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十大毒獸圖鑑》

《2020十大毒獸圖鑑》

《2020十大毒獸圖鑑》《2020十大毒獸圖鑑》《2020十大毒獸圖鑑》《2020十大毒獸圖鑑》《2020十大毒獸圖鑑》《2020十大毒獸圖鑑》《2020十大毒獸圖鑑》《2020十大毒獸圖鑑》《2020十大毒獸圖鑑》《2020十大毒獸圖鑑》《2020十大毒獸圖鑑》《2020十大毒獸圖鑑》《2020十大毒獸圖鑑》《2020十大毒獸圖鑑》

寫在最後:

17年前我們在非典上犯的錯,如今又重演了。

 口罩酒精緊缺、城市停止運轉、人們被迫在家終日焦慮,一切都是因為貪食“野味”惹得禍。很多人沉迷野味無用的“奇特功效”,卻不知道野生動物與人類的共患性疾病有100多種。

而最近的一項研究還表明:穿山甲極有可能是新冠病毒的中間宿主,被人捕殺到瀕危它們,肉及甲片不僅無任何滋補和藥用價值,其體內還攜帶了多種寄生蟲。

其實,早在四五百年前,明代著名醫學家李時珍就將野生動物容易染病這件事,詳細記載於《本草綱目》中:

 蝸牛,“性味咸、寒,有小毒,肉不可食,食之捲縮抽筋”;

豪豬(山豬),“肉性味甘,大寒,有毒不可食,否則傷頭傷身”;

水獺,“肉性味甘、寒,雖無毒,但食之引起血熱,消男子陽氣”;

助鼠(黃鼠狼),“肉性味甘、臭、溫,有小毒,心、肝有臭味”;

孔雀,“肉性味咸、涼,有小毒,人食其肉者,食後服藥必無效”;

鱗鯉(穿山甲),“性味咸、寒,有毒,其肉甘、澀,味酸,食後慢性腹瀉,繼而驚風狂熱”

 野味不是美味,毒獸雖毒,毒不過人心。

 沒有食用就沒有市場,沒有市場才沒有殺戮。拒食野味,既是保護野生動物,也是拯救人類自己。

發表評論

您的電子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