件毫不相干的事,一方面凸顯出本山、范偉截然不同的來處,另一方面,又為日後兩人的情感崩裂埋下伏筆。它們銜接過去,又揭示未來。它們是本山、范偉兩條前進道路上最具代表意義的兩個方向坐標。

 

那註定是兩條不同的人生路。

 

02.

 1978年,國家百廢待興,社會急用人才。頭一年,鄧公開教育討論會,把高考給恢復了。77、78這兩年,無數考生奔赴考場,藉此改變命運。這裡面有咱們的總理和前外交部長,還有被列入“20世紀影史百大事件”之一的“北影78級”。可惜,高考恢復跟遠在鐵嶺蓮花鄉的趙本山沒半毛錢關係。

 

當時本山大叔唯一的心愿,是能回公社曲藝團唱曲。這樣就不用種地了。

 

本山出身貧寒,5歲母親病逝,爹又外出謀生。本山自小跟二叔學彈唱、曲藝。那時窮啊,一年到頭吃不飽飯。幸好本山天賦奇高,學啥會啥。17歲就靠曲藝在鄉里混上飯。後來藝團解散,他回家種地,肩不能扛,手不能提,全靠當時老婆幫忙。1978年,曲藝團重組,這才又吃上飯。

 

不但吃上飯,本山大叔對民間曲藝極高的領悟力,很快幫他實現了“進城”的心愿。沒過兩年,本山成了台柱子,被推薦到威遠鄉曲藝團。1981年,鐵嶺文工團弄出個《摔三弦》,要找人演瞎子。找來找去,發現全鐵嶺,非本山莫屬。本山他二叔就是瞎子。學瞎,正是一手絕活。果然,《摔三弦》一演,火遍東北,還在全國拿了大獎。

 

本山大叔,從此被譽為“東北第一瞎”。

 

憑藉《摔三弦》,本山進入鐵嶺文工團。不久,又與潘長江合作《大觀燈》,在東北連演200場,驚動了到東北演出的姜昆。

 

本山&范偉恩怨始末:一個想封帝一個想稱王,兩份私心,各有宿命

「本山的《摔三弦》」

 

1987年,廣播說唱團團長姜昆到東北。東北人跟他說,你這叫啥呀,比咱們鐵嶺的趙本山差遠了。看完本山演出,姜昆心說卧槽,這是大才啊!當即推薦到“國慶晚會”,讓演了《1+1=?》。第二年春晚,本山在哈爾濱分會場演《跳大神》,結果因為現場收音不好,沒播。那一年春節,趙本山根本沒敢出門見人,話都放出去了,全鐵嶺都等着看春晚呢,你小子人呢?

 

然後《老有少心》,繼續命運多舛。本來都要上了,被領導一句話拿下。真是好事多磨。次年,本山終於在春晚《相親》里演了“趙老蔫”,從此連登春晚四年,給“本山時代”打下良好根基。1994年,本山大叔想要拓展戲路,帶着小品《兒子大了》參加審查。節目演完,在座領導沒一個笑的,只是淡淡地說了一句“夠嗆,回去吧”。

 

最終,小品上了東三省春晚。

 

那是1990年後,本山第一次沒上春晚。在當時觀眾眼裡,算不上什麼大事。畢竟那年頭,還有陳佩斯和趙麗蓉。可對本山而言,想必耿耿於懷。所以數年後,他用小品里的角色名字,拍了部電視劇。

 

名叫《劉老根》。

 

還在《昨天今天明天》裡面,複述了一遍《兒子大了》里那句台詞:

 

“改革春風吹滿地,XX人民真爭氣。”

 

本山&范偉恩怨始末:一個想封帝一個想稱王,兩份私心,各有宿命

03.

 

《兒子大了》裡面,范偉演的就是“兒子”。

 

比本山一波三折上春晚,范偉在春晚發光要更曲折。整個90年代,都只是本山身邊遞話的一個工具角色,毫無光彩。

 

1978年,本山大叔回蓮花鄉曲藝團時,17歲的范偉在舅舅介紹下去學了相聲。他和本山不同,出生於瀋陽工人家庭。父親是工廠宣傳幹事,一個文學青年,母親很有生活情調。范偉自小熱愛表演。可惜那年頭,地方沒有電影、電視劇,只有全國相聲熱。

 

為了圓夢,范偉決定先學相聲。

 

1980年,范偉跟師父到了鐵嶺藝術團。3年後,又被調回瀋陽曲藝團。他前腳剛走,本山後腳進鐵嶺。兩人就此錯過。然而命運註定要讓這對搭檔走到一起。到了沈曲團,為了評職稱,范偉開始創作,《一個廠長的日記》被央廣拿去播。1993年,他的《要賬》拿了個首屆相聲節一等獎。

 

本山&范偉恩怨始末:一個想封帝一個想稱王,兩份私心,各有宿命

「相聲時期的范偉」

 

《相親》登上春晚那年,東北笑星們眼睛都直了。覺得看到了一條改變命運的上升通道。范偉也跟着湊熱鬧,轉型演起了相聲劇。他轉型小品,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在相聲表演上,始終放不開。范偉自小性格拘束,在生活中也很拘謹,寡言少語。站在台上說相聲,總覺得撒不開歡。但演小品不一樣,那純粹是在表演另一個人,可以完全拋棄生活中的自己。

 

轉型小品後,范偉在東北有了名氣。趙本山也知道他。1992年,范偉赴京參加政協晚會排練,突然接到本山電話,說小品里有個角色想換,問他有沒有空。范偉興沖衝去了,結果領導那邊又不讓換人。為了不讓本山犯難,范偉一句怨言沒有,悄悄走了。本山覺得他這人品性不錯,就記住了。

 

1993年,趙本山排小品《走毛道》,主動拉上范偉。第二年,兩人帶着《兒子大了》進京趕考。當著十幾個領導表演時,范偉出了一身汗。沒有任何意外,帶着“回去吧”三個字,小品上了東三省春晚。

 

而這只是范偉坎坷春晚成名路的開始。

 

接下來5年,他還要很多失落要吃。

 

04.

 1995年,鐵嶺文工團的崔凱給老趙弄了個本子,叫《紅高粱模特隊》。本山演農民教練,范偉演洋專家。領導看了很喜歡。當時都進組了,春晚總導演突然給崔凱打電話,讓他看條新聞,說的是某鄉幹部陪酒致死。

 

導演就問崔凱,能不能趕緊弄個本子出來,把這個現象給批判一下。

 

崔凱一聽,覺得創作涉及幹部,先把坑問清楚,別寫出來不能上。導演請示後,得到的答覆是“批評不正之風,可以,但說話要把握分寸”。於是崔凱寫了《牛大叔提干》,諷刺鄉幹部公款吃喝問題。結果審查時,一位首長看了很不高興,說“怎麼能諷刺鄉政府代表?”。意見下來,本山、范偉徹夜難眠。范偉有點崩潰,覺得這次又完蛋了。

 

結果本山給首長打了電話,說去年沒上,回去不好跟鄉親們交代,今年再不上,後面就續不上人氣了。首長想了想,最後給批示,說把鄉長改成鄉鎮企業家吧。台本里那句明顯用來罵人的“四個重要客人三個王八蛋,這我分不了”,也給拿下了。但小品最後,趙本山很機智地找了個“扯淡”的包袱。他讓道具師弄了一串兵乓球,管這道菜叫“扯蛋”。

 

本山&范偉恩怨始末:一個想封帝一個想稱王,兩份私心,各有宿命

「1995年《牛大叔提干》」

 

《牛大叔》里,范偉的秘書角色很不起眼。第二年,為了填這道諷刺的坑。兩人又演了個主旋律《三鞭子》。范偉演司機,還是沒彩。小品本來就不好看,本山說這種說教東西太累了,沒包袱,硬演,脖筋都給喊出來。第三年,《模特隊》上春晚。范偉的洋專家戲不少,照樣沒出彩。

 

那二年,范偉出門,一直希望被人認出來。有次在機場,還自稱是本山的搭檔,旁人都沒在意。拿他自己話說,那時趙本山實在太強了,誰跟他站台上,都只能落得墊戲。觀眾所有的目光都在他身上。包袱也都在他身上。只要他開口,觀眾就冷了,只要本山開口,觀眾就笑了。一來是本子問題,二來是范偉能力有限,當時的演技,確實沒辦法在觀眾眼裡留下一點深刻印象。

 

那二年,本山壓力也大。跟范偉連續合作三年,本子都不好。1998年,他倆加上高秀敏,“鐵三角”首次合演《拜年》,終於為東北小品挽回些顏面。即便如此,當時春晚人氣和口碑最高的,還是咱們趙麗蓉老師。

 

1999年,趙老師在春晚演了最後一個作品,《老將出馬》。同年,本山和丹丹姐合作,出演《昨天今天明天》,徹底炸了。這成為趙本山春晚道路上一個里程碑式的作品,從此奠定其無可爭議的春晚一哥地位。

 

本山&范偉恩怨始末:一個想封帝一個想稱王,兩份私心,各有宿命

「《紅高粱模特隊》」

 

相比之下,一直被他提攜的范偉,始終處在被遺忘邊緣。2000年,“山丹丹”繼續搭檔,演陪聊故事《鐘點工》。

 

范偉連春晚都沒上。

 

也就是那年年底,他的編劇朋友宮凱波跟他講了件趣事。說有個病人手骨折,結果拿錯片子,拿了別人的腿片給醫生。醫生說腿骨折,病人很困惑,說我沒感覺啊,醫生說你走兩步給我看看,病人一聽,走兩步,走着走着腿就不行了。兩人把這事兒拿到本山團隊那邊,最後搞出個叫《賣拐》的本子。

 

並留下那句經典台詞:

 

“來,走兩步!沒病走兩步。”

 

就靠這兩步,范偉紅了。

05.

《賣拐》是本山表演史上很重要的一個作品,在此之前,他的小品多半靠四六八句的東北語言包袱支撐,這才成就了B站鎮站之寶《念詩之王》。《賣拐》後的幾部作品,情景衝突佔據主導,語言包袱退居次席。

 

而對范偉來說,《賣拐》在那年春晚造成的轟動效應,總算把這個上了5次春晚的男人捧紅了。接下來的《賣車》《功夫》,直接將他提到“本山黃金搭檔”的高度。范偉再不是那個給本山墊活的秘書、司機、洋專家。

 

本山&范偉恩怨始末:一個想封帝一個想稱王,兩份私心,各有宿命

「2005年最後一次春晚合作《功夫》」

 

那之後,他改了髮型,以一副憨傻形象示人。其實這個造型,早在1996年的電視劇《夜深人不靜》里,就有了。當時范偉30歲,要演50歲的男人。導演想了半天,就讓他剃了這樣一個頭。憨直氣質,瞬間逼人。

 

這裡饒舌一句,《夜深人不靜》的編劇,名叫何慶魁。也就是高秀敏的老公。

 

1990年,本山大叔走紅時,還在東遼縣劇團當外聘作家的何慶魁,業餘撿廢品補貼家用。一看《相親》火了,便全力寫小品,并力捧高秀敏,想讓她也紅。在全國拿了幾個大獎後,何慶魁成功引起業界關注。

 

1994年,《兒子大了》鎩羽而歸,高秀敏憑藉何慶魁寫的《密碼》,首登春晚。

 

隨後,何慶魁操刀《拜年》《昨天今天明天》《鐘點工》《賣拐》《賣車》等作品,成為本山的御用編劇。寫完《夜深人不靜》後,2001年,何慶魁又幫本山弄了一個更出名的劇本,這就是當年收視率驚人的《劉老根》。後來接受採訪,說起高秀敏何以能成為本山合作最久的女演員,老何說:

 

“那是我這支筆把他伺候舒服了。”

 

《劉老根》奠定了“本山帝國”的根基。但在某種意義上,這部劇當時第一個最大的受益人,就是演“葯匣子”的范偉。

 

本山&范偉恩怨始末:一個想封帝一個想稱王,兩份私心,各有宿命

「《劉老根》里的葯匣子」

 

在初始劇本里,“葯匣子”的戲份並沒有那麼多,算是個可有可無的角色。因為范偉愛琢磨、會演,給這人物賦予了更多色彩。和本山對戲時,兩人又很愛即興,戲份就越來越多,甚至單獨發展出單獨的故事線來。搞得拍攝期間,每晚十點,何慶魁、趙本山還在和范偉商量如何加戲。

 

那年《劉》劇一播,居然拿下高達13.45%的收視率,勇奪年度亞軍。劇集播完,高秀敏光接觀眾電話就花了幾千塊。“葯匣子”范偉受到的關注,自不用多說。前兩部拍完後,本來要拍《劉3》,結果被“非典”耽誤了。

 

等非典結束,老趙沒找到好思路,就先拍了另一部劇,《馬大帥》。

 

這部劇里,本山給了范偉演的“范德彪”一個更突出的位置。很多戲上,甚至蓋過了他本人的光彩。以至於不少觀眾認為范偉演得比他還好。“范德彪”這個水庫浪子、東北第一狠人,可以說是“本山電視宇宙”里當仁不讓的頭牌,就連日後《鄉村愛情》的尼古拉斯·趙四和劉能也只能尊稱一聲“彪哥”。

 

時至今日,老早就擁有個人網站的“彪哥”,依然是B站頂流之一。

 

本山&范偉恩怨始末:一個想封帝一個想稱王,兩份私心,各有宿命

「東北第一狠人范德彪」

 

憑藉《馬大帥》傲人的收視以及“范德彪”這個角色,在春晚之外,范偉在廣大人民群眾當中建立起了更牢固的根基,更廣泛的粉絲基礎。越來越多人喜歡上了他的表演,范偉也有了更多與外界合作的機會。

 

2004年,《馬大帥》首播結束,范偉知名度越來越大。但也就在那年,他和趙本山之間的親密關係,產生了一些裂隙。

 

不是范偉膨脹了,想自立門戶。

 

而是他有了新的方向。 

06.

最早的裂隙,是因為范偉要去北京。

 

2004年,考慮孩子將來的發展,一番深思熟慮後,范偉和妻子打算把家搬到北京。跟本山說了後,趙大叔起初有點不樂意。覺得范偉去北京,離東北遠了。以後合作會不方便。但最終,老趙還是跟煤礦文工團的瞿團長“打了招呼”,把范偉推薦到團里。

 

從此,范偉在北京安家。

 

而在那之前,范偉就跟“京圈”一位大咖有了交集。這人就是馮小剛。

 

如果說《開往春天的地鐵》只是玩票,那麼2003年受邀參演《手機》,就是范偉步入電影圈的正式試刀。他終於可以脫離春晚舞台,在表演這件事上,開拓出一點更大的上升空間。兩年後,《天下無賊》開拍,范偉又受邀跑龍套,演了個弱智劫匪。短短几分鐘表演,留下極佳口碑。

本山&范偉恩怨始末:一個想封帝一個想稱王,兩份私心,各有宿命

「《天下無賊》里的范偉」

 

2004年底,《天下無賊》上映。2個多月後的2005年春晚,本山、范偉出演小品《功夫》。同年8月,高秀敏突然去世。何慶魁自稱“我的世界被連根拔起”。而實際上,被連根拔起的,還不止是何慶魁的世界。

 

後來外界一致認為,高秀敏的突然去世,加速了趙、范二人的分崩離析。

 

《功夫》成為迄今為止,本山、范偉兩人在春晚上的最後一次合作。

 

這次合作前,本山就對范偉有了意見。

 

還是因為電影。

 

2001年後,范偉老往北京跑,除了跟本山合作,想在電影圈有所發展。2003年,北影廠拍《看車人的七月》,製片方考慮用范偉,覺得他群眾基礎不錯。但導演安戰軍覺得范是個小品演員,不太想用。

 

范偉聽說後,專門從瀋陽趕到北京,談了談自己對電影和角色的理解,還提了些修改意見。安一聽,可以,用他!電影里,范偉演的並非嚴格意義上的喜劇角色,而是底層小人物悲歡。憑藉出色表演,他拿到2004年蒙特利爾電影節影帝。這不但讓范偉過足戲癮,還給了他繼續進軍影壇的信心。

 

那幾年,他頻繁往北京跑,在外面接戲,老趙心裡很不得勁兒。以前趙本山招呼一句,范偉立馬趕來。等有了點名氣,有了新想法,也不是你招呼一聲,立馬就能騰出時間的。拿老趙2005年接受採訪原話說就是:

 

“以前我找他,他會把所有的事都推掉,現在他就做不到了,因為他也忙。”

 

這時期,兩人的合作關係還維持着。在《馬大帥2》里,范德彪戲份依然突出。《馬2》播出後,口碑下滑。本山突然從一個叫張繼的作家手裡拿到一個劇本,寫的是農村輕喜劇。1998年,老趙投資過一部電影,叫《男婦女主任》,就是張繼小說改的。這部輕喜劇,2002年就寫好了,被非典耽誤,沒拍。拿到本子,老趙非常喜歡,趕緊拉來徒弟們。這就是大名鼎鼎的《鄉村愛情》。

 

本山&范偉恩怨始末:一個想封帝一個想稱王,兩份私心,各有宿命

「趙本山談范偉在《鄉愛》的戲份」

 

2006年,《鄉愛》央視開播,平均收視率高達11%,力壓神作《武林外傳》。2008年,第二季收視率超《亮劍》,甚至單集碾壓《新聞聯播》。在這兩季里,同樣有范偉的身影。范偉的表演為《鄉愛》增添光色,《鄉愛》的高收視率又給范偉增添人氣。

 

無論怎麼看,這都是雙贏。

 

可就在2009年《關東大先生》發布會上,趙本山不高興了。在媒體連連追問范偉為何不到場的情況下,老趙帶着笑腔說:

 

“他是我的好朋友,曾經是我一把手給帶出來的,現在人家演藝發達了,高走了一步,一開手機就能進來100多個電話,很忙。你們沒必要寫我倆的壞話,他是我弟弟,我們合作10多年,留下的記憶很深。他吃過很多苦,能有今天很不容易,也特別忙。能答應我在劇里客串個角色就很幫忙了,有范大腕賞光還能增加收視率呢,我得感謝他。”

 

當著媒體,還有段原話是:

 

“他現在畢竟是發達了。我給范偉打了幾天電話,不接。我就跟大寬(高大寬,趙本山經紀人)說,發個信息說我找他。後兩天他給我發回來一個信息,‘你轉告本山哥,我早跟他說了,春節晚會我不想上了。對不起,近段因為拍戲太忙。’。我說,哎呀,你還不給我接電話了,小樣兒。”

 

此言一出,滿場寂靜。

 

趙、范關係崩裂一事,終於浮出水面。

 

本山&范偉恩怨始末:一個想封帝一個想稱王,兩份私心,各有宿命

07.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回看當年本山給媒體遞話,早在2005年,他和范偉就鬧過彆扭。那時,“彪哥”走紅,去《可凡傾聽》做節目老趙就說:

 

“如今他也有名了,我們之間的關係不可能沒變化。我的心態要放平和。他現在是社會焦點,我說話也要照顧他的情緒。我們會有一點小的摩擦,但沒有大的惡病。

 

當時范偉正往電影圈探頭,不像以前,一年到頭的時間都能留給本山。有一次老趙急了,點了范偉幾句,說這部戲拍完你該上哪兒上哪兒去吧,弄得范偉心裡很不是滋味,還落了淚。對於范偉的變化,老趙確實不爽。在他看來,范偉是自己一手帶起來的。

 

拿節目里對曹可凡說的:

 

這是我的功勞。他剛介入時,春晚都不接受他,但我一直在堅持。我覺得他人很真誠,他是一個不善於表達、有事都裝在心裡的人。在《馬大帥》中,他的角色光彩都壓過馬大帥了。我不能跟他搶角色,誰出彩,我臉上都有光彩。他也沒有太多的奢求,他絕對沒想到能有今天。”

 

本山&范偉恩怨始末:一個想封帝一個想稱王,兩份私心,各有宿命

「本山的不滿」

 

話說得直,但確實是這道理。95年到97年三個本子,范偉都沒什麼存在感。但老趙一直要求帶他。2000年和丹丹演《鐘點工》,老趙要給范偉加個角色,希望他維持上春晚的人氣。范偉看了本子,覺得畫蛇添足,就說算了,沒上。後來拍《劉老根》《馬大帥》,本山更是在不遺餘力地推他。

 

還不僅僅是資源、人脈。范偉一路表演,都是被本山帶着走。范偉最早根本來不了即興的包袱,是跟着本山練出來的。他在小品里演的正角兒,都沒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後來的“葯匣子”“范德彪”,走的是本山那套東北喜劇路子,口吃、憨直、彪乎乎的表演方式,離不開老趙啟蒙。所以本山才會說:

 

“我這套東西,都讓他‘偷’乾淨了。”

本山&范偉恩怨始末:一個想封帝一個想稱王,兩份私心,各有宿命

「本山針對范偉演技」

 

對此,范偉並未“忘恩負義”。不但不否認,還經常表示感恩。2005年記者問他,說外面都說是老趙捧紅了他。他的原話是:

 

“絕對是這樣。一個再有才能的演員,沒有好平台,你是展示不了的。本山大哥他是分階段幫助我,剛開始他是看上我這個人了。我剛一開始演小品,演得很不好。我們這種感情吧,是一步一步建立起來的。特別是《劉老根》和《馬大帥》這兩部電視劇,給我搭建了特別好的平台。

 

那兩年,針對老趙的“是我捧紅了范偉”,范偉從不否認,而且強調:

 

“我是個飲水思源的人,我不想知道我是怎麼沒的,只想知道我是怎麼來的。”

 

拍《馬2》時,范偉拿了影帝。回來跟本山吃飯,老趙就“影帝、影帝”地調侃叫他,搞得范偉心裡彆扭,跟他說“哥,咱以後別這麼叫了”。兩人雖有這些小摩擦,但在明面上,老趙依然照顧范偉。2005年的《功夫》寫劇本時,本來還想讓范偉被“忽悠”一次,老趙讓把本子改了,一是讓故事有個正義結局,二是讓范偉的戲份更出彩。

 

春晚結束,老趙還說呢:

 

“要說表演上能壓我一頭,只能是范偉。”

 

范偉那邊,也很自謙,一直強調雖然受到關注,但只要和本山大哥在一起,光彩還在他那邊。再有能耐,也不可能達到他的高度。

 

本山&范偉恩怨始末:一個想封帝一個想稱王,兩份私心,各有宿命

「范偉表示本山是貴人」

 

矛盾爆發,是因為2009年春晚。

 

《功夫》那次,范偉一上台就說錯台詞。後來對春晚直播發怵,說要休息兩年。於是老趙就又找宋丹丹合作。2008年《火炬手》演完,老趙下台就哭了。因為本子太差了,包袱過於生硬,生演。宋丹丹也不想演了。直播太嚇人,當著幾億人,壓力太大。

 

到2009年,老趙還得上,就說找范偉。

 

結果范偉躲了。

 

情急之下,老趙只能拉徒弟小瀋陽演《送蛋糕》。節目又被槍斃。直到春晚前十幾天,才臨時弄出個《不差錢》。那年為了春晚,老趙七天七夜沒睡覺,壓力大到痛哭。《關東大先生》發布會上,終於綳不住,才半笑半怒說出前面那番話。

 

並且旁敲側擊地批評范偉:

 

“以前我們都是靠春晚這個平台火的,現在你怎麼就不願意上了呢?”

 

雖然後來找補說“我理解他,他名氣大了,有他自己事”,但兩人的關係,終究還是崩裂。此後,范偉再沒演過趙本山的劇,《鄉愛》里再沒出現他的身影,兩人再沒在春晚上合作。面對媒體,都避談對方。

 

一段長達十多年的情誼,就此落下帷幕。

 

各自的人生,朝不同的方向奔去。

08.

 趙本山的人生,早在1993年就定好了基調。日後他與范偉產生齟齬,多少與這基調有關。甚至可以說,這裡面藏着老趙的私心。

 

1993年,響應市場經濟,本山大叔開了一家公司。說是藝術開發,其實是倒煤。生意隨後拓展到木材、鋼材、果茶。究竟賺了多少,外人不得而知。可以肯定的是,要做這些生意,里外要打通不少關係。

 

做果茶期間,本山賠了錢。生意越發難做。2001年,他被高秀敏拉去劇場看二人轉,被張小飛的表演逗得前仰後合,當場收其為徒。回去後,本山反思這些年發展,覺得脫離二人轉太久。既然二人轉是自己的根,就應該回到這上面。同年,“本山杯二人轉大賽”舉辦,老趙為此砸了數十萬。

 

打這兒起,本山就把生意重心轉移到了“二人轉”上。2002年,他租來瀋陽大舞台,在裡面搞起了二人轉表演。正逢《劉老根》上映,劇場就命名為“劉老根大舞台”。頭兩年,劇場生意並不好,連連賠錢。

 

但老趙心裡有底,絲毫不慌。劇場是一張底牌,他還有另一張王牌:影視。

 

本山&范偉恩怨始末:一個想封帝一個想稱王,兩份私心,各有宿命

「《馬大帥》」

 

因為和央視的關係,《劉》《馬》二劇在黃金檔播出,培養了一批鐵粉。厲害就厲害在,演電視劇的這批演員,就是“大舞台”的演員,還是本山的徒弟。因為是徒弟,所以用人成本非常低。白天拍電視,晚上干劇場,只開一天的工資。這是其一。其二,電視劇播出,收穫觀眾緣,再反哺劇場。

 

這一來,電視劇賣了錢,演員名氣上去,票也賣得更好,可謂一箭三雕。

 

2003年,也就是范偉接觸馮小剛、演《看車人的七月》那年,“本山傳媒”正式成立。第二年,集團花重金買下瀋陽大舞台。隨後又在遼寧大學開設“本山藝術學院”,為整個集團培養、儲備人才。最終形成從“藝術學院”到“本山影視”再到“民間藝術團”的鏈條,從人才培養,到影視創作,再到劇場生意,一條完整的產業鏈成型。自2005年起,6家“劉老根大舞台”財源滾滾。2007年演出總收入5800萬元,上繳利稅1300萬元。

 

2008年,本山舉辦收徒儀式。次年,又花55萬進入長江商學院入讀。北京“劉老根大舞台”開業一年,創下6000萬票房。

 

時至2012,劉老根大舞台的收入超過2.5億元。影視方面,由於是徒弟們出演,拍攝費用一部不超過1000萬,但光《鄉愛2》版權就500萬。有“本山影視”高收視率保證,首播、重播權加上衍生產品,幾部劇收入數億。另外,“本山傳媒”與黑龍江、遼寧衛視綁定深度合作,開設《本山快樂營》《明星轉起來》兩檔節目,旗下藝人不愁曝光,身價紛紛上漲。

 

可以說,不足十年的經營中,老趙打通了劇場、影視之間的生態,保證“本山傳媒”有源源不斷的進賬。整個產業鏈的關鍵,離不開“影視”這張王牌。只有在電視上出名,建立觀眾群,“劉老根大舞台”票才好賣。本山自己的身價,自然不用擔心,而想要徒弟們出場費變高,無非就是上春晚。

 

春晚,一年就一回,能上幾個?而電視劇能在央視黃金檔播出,又能火多少人?

 

不管怎麼說,本山得搞好跟央視之間的關係。他一個人,其實早夠了。要讓整個“本山傳媒”活得更滋潤,春晚不能不上,“本山”的招牌,不能不亮。

 

就像當初他接受採訪時說的:

 

“就是我想停下來,現在也沒這機會。”

 

本山&范偉恩怨始末:一個想封帝一個想稱王,兩份私心,各有宿命

「B站頂流之一,彪哥鷹爪」

 

要是身邊多一員大將,負擔就沒那麼重了。

 

2005年前後,范偉朝北京影視圈探頭時,正是“本山傳媒”建立根基的日子。後來“彪哥”火了,“本山影視”要用他,卻找不到人了。老趙要上春晚,繼續撐招牌,找范偉,范偉不接電話。這事兒換做是你,你也不高興。

 

也難怪演完《不差錢》,本山賭氣似的說:

 

“今年是最關鍵的一年,我的老搭檔們都不來了,換徒弟來,這要是不成功,人家咋說啊,你離開他們就不行了。”

 

事實證明,以本山的能耐,要捧紅一幫徒弟,並非難事。2009年後,本山再上春晚,就只帶徒弟們上場。也正是從那之後,“本山傳媒”開上了快車道。小瀋陽、王小利們的走紅,保證了“劉老根大舞台”的流量。劉能、趙四的圈粉,讓“本山影視劇”招牌越來越亮。一個商業帝國,就此成型。

 

本山,毫無疑問是這個帝國的王者。

 

而這時,范偉已經選了另一種人生。

09.

當初跟范偉鬧彆扭,老趙曾說,范偉這個人一輩子謹小慎微,樹葉掉下來都怕砸腦袋。話聽起來有點損,其實說的沒毛病。

 

本山是個性情很直的人,而且膽子大。當初為了上春晚,受藝術團委託,去北京送茅台酒。人沒找到,他自己敢把十來瓶茅台喝了。當年跟潘長江去日本演出,住酒店裡,別人都不敢點菜,他該吃吃該喝喝,還請大家一起痛快,後來一問果然是組織報銷。

 

為了“本山傳媒”發展,他跟政商兩屆的人來往頻繁,接見領導、援建當地建設、幫人牽線搭橋,沒有幾斤酒量和分寸拿捏,哪樣關係能拿下來?能在1993年做起倒煤生意?

 

“過了山海關,有事找本山。”

 

這句話可不是白說的。

 

范偉則是另一個極端。生活中,他非常拘謹。雖是東北人,一不抽煙二不喝酒。每次去酒席都彆扭,喝二兩白酒就倒。一旦要應酬,渾身不自在。飯局上不知道該說什麼。綜藝節目也不愛上,不會遞話頭,也接不住梗。總而言之,銀幕外,他是個沉悶、無趣不愛跟陌生環境接觸的人。

 

只喜歡待在自己舒適區里。

 

本山&范偉恩怨始末:一個想封帝一個想稱王,兩份私心,各有宿命
「生活里的范偉,並不是什麼浪子」

 

此外,范偉還有兩大毛病。一是敏感,怕說錯話,惹別人不高興,但不發表點意見,似乎又不行,他害怕跟人衝突,又不知道怎麼拒絕別人。二是好面子,假話說不出口,真話又不敢說,怕給人添麻煩。當年他和鞏漢林出去演出,鞏借了他幾百塊錢,忘記還了。那時工資一個月才幾十,范偉不明說,去鞏家送了兩次禮,才把這事提起。怕委屈,又怕傷面子。

 

一來不會交際,二來做事拘謹,范偉天然不像本山大哥有做生意的命。他全部的人生追求,都落在演戲上了。2006年後,“彪哥”那套喜劇路子,已經被他演到極致。接下來還有很長的人生,他不甘於只做個小品演員,也不想靠着“彪哥”這套戲路安身立命。

 

交際上,范偉很笨拙。可在演戲上,范偉很細膩。當初《手機》里演河南農民,他專門找河南老鄉把台詞學了一遍。拍《芳香之旅》時,他演勞模,覺得勞模不該臃腫,仨月沒吃主食,寫了一萬字角色筆記。對於角色,他有觀察和理解,非常有想法。陸川拍《南京南京》請他來,很多戲還沒定,跟他接觸了一段時間,立馬有感覺,說撿到寶了。

 

從《看車人》《芳香之旅》到《耳朵大有福》,范偉一路演的都是底層小人物的悲歡。人物情感的處理,平凡卻複雜,質樸卻深刻。從那幾個低票房文藝片來看,當時他的追求並不是錢,純粹是過戲癮。後來《不成問題的問題》找他,他明明有另一部商業戲可以演,毫不猶豫地推了。

 

2016年,憑藉文藝片《問題》,范偉拿下金馬影帝。這算是對他10多年來表演追求的最高回報。如果他純粹圖錢,還不如留在本山身邊。要知道,2009年上了春晚的小瀋陽,出場費一度暴漲到30萬。

 

本山&范偉恩怨始末:一個想封帝一個想稱王,兩份私心,各有宿命

「廣告片《跪族》」

 

當然,范影帝也不能光指着文藝片活。演完《天下無賊》後,范偉深得馮導賞識,也算是靠上了京圈。想當初,馮小剛給雅虎拍廣告《跪族》,弄了個雅虎選秀,選出一個青澀女主角,名叫趙麗穎。

 

而廣告片的男主,正是范偉。

 

後來,馮小剛沒少找范偉客串。《私人訂製》里,還單獨給了很長一段出彩戲份。

 

出演《私人訂製》,是2013年的事。

 

也就在那年,本山正式宣布退出春晚。

10.

 時至2014,范偉早就成為獨當一面的演員。2010年《老大的幸福》播出後,收穫巨量關注,央視差點給他開了個叫《范偉笑場》的欄目。那幾年,老趙生意做得風生水起。誰也沒想到,一退出春晚,就遭遇風波。

 

2014年,本山缺席中央文藝座談會。第二天,一篇叫《莫言參加了座談會,趙本山去哪了》的文章瘋傳網絡。老趙那邊還沒回應出個所以然,緊接着,遼寧、鐵嶺的會議同樣缺席。“缺席三級會議”消息一經傳出,網上流言四起,說在老趙家查出20噸黃金,弟子們紛紛出走。大家聊他的私人飛機,聊他的車牌、潮鞋、財富。

 

聊得最多的,是趙本山的江湖勢力。

 

沒多久,老趙緊急號召弟子開會,學習中央精神,響應中央號召。《人民日報》一篇《趙本山激動得睡不着,這就對了》的時評,更將其推向風口浪尖。此前,“本山影視”就跟央視有齟齬。先是《鄉愛》轉移播出陣地。然後2014年重點劇《爹媽滿院》因不適合“五個一工程”政策突然被叫停。隨後,有地方台停止了與“本山傳媒”的合作。

 

本山&范偉恩怨始末:一個想封帝一個想稱王,兩份私心,各有宿命

「本山傳媒的盛大拜師儀式」

 

關於被點名一事,民間眾說紛紜,猜測不斷。有人說是二人轉低俗,“大舞台”整頓就是證據。但更多人覺得是“政治問題”。

 

人們發現,2014年初,本山就跟同年落馬官員前去掃墓。後來某些合影里,又找到與政商往來的不利因素。風波發生前,老趙手的確伸得很長,不但跟當地電視台、媒體有綁定合作,被曝出霸王條件,又被曝出“大舞台”是官場必去之所,曾設下天價包間。那些年,四處招收弟子,高調拜師儀式,老趙真有種“一代宗師”的氣場,成了娛樂圈大佬。加上把晉翼會館改成高檔會所,花2億買私人飛機,他的江湖地位,一度顯赫非常。

 

而缺席遼寧會議時,某報記者問老趙怎麼沒來。領導打哈哈,會畢就給報社打電話:

 

“派的什麼記者,一點政治敏感性都沒有!”

 

那些日子,老趙頻頻給弟子開會,接受人民網採訪,反覆表忠心。和“本山傳媒”有關的人,在外都低調了許多。次年元旦,老趙出現在“劉老根大舞台”,頭髮更白了,人也消瘦了。同年兩會,老趙說自己不委屈:

 

“人生之中,出現一點議論,很正常。”

 

本山&范偉恩怨始末:一個想封帝一個想稱王,兩份私心,各有宿命

「本山和徒弟們直播」

 

2016年,本山出演《過年好》,媒體稱為“復出”。老趙路演開玩笑:

 

“我以為沒人敢找我演戲了,高導膽子挺大。反正能不能播,我是不管了。”

 

此後,本山越來越少出現在公眾視野里。

 

同年,范偉修成正果,拿下金馬影帝。

 

連跟他搭戲的女星,都從東北大辣椒,變成了露胸李小璐,和枕邊林志玲。

 

《一代宗師》里,丁連山怎麼說來着?

 

過什麼河,脫什麼鞋。

 

有多大屁股,就穿多大褲衩。

 

“人吶,此一時彼一時。”

11.

 

2009年,關係崩裂後,趙、范二人漸行漸遠。面對媒體,很少提及對方。後來拍《建黨偉業》,一個演黎元洪一個演段祺瑞。雖說是並肩拍照,看上去卻貌合神離,心有芥蒂。拍攝期間,韓三爺還叫上兩人吃了頓飯,說要有誤會就過去吧,大家還是該一起做點事。

 

那頓飯吃的很開心。吃完了,老趙讓范偉上他那邊去。范偉害怕又聊春晚的事,去了抹不開面子,不答應不行,最後還是沒去。沒人知道被拒絕的老趙心裡是怎麼想的。此去一別,本山開始把精力用在“帝國”經營上,日漸成為江湖王者,范偉一步步奔向影帝桂冠。

 

六年間,江湖風雨,故人情仇,王不見王。

 

本山&范偉恩怨始末:一個想封帝一個想稱王,兩份私心,各有宿命

「《建黨偉業》里的短暫合作」

 

這六年,春晚味道變了,鞏漢林、黃宏、宋丹丹們早已退場,小品界多了一個“郝建”,岳雲鵬時不時靠人氣撐幾個段子。中國電影票房的紀錄,從《阿凡達》的13億狂奔到《美人魚》的33億,導演界馮、張、陳三駕馬車再也沒能制霸票房榜,多了徐崢、烏爾善這樣的新銳。六年里,本山、范偉在藝術道路上再無火花,人們只能上網看二人舊作鬼畜。

 

2014年輿論風波兩年後,趙本山出現在網上,玩了一場直播秀。農家小院里,帶着徒弟們,唱起《月牙兒》,說這是和范偉、高秀敏合演的《夜深人不靜》里的歌曲。彈幕里,理所當然有人呼喚二人繼續合作。

 

歲月波瀾,本山頭髮全白了。出鏡時,變成了徹徹底底的“老蔫兒”。面對媒體,范偉偶爾表達過再度聯手的意願。但人生路迢迢,走遠了,頂多是一眼回望。2018年,何慶魁去瀋陽見了趙本山一面。

 

半年後,《劉老根3》宣布開機。在隨後放出的宣傳片里,“葯匣子”范偉回歸。

 

離《劉2》落幕,已過去整整17年。

 

《劉3》播出,觀眾才發現,范偉不是常駐,只來客串,給“葯匣子”的結局一個交代。58歲的葯匣子與劉老根深情相擁時說:

 

“這不就你一句話嘛,你一說我就回來唄。”

 

滿頭白髮的劉老根,淚眼婆娑。

 

本山&范偉恩怨始末:一個想封帝一個想稱王,兩份私心,各有宿命

「重逢一抱泯恩仇」

 

重逢是重逢了,“葯匣子”到底要走。對本山而言,東北之於他,二人轉之於他,一如高密之於莫言,南方之於蘇童,北京之於王朔,上海之於金宇澄,離開這些滋養他們的土地、語種,就失去了個人魅力。從出生到成名,從成名到反哺,本山離不開他的東北鄉。

 

而范偉,早在2004年安家北京之際,身心都奔向了他苦苦求索的那條路。

 

不知劇外二人重逢,又是何等心境?

 

《渴望》裡面唱的好:有過多少往事,彷彿就在昨天。有過多少朋友,彷彿還在身邊。也曾心意沉沉,相逢是苦是甜…

 

恩恩怨怨25載,兩人曾為一個時代留下過無數笑聲,歡笑總算多於唏噓。可路總是要往前走的。《伴我同行》講話,人生中有些朋友有常是一閃而逝, 就像路上的行人。既然有不同方向,再老的老鐵,也要分別。

 

我不能答應你,我是否會再回來。

 

不回頭,不回頭地走下去…

具體事實相關出處:

[1]《范偉 暗裡妖嬈》,人物

[2]《文化商人趙本山》,三聯

[3]《從相聲演員到金馬影帝》,記者觀察

[4]《生存大師趙本山》,陳一鳴

[5]《范偉的頓悟》,南方人物周刊

[6]《孤獨趙本山》,中國企業家

[7]《高秀敏:“你”的藝人走了》,三聯

[8]《旋渦中的趙本山》,南方娛樂周刊

[9]《馮小剛:范偉就是“馮男郎”》,時代商報

[10]《何慶魁:趙本山是個天才》,三聯

發表評論

您的電子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